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台中市到底負債多少?


abond yeh wrote:
你自己去看看以前那...(恕刪)


這樣姦犯科就會變少

治安當然變好
台中負債降低是否為無限制的重劃賣地所致,以74號環線幾乎無一倖免,上一代的遺毒下一代來負擔。
隼7025 wrote:
台中負債降低是否為無限制的重劃賣地所致...(恕刪)


經濟有那麼好搞,苗栗就不會是這樣了,太過武斷了,多欣賞老胡遠見,不是耍嘴皮阿

隼7025 wrote:
台中負債降低是否為...(恕刪)

高雄劃了一堆,負債怎麼沒減少
苗栗與台中經濟規模不同
本夢比也不同
畫的餅規模與破滅時間也不同
gogoid wrote:
經濟有那麼好搞,苗栗...(恕刪)
這中間我直覺認為都市風貌不太相同
當然台中也有建設
BRT 只是到底有感無感另外一回事
Eddychiu wrote:
高雄劃了一堆,負債怎...(恕刪)
是市地重劃簡單,還是帶動地方繁榮簡單

多查多看多想實際數據,少把網路媒體社群流言當自己的主見

台中市市地規劃多數早就重畫完了,目前看到的數據老胡規劃12~14期

市地重劃如果好賺,那台中市也不會搞了12期還在負債,直到老胡上台後才優化財政

如果好賺,高雄也不會搞了77期重劃還在負債兩千多億

以訛傳訛的流言叫造口業

--------------------------------
2005文章
http://www.newtaiwan.com.tw/bulletinview.jsp?bulletinid=21268

台中市是全台灣辦過最多期市地重劃的都市,台中市政府經過多時的籌劃,正式成立了全國首座重劃成果展覽館,將台中市近四十年來所做的十一期市地重劃成果,以多媒體的形式展示出來,希望讓民眾透過參觀市地重劃,對台中市的發展軌跡,能有更完整更具體的認識和了解。不過,這座可以說是總結台中市四十年來重劃成果的資料館的成立,也再度喚醒了台中市民對多年前重劃過程中所引發各種弊端的回憶。


四期面積最廣 劃出超級大道


台中市到目前為止,總共推動了十二期的市地重劃,其中除了第十二期市地重劃正要進行之外,其餘的十一期市地重劃都已完成,全市的市地重劃總面積達一千七百多公頃。


台中市的第一期市地重劃,是在一九六五年十二月張啟仲擔任市長時開始的「大智市地重劃」,面積只有十四公頃多;接下來的林澄秋市長也推動第二期的「麻園頭市地重劃」,重劃面積為二十四公頃多;第三期的「忠明市地重劃」則是陳端堂市長在一九七五年完成,面積也只有十八公頃。上述三期市地重劃都屬於小規模,重劃工程主要是闢建道路,對公園等公共設施用地則缺少規劃。


台中市真正大規模的市地重劃,是在曾文坡擔任市長時所推動、於一九八○年完成的第四期市地重劃。第四期市地重劃的面積達四百四十公頃,是所有台中市的市地重劃中面積最大的,同時將公園、市場、綠地等公共設施納入規劃,而重劃後光是道路面積便達一百公頃,其中並規劃一條六十米寬的文心路,成為台中市的超級大道,也是台中市道路開闢的新指標。


接下來的市長林柏榕在一九八五年完成第五期市地重劃,重劃的面積也達二百二十八公頃;至於張子源市長於一九九○年完成的第六期市地重劃,因為是屬於國軍干城營區的特定市地重劃,所以面積只有營區原有的十九公頃而已。


從第四期重劃區開始,重劃區內都規劃有公園、綠地等空間,但限於當時的觀念,這些綠色空間都是屬於小型的社區公園和綠地,空間範圍狹窄且分布零碎,雖然數目不少,但從現在的觀點來看,有人認為它們難以發揮公園、綠地的真正功能,有點可惜。真正公設、綠地完整的市地重劃,則是從七期重劃開始。


