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中部北部空氣都很差一看發電資料,不得了,中火10部機組只有開4部,而且每一部都只有半開而已。再看看台灣周遭的pm2.5你們都把空氣污染扯到政治,一方說中央的錯,另一方說市長的錯,現在看起來,在冬天季節,只要中國空氣不好,台灣就算火力發電全關、汽油車全改電車,空氣也休想好。
piyopiyo765 wrote:現在中部北部空氣都很(恕刪) 應該說沒有人想要直接怪盧秀燕,因為有腦袋的人都知道中火不是唯一的汙染源,但是那位女士就最喜歡拿中火開刀,千錯萬錯都是中火的錯,連前幾天中火換了兩座燃「氣」機組,她也要在那邊出來抱怨,既然她這麼想承擔,既然她都覺得林佳龍在任的時候根本沒在處理,那她應該要「很會處理」阿~~怎麼現在沒辦法處理就都在怪中央?說到底也就是覺得這個人做秀做很大,然後竟然還可以被選上真的是莫名其妙...然後我是覺得在中國沒有改善以前台中的空氣不太可能變好啦~
changvj wrote:空汙不是只有中火(雖然佔比超過一半)(恕刪) 真的假的?請問佔比超過一半的數據來源是?選舉前台中火力發電廠就已經降載到剩三成(含兩台機組撤照)結果那陣子台中的空污是這樣子...
悲催的考生 wrote:實在太好笑只好一個一個回你。1、你知道現在的公車路線跟之前的BRT路線是重疊的嗎?意思就是之前BRT的站也就是現在的公車站,(恕刪) 你才搞笑! 你到底會不會搭公車? 會不會開車騎車 ?台灣和台中就是被這種無腦屁論搞爛!還是你現在沒汽車機車只能搭公車? 已會搭公車的人,對台灣大道搭公車當然覺得簡單。但台中開車/騎車的人佔約90%耶!你叫平時開車/騎車的人搭公車試看看, 搭公車免費再給10元都未必肯搭, 政府再怎麼補貼公車也沒用。BRT一下就解決5個問題, 林佳龍廢BRT後的公車道只能解決1-2個,也能叫解決問題啊?在BRT站體的公車站有解決我提出2-5點搭公車恐懼症的問題嗎?其他沒專用車道的公車站牌誰給你站站停?搭公車恐懼症1. 上公車前要找站牌...到陌生的地方,大多不知站牌在哪裡(BRT靠明顯的站體解決)2. 公車來了要看車號,不能上錯車(相同公車號碼可能分A.B.C不同路線已夠複雜了,林佳龍還很天才搞出到機場的預約公車!結果班班空車。)3. 看到公車來了要路邊招手,避免司機看不到你而過站不停(BRT靠站站停+明顯的站體解決)4. 下車要按鈴,避免司機過站不停(BRT靠站站停+明顯的站體解決)5. 上車刷卡時練馬步,還沒刷卡前擠在門口練雙腿+平衡 (BRT靠站外刷卡解決)越少人搭公車或大眾運輸,開車騎車的人就越多, 道路就會越塞,空污就愈嚴重。台中老人卡每個月1千元額度可免費搭公車,都一堆人用不完! 就算給年輕有開車騎車的人每月3千元免費搭公車額度,也照樣不會搭公車啦!。自己都有汽車、機車了!還搭公車/捷運/鐵路 到站後靠兩條腿幹嘛?台中的公共運輸市佔率只約 12趴%,要讓90%開車/騎車也肯搭大眾運輸才難, 必須要像BRT/捷運一樣簡單易懂,不用記公車號碼。但捷運太貴,一蓋就要花十幾廿年… 所以才要先讓BRT頂著用。一出門就開車騎車了,難不成等著蓋捷運的這十幾廿年,開車騎車後再轉搭公車?神經病啊!?
elodie319 wrote:如果電動機車直接變成國家建設呢 還可以統一基本規格 真正的國家建設就是大眾運輸,腳踏車與人行道配套。私人載具從來就不該是國家建設的一部份現在國外一些城市在嘗試Car -Free,是不管你電動還是吃油的,最多留給你速限25klm/h的電動腳踏車而已
cinnamon coffee wrote:真正的國家建設就是大..最多留給你速限25klm/h的電動腳踏車而已.(恕刪) 北歐還有一些城市有 共享的滑板車去玩看到許多人使用,還蠻好玩的不過因為太流行了現在也是有一些反對的聲音https://www.thelocal.dk/20190716/denmarks-electric-scooters-to-come-under-scrutiny-for-impact-on-traffic-and-environment
RentHA wrote:你才搞笑! 你到底會(恕刪) 那個不好意思你是不是搞錯了甚麼?你心愛的胡市長規劃的BRT專用道本來就是只有從台中火車站到靜宜喔!所以你下述的2-4點既使在BRT存在的時代也會成立喔:) (第5點的話胡先生任內好像也是沒有做好呢)然後雖然我承認市政府應該嘗試讓大眾理解公眾運輸,但大眾是不是也應該要嘗試理解一下運輸方式呢?你這樣的心態就算捷運建好了也只會說「捷運站點這麼少,開車比較方便」,最後成為被時代淘汰的人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