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

路經臺灣大道,為BRT默哀


MPV5233 wrote:
搞不清楚為什麼當初要規劃BRT兩節公車, 大多數時間, 車廂空蕩蕩,行駛路線少,易車禍, 維修貴,營運成本高!


BRT時期,雙節公車幾乎很少看到空空盪盪的車廂

反倒是優化後,偶而會看到空空盪盪的車廂

至於為什麼是兩節,當班班客滿時,會想一件事,為什麼不是三節.
有會有另種說法,為什麼不要單節兩台. 效率,效率,效率

有時候很懷疑一件事,我坐公車的台灣大道,和別人是否不同條,怎們搭乘經驗不同.

carloszhang wrote:
台中一日遊就斷定塞...(恕刪)


自由時報的報導能信嗎?
妥善規劃?要是能妥善規劃就不會到現在還為人詬病.
不知道哪個地方的公車是為人稱讚又極有效率??
特地到台中辦門號!!!!
光來回車程的票價和時間,
就不值得了阿~
實在佩服阿...
朝馬站用走的就能到逢甲..為什還要繞到秋紅谷再騎u-bike練身體...


剛想到brt專用道帶來的交通黑暗期....真是可怕..
BRT拆都拆了.就算了.勝者為王嘛~
倒是那個山手線能不建嗎?
花的可是更多捏~
台灣的官員不管那個黨出國考察回來都做半套
BRT是好的只是實施的方式錯誤
希望台灣的交通部能不要在亂搞了
台灣的交通亂源就是交通部
還有路邊停車,營業車亂停跟駕駛沒有跟上車流

匿名使用者 wrote:
前天早上特別從台北...(恕刪)

公車專用道,也沒特別不好啊
是不是有什麼誤會?
請問你真的了解台中嗎? 在地上班族都是開車騎車的

台中只有老人、未滿18歲的學生、殘障、外地觀光客、外國人,才會搭公車

況且台中停車也很方便,跟台北不同,你不可以用台北觀點看台中
其實我一直很好奇一件事
照台灣大道的前BRT標準(站體大小,門只能開右邊)
如果繼續六線發展
那是不是沿線都不能有停車格或是商業區貨車卸貨區?
然後很多設站體的地方也需要拆招牌?
A7R II +愛好開車的人
  • 2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