• 7

台中海線變身世界級灣區1字頭起漲關鍵時刻

silentcat wrote:
我沒有誤會
說實話這聚落我覺得只是喊喊
最大的問題是還能插多少風機

其次是對這些接到零件國產化任務的公司來說
人力需求還是不會增加很多
甚至能不能那麼理想地真的國產化都是問題

再其次就算水下基礎和風葉練兵練好可出口了
也幾乎不會有人向台灣下單

產業聚落的目的 當然是要分食國際風電市場的大餅,台灣市場才多大而已!如果說半導體產業鏈是在國民黨時期建立起來,成為護國神山,我們寄望民進黨執政時期也能幫台灣再建立一座風電產業護國神山,如果花了那麼多錢,還做不到,那現在趁早把民進黨趕下台吧!如果一切都有按照計畫目標在進行,那我們就拭目以待吧!畢竟多年前,台灣要發展半導體產業時,也是很多人不看好。
為什麼會有人認為台灣風電產業只是為了插幾根風扇在台灣海邊,台灣的市場就那麼小而已,台灣出產的半導體都內銷嗎?
windflowers wrote:
產業聚落的目的 當...(恕刪)


你講的
我的想法就寫在最後一段了
跟哪一黨沒關係
跟人家下單時會不會找台灣有關係

現在喊的產業鏈
根本就不是核心技術
而是傳統鑄造等

看看西門子亞太總經理怎麼說
(一次點出兩件事,誠實
silentcat wrote:
你講的我的想法就寫在(恕刪)

你的想法到底依據什麼?你知道台灣的葉片廠有天力嗎?
https://www.google.com/amp/s/udn.com/news/amp/story/7238/5172384

台灣那一個產業一開始就能製造核心元件
半導體產業也是一步一腳印發展出來的
一個產業有政府政策、資金的支持
又有天然風場提供絕佳的環境測試條件
看台積電花大把資金買風力發電就知道了
綠能使用率有助於產品的銷售
未來的趨勢就是如此
台灣空有絕佳風場,又投入那麽多資金,若以後還不能切入國際風電產業鏈,搶食市場大餅,如果真的是這樣,執政者若還不下台謝罪,還等什麼?
windflowers wrote:
你的想法到底依據什麼...(恕刪)


我的想法就是我的想法啊
需要什麼依據
你也可以有你的想法啊

我知道天力所以才繼續回你
但八成你沒看懂我想說的

1
等其他國家要買風葉時
基於技術向丹麥下單
基於成本和亞太位置向中國LM下單(已練20年)
沒必要向獲得授權現在才要練兵的天力下單

2
天力員工不多、也不會多(產業性質為主因)
不會創造大量就業機會
不會形成衛星效果
這和西門子總經理講的一致
(不能帶來許多供應鍊商機)


台積電那個920MW就別說了
就是做個CSR + 向客戶交差而已


感覺你就是要叫執政者成功或下台而已
我不跟你聊這些了
silentcat wrote:
我的想法就是我的想法(恕刪)



全球兩大風電製造商也只有在丹麥、英國設有葉片廠,另外中國自己製造的葉片都不夠用了,如何向其他國家出口?
天力在台中港設廠並具有離岸風電葉片的製造能力,假以時日若能成為亞太地區的葉片供應廠商,可大幅降低葉片從歐洲運輸到亞洲的成本,後勢成長可期。
至於你所說的,台積電購買風電只是應付客戶而已,我聽聽就好,我在台積電待了12年,只能說你的認知有誤,綠能、碳足跡產品是未來的國際經濟趨勢。
windflowers wrote:
我在台積電待了12年...(恕刪)


太好了
那你應該知道這個資料出處(我幫你框起來)


也知道這個客戶要求


要不然這920MW先灌給台電
台電再輸出給台積電920MW
台積電只需付比風電更便宜的工業電價
股東不是更開心

不過這樣你要說我錯
或是你要覺得台灣風葉廠後勢可期
我都尊重喔
而且我不會問你依據什麼

我們真的離題太遠了
接下來我不回這個囉
silentcat wrote:
太好了那你應該知道這(恕刪)


就讓時間才證明這一切吧

我想大家都是台灣人都希望台灣未來能夠更好, 即使環境再怎麼艱困, 事實再怎麼殘酷, 台灣屢屢都從風暴中走出來, 一枝獨秀

不可否認台灣為這個世界的貢獻挺大的, 要不是有阿共在搗蛋, 台灣現在肯定更強

台灣南波萬
我真的不懂樓主的用意

網路擷取一則對海線灣區有利的新聞, 然後再留言攻擊海線?

這是在玩自打嘴巴, 左腳踩右腳的遊戲嗎?

這個邏輯我完全不懂
silentcat wrote:
我的想法就是我的想法(恕刪)


撇開國外廠商不說, 很多台灣廠商例如車王電子還有台灣其他大廠也是陸續在海線這邊要準備蓋新廠

這未來也是會增加就業機會, 及吸引人口遷移

我不是任何領域的專家, 只希望台灣越來越好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