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在的,當時我的成本就不低了...百達富裔前後棟以及大小戶型的價差很大,據我知道後棟小坪數當時的確20出頭萬,甚至聽過一字頭房價(我的是前棟中樓層),但是我知道成了中古屋後,買方只會看你整個社區的均價,這也是我目前感覺為難的地方,我目前的開價絕對不可能是最終成交價啊!很多版友前輩建議平盤出脫,我現在的想法的確是朝此方向操作,但算算這幾年下來的持有成本(水電、水電公攤、管理費、利息,全部加起來一年都破百萬),說能大賺,實在是誤會啊....說了那麼多~當然我了解沒有賣不掉的房子,只是價格問題。當然還是想多聽聽版友的意見,因為感覺目前真的不是賣房的好時機...只是目前還貸壓力蠻大的,雖然還頂得住,但覺得頂得很沒意思,因為有點看不到台灣經濟好轉的希望(抱歉扯遠了)另外還有一個因素,因為我有在中國經商,也在那裏的幾個地方投資買賣房產(二線城市居多),說實在的,只要地點還可以的物件,通常持有三年左右就能有近五成的獲利,六七年以上的都能翻倍。而我每次站在新光三越,看著百達富裔,總覺得這種條件的房子,如果在中國,早就應該獲利了結了啊!!!也許還是抱持著這一絲絲的不甘心吧....
rossi0412 wrote:中國經商,也在那裏的幾個地方投資買賣房產(二線城市居多),說實在的,只要地點還可以的物件,通常持有三年左右就能有近五成的獲利,六七年以上的都能翻倍。而我每次站在新光三越,看著百達富裔,總覺得這種條件的房子,如果在中國 這就錯了當初您應該是用自住心態來擇屋吧專業房產投資客應該不會選某些地方、某些物件或拖過某些時機點2-300 戶的有什麼好炒? 能炒會吵的應該早就下車了買七期的有錢人還差這一棟?這種價位加個一億拿到台北某些區域就是開價且待價而沽,且物件稀少,八卦金城武應該就賣過這種價位的房子一間 (應該有賺個幾千萬,估5-7000)目前您最大的問題應該是還用錯誤的心態來賣這個物件,這種條件的房子,大概有幾千戶,在七期繼續抱著吧,實在很難想像經商的人還這麼優柔寡斷,緬懷過去.其實最誇張的是,還來這發文..... 真的難以想像...這種level 的人會做出這種事情
Johnny_depp wrote:這就錯了當初您應該...(恕刪) 您好,首先,我真的不敢自稱有錢人,世界很大,真正富有的人成千上萬,就是覺得目前繼續持有感覺有壓力才po文尋求建議,有錢人不會有這種壓力的,您說是吧?當初的確也是用自住的心態選擇這間房子(才買稍大坪數),我也沒有想要炒它的意思(也沒那個條件),會覺得不甘心,當然也是對當初眼光不佳的一種感嘆~還有...原來經商的人不能優柔寡斷和緬懷過去啊(我有嗎?),難怪我覺得我生意做得不太好,呵呵...還是謝謝您囉,點醒我應該調整賣屋的心態~
Johnny_depp wrote:這就錯了當初您應該...(恕刪) 也不用動不動就批評誰對誰錯吧!更何況要在哪發文是個人自由只要符合版規,誰要在這發文都可以啊何況也不是您個人的物件,需要氣憤成這樣嗎 XD 每個人對平盤的認知不同如果算進持有時的成本也只有樓主最清楚賣價要落在哪我覺得扣除車位用實際坪數開價還滿實際的可以參考看看
因為房市反轉,向下趨勢確立,如果真有想賣出,只能像股票一樣,掛跌停板求售,也就是以低於所有想賣的屋主的公開價格來賣,這樣真的有人想買的話,會第一間成交你的房子,如果還賣不掉,那就是市場預期價格還要低,市場上的表現就會無量下跌(每個真的想賣的屋主,紛紛以破盤價,多殺多).......原則上就像網友所說的,手上能買幾千萬的房子的買方,第一..不多,第二..肯定很會議價如果真的沒資金需求,有或捨不得以低於市價求售,那就出租吧,多少貼補房價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