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樓便宜除建築成本外...
必然有他不好的地方...
例管線或面中庭會很吵的問題...
但至於管路的問題...
可以先看建商的圖...
我印象裡以前大樓的確管路的轉折處是在2樓...
現在新的好像有改了...
好處是不用等電梯...
十樓以下沒有消防灑水頭...
讓樓板的空間比較大...
沒壓迫感...
中庭很吵的原因是...
假日會有小鬼在中庭玩耍...
別想睡太晚...
管委會或是有人和管理員爭執...
你都會聽的很清楚...
至於11樓不太建議...
高不高低不低的...
剛好又有消防灑水頭...
加上大樑通常屋內會比較低...
壓迫感比較重...
有人提的地震問題...
個人覺得不用太考慮...
921之後...
建築規範要求比較防震較高...
不在震央上方...
大概不太會有什麼事...
反之...
真中了大獎...
我想2到11樓的差別也不會太大...
畢竟都是推測...
真的震到了發生什麼事也沒個準...
反而要看大樓是一字型或是田字型的比較實在...
地震震垮後 壓死的都是地下室到3樓的樓層 有時候到4層
攔腰折斷的都是5~6樓的樓層
電視曾經有專家討論說過 8樓起最好
被自己家具壓到 總比被水泥壓到好 或鋼筋插死好
不用怕沒電 新型建案大樓都備有發電機
可供臨時使用 供電範圍 買之前可以先去詢問 除非建商太爛
2,3樓
--> 低層最大的問題是噪音, 灰塵 ---> 看樓房是否臨近大馬路, 或是所在區域的環境, 如果在新的重劃區, 到時營建卡車進出,或飆仔晚上碰碰叫, 如果是建材好隔音門窗佳, 會好一點, 但你要有心理準備就幾乎都是關著, 空調電費省不了
另外就是如果中庭花木或付近有溝渠, 低樓層也較嚴重
傳統的話低樓最糟的是水管漏水問題, 新建案應該設計好一點
另外就是日照問題, 要看跟對面棟距, 如果很近,低樓日照時間短很多, 雖然夏天涼, 但我覺得較陰暗也容易溼氣重弊多於利
5 樓是折衷選擇
11樓要看總高度是幾樓, 如果是頂樓, 光漏水的風險就很頭大, 另外上頂樓曬東西是否經過你家(會吵)也是問題, 另外灑水設備久了也是要更換, 但跟房屋價值來比應該不算甚麼, 就是該花的, 高樓層景觀或許是賣點, 但你要注意是否有景觀(不要說被提他大樓包圍那不是搞笑嗎...)
家母超級怕地震, 所以我家從來不超過四樓, 深受漏水苦惱, 但新的設計可能都不同了, 你跟建商問問
活了大半輩子, 看也看多了.....坦白講, 房子只有一個最重要的條件, 就是好鄰居....可惜這不是自己可以預先得知或選擇(決定)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