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支持BRT的建議與分析(筆者給大家最後一堂的BRT課)

蘋果小王子 wrote:
同學 歡迎你就讀交通...(恕刪)



本人目前就讀逢甲運管,現在大三
車流理論有學過,但沒有很深入

上一棟樓的調查,最初並沒打算拿來論壇分享,當時並沒有設定怎麼收集資料,那就邊打工邊留資料
於是筆者在上一棟樓也註明有使用極限(畢竟不是一開始就要拿來分享的)

後來看一下...發現風向很差,而且網路上一直沒看到比筆者深入的調查
來01分享後迴響還OK,那些高中生也找上筆者

如果BRT最終還在,筆者可能會前往A05做第二波調查,幫助一些報告進行
根據統計觀點也能做一些檢定,增加這份體檢的理論基礎

上一棟樓任意門在這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460&t=4282354
學長說的是!
學長說的就是有學問
學弟知道了
那請問學長你的客觀數據呢?!
changmary wrote:
我支持 BRT
但是可以改到路中間嗎,然後臨停的一律馬上開單,
這樣塞車應該會減少一點。,...(恕刪)


中央政府的規劃是先培養使用載運量,BRT只是個折衷方法,之後才會在路中央興建MRT
就像文心路段那樣......

不然為何我們 BRt會在左右兩邊呢?
我解釋要是有錯,歡迎各位先進前來補充

這在01很多大大們討論,也解釋很多次了...
講的那麼多
BRT最後還是要拆阿

sss89229 wrote:【如果覺得筆者發的這幾篇文OK,盡情分享...(恕刪)
抱歉我很不認真上您的課,以下的問題或許有人問過、或許您也回答過了,如果方便的話再次回答,要不然沒答案我也算了。

1.BRT為何要東西(還是南北?)各設一站??為何不能「合併站體」設在中央分隔島?
(1)若說為了使用者能迅速走進站,例如說某A要搭往市區縱然可迅速進站,但若他要搭往港區方向,仍必須走很遠。
再者因為進站離路緣實在太近,有些投機行人就趁沒車穿越馬路,根本不管號誌。
(2)東西向站體分設,當然建置成本高了,同時造成機慢車道縮減,真是危險。
(3)第三點是我感到最嚴重的,那就是開車切換道(快車道切進慢車道、或慢車道切到快車道),必須連切2道(其中1道是BRT專用道),此時,無論是後視鏡或側視鏡,都完全看不到後方來車(切換道角度問題,切2道實在角度太斜了),超級提心吊膽!!
合併設在中央就不會了,至少要切換車道是必須等「左轉燈號誌」亮了才能轉。

2.我認為BRT造成的塞車嚴重,其實可以「重新評估」整條道路做局部調整。
(1)取消台灣大道上的所有測速,否則至少應提高至70km/hr,要不然一路上龜車+測速,台灣大道真是無敵慢。
(2)東海大學門口往市區方向,左轉車超級世界多,一個紅綠燈我曾經等上10分鐘以上才能穿越,建議改變路型,左轉道設「長」一點,那麼直行車道才不會被左轉車擋住,絕對可以有效化解塞車。






sss89229 wrote:
【如果覺得筆者發的...(恕刪)

大推樓主的清流好文,如果BRT真註定被搞爛,只為了成全某人,
我想我心中和樓上許多網友一樣,只剩滿滿的失望與悔恨!

人說錯誤的政策比貪污更可怕,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於是我先是拒絕了貪污,現在就等著看了。
edenxxx wrote:
抱歉我很不認真上您的...(恕刪)



第一大點筆者也不了解,直接回答第二大點:

(1)
台12線最初設計的確是可以開70kph,但是隨著市區擴張以及brt興建略微壓縮車道,筆者認為台灣大道的市區路段應該全面調降速度至50kph,測速槍則是採60kph開罰,才會符合符合相關規範,也留有寬容空間。

(2)
筆者建議中也有提出"適當"延長左轉儲車道,但是不可能讓那邊完全不塞,標準是至少要讓離峰時段能負荷。如果全面拉長到連尖峰也能負荷,不只成本太高,也讓私有車輛過於方便,再次吸引更多車輛進入這一區

結論:還是去補課一下...

edenxxx wrote:
1.BRT為何要東西(還是南北?)各設一站??為何不能「合併站體」設在中央分隔島?


若BRT專用道設置於道路中央,為了維持私家車可以左轉,規劃時確實有某些站體無法合併站體並設置於中央分隔島。依然可以採分離站體設置於中央,但是因為有選舉,若採用此規劃,中港路兩側與中央分隔島皆須移除重作,勢必無法於選舉前完工通車。
建議您可以觀察一下中港路的中央與兩側分隔島施工的痕跡。


edenxxx wrote:
(3)第三點是我感到最嚴重的,那就是開車切換道(快車道切進慢車道、或慢車道切到快車道),必須連切2道(其中1道是BRT專用道),此時,無論是後視鏡或側視鏡,都完全看不到後方來車(切換道角度問題,切2道實在角度太斜了),超級提心吊膽!!

這個問題,再這邊護航BRT的人都認為不是問題,會建議您去重考駕照。
討論區傳送門


edenxxx wrote:
2.我認為BRT造成的塞車嚴重,其實可以「重新評估」整條道路做局部調整。
(1)取消台灣大道上的所有測速,否則至少應提高至70km/hr,要不然一路上龜車+測速,台灣大道真是無敵慢。
(2)東海大學門口往市區方向,左轉車超級世界多,一個紅綠燈我曾經等上10分鐘以上才能穿越,建議改變路型,左轉道設「長」一點,那麼直行車道才不會被左轉車擋住,絕對可以有效化解塞車。

這是好建議!畢竟中港路已經取消路邊停車,而且周遭停車也實屬不易。故往來於中港路的車輛大部份都是行經中港路而且目的地不在中港路周邊,此舉可以有效提升中港路的行車效率。
第一點 現任交通局長王局長早就說過了,這裡也不知道說過幾次了怎麼還有人覺得是選舉考量
可能選擇性的看不見吧

中港路路中央還有非常多的私有地,如果要徵收的話可能要花上幾百億的經費
這個經費都不知道是brt的幾倍了,所以才會選在二側
歡迎自行google第一次brt公民會議(雖然也可能是唯一次)
補充說明,裡頭王局長有提到目前brt花的經費就是二十億,所以他也不知道四十億怎麼來的

第二點 快慢車道,相信改成公車專用道後,一定會比目前只有三到六分鐘一班的brt更好切
因為到時候駕駛人的技術一定自動變好,再多班的公車都可以輕鬆閃過!
kingjsss wrote:
第一點 現任交通局長...(恕刪)


我想改公車專用道後
公車會密集到沒辦法切入切出
既然沒辦法換車道
那這個危險就不存在了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