七期最具潛力 劃出最高地價


第七期市地重劃是在張子源市長任內開始推動,面積達三百五十三公頃,被規劃為台中市的新市政中心區,台中市計畫興建的重要建設,包括已破局的古根漢美術館、新市政大樓、國家音樂廳等等,幾乎都在七期重劃區內,是台中市未來發展的最精華地區,而且整個重劃區內公共設施完整,還有大型的公園綠地,且位於高速公路交流道附近,交通便利,目前已成為台中市地價最高的地段。但七期重劃並沒有在張子源任內完成,一直到林柏榕回任市長後的一九九二年才完成。第八期重劃區,面積有一百四十八公頃,也是張子源在一九八八年開始推動。


林柏榕是台中市任期最長的市長,前後總共擔任過三屆十二年,因此由他推動、完成的市地重劃區也最多,除了前述的第五重劃區是在他手中完成外,張子源任內推動的第七、第八期重劃,也在一九九一年及九二年由林柏榕完成,至於第九期(面積一百二十公頃)、第十期(面積二百二十一公頃)、第十一期(面積一百四十一公頃)都是由林柏榕所推動,九期重劃在一九九四年、十一期重劃則在一九九七年由林柏榕完成,至於早在一九九三年推動的十期重劃,因為其間官司不斷,一直到二○○○年張溫鷹上任之後才完成重劃。去年十月胡志強開始推動第十二期市地重劃,重劃面積有八十一公頃,預定在二○○六年完成。


圖利傳聞紛擾 張子源遭他調


長久以來,土地買賣一直是足以令人一夕致富的投機生意,台中市幾十年來的市地重劃,所牽涉的可以說是最大規模的土地交易,其中又隱含著各種暗盤因素,因此市井之間流傳著各式各樣的重劃弊病傳聞,也就不足為奇。但由於市地重劃進而導致市長張子源提前離職,以及林柏榕市長及多位市府官員官司纏身,林柏榕且兩度停職,更是喧騰一時的新聞。


張子源在一九八五年底接林柏榕出任台中市長,隨後他便著手推動第七期和第八期的市地重劃,而在市地重劃的消息還沒有曝光之前,便有「消息靈通人士」開始以低價大量購入重劃區內的土地,在出現有人大肆收購土地的動作後,敏感的房地產相關業界便感受到其中所代表的意義,於是當地的土地價格便悄悄地漲了起來。接著市府正式發布將對惠來和豐樂地區進行市地重劃,土地價格更是一夕飛漲,每坪土地的價格甚至漲幅達到幾十倍至上百倍,有人因此獲致暴利,有些原地主則賣在低價,而將原本應該是自己到手的財富送給了別人。


由於其中牽涉到龐大的利益,便有許多不利的傳聞指向民代、官員和特權人士,使得原本是為了繁榮地方的市地重劃,被各種傳聞說成少數特權分子圖暴利的手段,而這種傳聞很快地便從傳聞階段,升級為有被害人不具名指控特定人士的具體情節,甚至還有地方人士出書爆料,明白地將箭頭指向市長張子源和某些和他親近的人士。


到了一九八九年,張子源的市長任期進入最後一年,開始為競選連任展開準備,但種種關於市地重劃區的不法圖利傳聞,卻也緊跟著他不放,出人意料的,當年七月間國民黨中央突然將他調為國營事業管理委員會副主委,並派省府委員黃鏡峰來代理市長。而種種重劃風波也因為張子源的他調,漸漸煙消雲散了。


林柏榕吃官司 任期內曾停職


相對於張子源因七、八期重劃而沒能當完台中市長的任期,接下來的林柏榕雖然當足了二任八年的市長,但卻也因為辦理十期重劃區而吃上官司,他和當時的地政局長曾國鈞等官員,都因被地檢署起訴而遭到停職,省府更是兩度派人代理台中市長,分別是一九九五年十月到一九九六年四月的張正雄,以及一九九六年六月至一九九七年七月的林學正,使得林柏榕這個任期四年時間,有一年八個月的時間是停職的。


台中市的重劃成果展覽館,展出的當然是重劃之後的美好一面,令人對台中市經過重劃之後所展現的進步面貌印象深刻。然而撫今追昔,重劃過程中出現的各種負面紛擾,也不禁令人欷歔。

------------------------
隼7025 wrote:
這中間我直覺認為都...(恕刪)

幹線公車最有感了

Eddychiu wrote:
幹線公車最有感了...(恕刪)

