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質上,我想到的是會有多少表演團體或場次在這舉行?台中有已中興堂、中山堂,但場地使用頻率有多高?我不想看太多的蚊子館在這城市興起,就像七期那嚴重的空屋率一樣!滅盡緣於集起 wrote:當初積極的找古根漢來...(恕刪)
自從三星門事件後大概很多人發現了這塊寶地好死不死,最近很多不是住台中的人動不動就會發現"台中"有多好....發篇文章歌功頌德一番...然後,特別要註明一下,跟藍綠無關,也不是台中人,發自內心...再然後,見解不同的,請貼上"藍綠"標簽台灣真的會被"民主制度"害死為了"有點看頭"花大把的鈔票,只為了"任內有點能見度"騎機車在馬路上,像在騎馬一樣...唉...
歌劇院當然是好的,但是蓋了歌劇院後,人文素質會不會更高才是重點。今天所有人稱讚這棟建築物只是讚嘆它的美,它的建築師多有名,它的工法讓人讚嘆,卻忘記它被稱為"歌劇院"我更期待的是這歌劇院一年能有200場以上的歌劇演出,場場都有一定的觀眾數,歌劇院能養活自己並且提升人文素養。相信,到了最後,它會對的起它被設計的初衷,而不是只是另一座"普立茲克"設計師建築。
thunderlei wrote:自從三星門事件後大概...(恕刪) 「台灣真的會被"民主制度"害死為了"有點看頭"花大把的鈔票,只為了"任內有點能見度"」這句話最符合負債2600億的城市~~mrt月虧2億,再加碼延伸下去->高捷要倒就丟給政府去接台中公車八公里免費,高雄直接推公車免費->錢給那裡來??海洋音樂館->錢從那裡來??輕軌LRT->170億,錢從那裡來??2800億舉債上限應該不用四年就馬上到達,之後呢?就吵著修法要舉債上限再加上去,3600億?4000億?
滅盡緣於集起 wrote:當初積極的找古根漢來...(恕刪) 歷史有時很弔詭當年中正紀念堂是為造神附帶二廳院如今二廳院卻是藝文生活的重鎮每年節目幾乎滿檔也虧有這二個場所不然台北那裏看戲劇、那裏聽音樂會再看歐洲教堂、皇宮,那一個不是奴隸人民建造的如今,卻是賺取外匯的最大功臣每年朝聖的人多如海沙功過,有時難定論呀!
時間會證明老胡眼光但是也會證明目小如豆者的程度台灣傳產到處缺人,我也問過加油站的工讀生到傳產去的意願沒一個願意的,薪水從23k跳到40k沒人要去讓我想起上一輩的是沒工作會餓死我這一輩的是沒工作會丟臉死下一輩的是沒工作也不會死...台中歌劇院發光發熱要看後面的演出內容與管理期待台中市民能有引以為傲的文藝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