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規劃完畢會是什麼面貌是一回事
明年送交給交通部搞不好會被打槍
後年若是政黨輪替之後也許會通過
再後年的預算編列完畢,已經是2017了
結果2018要施工的時候,啊,又換市長了
然後新上任的又決定要換另外一個方案打掉重來,宣稱這是比較好的做法,而且有民意當靠山
這是俗稱的民主化交通政策
蓋東西簡單,營運是困難的一件事。規劃這些線,有沒考慮利用率及運量的問題。沒有運量就沒有票收,沒有票收哪裡來的錢去養維修、營運的人力物力,到時候就是市民買單,台中的財務逐漸惡化,其他建設都沒辦法做,開始墜入惡性循環。
大家把捷運當作分散人口的觀念,這個是錯到極點的觀念,人的遷移除了運輸可及性外,還有機能、需求等許多其他的考量,單純以為拿捷運就可以將人口調整,真的是天真到極點。
以台北捷運的經驗,先把一個大十字做好(木柵線以及板南線),再從這兩個大十字為中心發展,這兩個大十字的交會點在台北市精華區的中央,這樣就注定這兩條線可以活起來,接下來,這兩條線都有經過交通重要樞紐(像是台北車站)或者是重要觀光景點(淡水、動物園),因此,可以創造高運量讓營運有節餘,後續才有辦法去撐其他條路線。
看到目前台中的規劃,不知道交通的專業擺在哪邊?更不知道一個地方父母官對於這麼重要的直轄市未來規劃的方向是甚麼?先把這任做好自然就會連任,真的不要剛選上就在想2019年的問題,好好耕耘,台中市民才會看到,努力的人一定會得到回報,不要畫一堆餅,到最後空心,絕對會得到最不好的後果。
leentgle wrote:
看到高鐵雲林、彰化、苗栗站的設置,感受到鄉親對高鐵的期待,以及國土的均衡發展,期待高鐵能帶動更多游子的鮭魚返鄉潮。
話說一條甲后線鐵路、一場花博能帶動開發北台中~后里外埔的發展嗎?
交通建設有不同的目的,有的是服務現有的人潮因此以運量來看待;有的是開發未開發的地區平衡區域發展。高鐵雲林、彰化、苗栗站、甲后線鐵路、橘線輕軌、山城輕軌都是後者。
一個以民粹為主的台灣難怪比不上別人
高鐵的目的是什麼??
花那麼多錢蓋了高鐵,卻又廣設站又把高鐵台鐵化
是有利嗎?????
為什麼不把高鐵-台鐵-公車個互相利用來達全體的最佳化
一定要每個人的家門口都要機場,高鐵嗎????
現有台中的大眾運輸都已不夠好
讓人不想使用了
又花大錢去做一條根本就沒有人使用的大眾系統
我看到的不是平衡...
如此的花錢,又無法從中延伸出更多的商機
死路一條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