No No No
封路上香
最有感了
搞了老半天 宣稱BRT弊案一堆 結果

雷聲大雨點小? 台中BRT查無弊簽結
2016/02/25 13:30 10274


(更新:新增八大疑點查證結果)

台中市長林佳龍上任後,砍掉快捷巴士BRT,且認全案弊端疑雲重重,主動移送政風室查辦,廉政署和台中地檢署也分別立案調查,最後由中檢針對BRT車輛採購、公營改聯營、「陽春版」行控中心等8大疑點,追究採購、驗收等過程有無官商勾結弊端,但經數月追查,認定沒有犯罪實據,今將全案簽結,僅涉及盜採土石方部分另案偵辦。
檢方調查8大疑點包括,車輛採購案疑以特殊保固規定,排除油電車及電動車的供應廠商投標、柴油車輛主要系統多出自同一公司、開放民間業者聯營,又僅能向特定公司採購、質疑機電系統工程的分包商未經海基會認證、土建水環工程延宕,相交通局人員疑涉有違失、票務系統規劃不當,變更設計增加公帑支出1千萬元、機電工程未完成驗收即通車、人事進用涉不法關說。

檢方調查,疑點一,以保固限定「超級電容使用夀命應至少滿足10年,無須更換」排除供應商。經設計監造廠商中興公司稱,這是車輛的重要零件,設計10年的限制是要求品質,而參標廠商也證稱,不認為有規格限制競爭,正常使用超級電容的夀命應該是30幾年沒有問題。
疑點二,因限制競爭,導致各競爭廠商所使用的柴油車輛主要系統品項多出自同一公司。查證結果,參標廠商證稱,煞車系統、車輛連結段及動力系統的規格,並無使用特定廠商生產產品的疑義。
疑點三,車輛後續擴充採購及民間聯營業者只能向得標廠商雲從龍公司購買雙節巴士,獨厚業者。經查BRT營運路線與11條市區客運路線有70%高度重疊, 因而開放聯營,但從採購相關資料中,並未限定民間業者需向特定業者選購車輛,而原來的車輛採購招標公告,已先敘明後續要擴充14輛雙節巴士及擴充預算金額上限,難稱是圖利雲從龍公司。
疑點四,機電系統工程得標廠商「華電聯網股份有限公司」所提的分包商「江蘇惠民汽車配件製造有限公司」,其提出的實績證明非以繁體字記載、未載明完工日期,也未經海基會認證,投標資格有疑義。檢方調查,投標須知僅要求「中譯本」並無強制「繁體中譯本」規定,而根據海基會出示的相關文件,該廠商關於外國實績認定,尚符合投標須知的要求。
疑點五,工程進度延宕,施工、監造單位、交通局人員疑涉有違失。經調查,施工廠商德昌公司施工逾期,是因未獲得設計監造單位中興公司的書面資料而影響進度,不可歸責德昌公司,但對中興公司裁罰16萬餘元,並非無罰。
疑點六,票務系統規劃不當,導致須變更設計增加支出。查證結果,捷運工程處曾召開票務整合協調會議,將捷運收費模式改為公車收費模式,並要求機電廠商設更設計,這是政策變更等專業判斷,難認為有不法。
疑點七,未完成驗收即先營運通車。檢方查證認為這純屬政策決及履約問題,難僅因先行通車的政策決定,即認為公務員有貪瀆犯行。
疑點八,晉用人員疑涉關說不法。檢方查證,快捷公司的人事不適用公務人員相關法令規定,董事長和總經理均有人事任命權,人事問題純屬臆測,沒有關說進用人事的證據。

台中市BRT爭議,於前年市長選舉時成為選戰重點,林佳龍當選後也於去年3月決定砍掉、不玩了,去年7月停駛後,BRT被改為公車專用道。
選舉期間的紛擾,讓BRT蒙上弊案重重陰影,台中市政府自行完成調查報告,由政風處將全案移送廉政署究責,廉政署審核後認為其中可能涉及官商勾結弊端,將全案發交廉政署中部調查組偵辦,台中地檢署則剪報自行分案調查,最後協調由台中地檢署主辦,中檢肅貪組經半年多偵辦,調閱相關契約文件及傳喚包商等相關人員查證,認為全案並無涉及官商勾結等弊端予以簽結。(許淑惠/台中報導)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