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有關臺中都會區大眾捷運系統願景生活規劃想像!

10年前失敗的陰影,10年後還在,既然BRT那麼爛,就應該宣誓廢除,破釜沉舟,以彰顯爭取MRT的決心,滴水穿石不是這樣做的,市民要的是牛肉不是包子,也不是杯水。
jacktung wrote:
10年前失敗的陰影,10年後還在,既然BRT那麼爛,就應該宣誓廢除,破釜沉舟,以彰顯爭取MRT的決心,滴水穿石不是這樣做的,市民要的是牛肉不是包子,也不是杯水。...(恕刪)

台中要的是MRT,不是BRT,差一個字可是差很多哦。
台北捷運系統或高雄捷運系統,
捷運車廂都無法超越 台鐵EMU 800型 火車。

(台鐵EMU 800型 火車 專門跑台中-- 彰化二水。)

台鐵EMU 800型 火車內有廁所 廁所。
台北捷運系統或高雄捷運系統 車廂 無廁所。


省很大的車迷 wrote:
台中要的是MRT,不是BRT,差一個字可是差很多哦。


現在我 "堅決" 反對台中藍線改為高架或地下化的軌道系統
20年後就再看看BRT是不是真的無法負荷
因為需求去推動MRT我支持,因為政客 "政績"不支持

台中現在要的是快速,簡單,成本低,施工快的BRT
高架或地下化的MRT的高成本,長施工期不是現在台中需要的
省很大的車迷 wrote:
台中要的是MRT,不是BRT,差一個字可是差很多哦


MRT可以是主動脈,BRT與公車是血管微血管,彼此之間不相衝突,即使MRT路網建立了也還是需要BRT與公車的支援。

可以預見的是台中的MRT路網不會有如台北捷運那般密集,在MRT路網之外會需要BRT來補足。

lyf6499 wrote:
MRT可以是主動脈,BRT與公車是血管微血管,彼此之間不相衝突,即使MRT路網建立了也還是需要BRT與公車的支援。
可以預見的是台中的MRT路網不會有如台北捷運那般密集,在MRT路網之外會需要BRT來補足。


在我更了解BRT後,我部份讚成你說的

大眾運輸系統,在沒有金錢的考量下A級路權(地下化/高架化)的MRT的確是主動脈
但是在考慮台中的財政和大眾系統的使用情況下,用BRT來做主動脈也是可以的

台中綠線MRT就是中央為了高鐵出錢建的,以台中人的角度來看中央願意出錢,台中就蓋MRT
但若我不是台中人,我不會希望中央出錢讓台中蓋MRT,因為一定會像高捷一樣賠錢的

台中藍線BRT目前只有在假日才爆滿,爆滿的兩個原因是
1.新鮮期 2.車輛尚未全部投入

等這個個因素排除後,台中BRT仍是運量過剩

BRT 號稱地面上的地鐵,利用現有的公路系統下利用號誌優先,大容量公車,站外刷卡
等方式來提供 "接近" 軌道化MRT的服務品質,在某些城市甚至是大眾捷運的一環



現代化運輸學


公車捷運系統(英語:Bus Rapid Transit,經常縮寫為BRT),是一種以公車為基礎而發展成的大眾運輸系統。一個公車捷運系統應具有專門的設計、服務和基礎設施,以提高系統的品質以屏除可能誤點的因素。公車捷運系統的目的是結合輕軌與捷運的容量、速度與公車系統的低成本、靈活性和簡單性,並能提供類似鐵路的服務水平,被喻為「地面上的地鐵」
公車捷運系統
cyt7241208 wrote:
在我更了解BRT後,...(恕刪)


如果高捷的規格當初能下修成中運量,我並不覺得高捷有那麼不堪,
以後高捷的路網將加入環狀輕軌,路網也會更加完整,理論上使用率只會增加。
中捷藍、橘兩線申請的都是中運量,而不像高捷兩條線都是重軌,
中捷、高捷所面對的狀況不完全一樣。

現在台中BRT只有單線營運,都還沒有路網的配合,
所以現在要天天爆恐怕也有困難,但現況並不等於未來。

BRT的營運空間是架設在既有的馬路及公共空間裡,
不說A01台中車站的站體現在就已經不夠用,
其他以分隔島來當站體的車站要如何承受瞬間人潮,
例如百貨公司週年慶,又或者是秋紅谷、草悟道舉辦活動。

lyf6499 wrote:
如果高捷的規格當初能下修成中運量,我並不覺得高捷有那麼不堪,
以後高捷的路網將加入環狀輕軌,路網也會更加完整,理論上使用率只會增加。
中捷藍、橘兩線申請的都是中運量,而不像高捷兩條線都是重軌,
中捷、高捷所面對的狀況不完全一樣。
現在台中BRT只有單線營運,都還沒有路網的配合,
所以現在要天天爆恐怕也有困難,但現況並不等於未來。
BRT的營運空間是架設在既有的馬路及公共空間裡,
不說A01台中車站的站體現在就已經不夠用,
其他以分隔島來當站體的車站要如何承受瞬間人潮,
例如百貨公司週年慶,又或者是秋紅谷、草悟道舉辦活動。



印象中高捷已經是中運量的車箱設計了
實際上搭乘過高捷車箱也比北捷的板南線車箱還窄

A01台中車站我覺得是過渡時期的站耶
等台中新車站啟用後應該會再變動

如果只是因為百貨公司週年慶,又或者是秋紅谷、草悟道舉辦活動等
這些非長態性的活動而造成人潮的短期增加
實在是不需要太在意
在特定日期的運量爆增,全世界的大眾運輸系統都是難以應付的
都需要用配套措施來處理

cyt7241208 wrote:
印象中高捷已經是中運量的車箱設計了
實際上搭乘過高捷車箱也比北捷的板南線車箱還窄


是重運量,車體尺寸因為製造商與規格的不同,當然會多少有差異,
因為高雄車站地下化的關係,高捷只是沒把六台車全用上,
一旦按照正常編組可能會比較…,中捷只申請中運量算是有吸取別人的經驗。

至於A01站,將來台中新站啟用是否能改善BRT的站體空間,
目前能得到的消息還不夠多,不予置評。

cyt7241208 wrote:
印象中高捷已經是中運...(恕刪)


就跟紅綠燈倒數讀秒一樣,如果能讓乘客預期等待時間觀感應該就比較好。
碰上節日找個工讀生在最後尾的地方舉牌「BRT最後尾 等待時間 oo 分鐘」之類的。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