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94bp6ru6 wrote:
好的謝謝你。 這兩份guildline我稍微掃一下。
既有車道改裝的價格,看完之後真的呵呵了。 沒想到在美國工錢這麼貴的地方建造出來的單位成本既然這麼低。BRT怎麼到了亞洲國家就變這麼貴呢。
根據他們的既有分類,雙節公車在跟普通車輛沒有隔開 (實質上的隔不是地上一條線) 而且使用既有道路改裝的,還真的找不到放在哪裡 (為了安全沒有這種搭配設計)。 台中的BRT也算是出類拔萃吧,把高運量的車配合低成本的道路簡單改建。完全運用了我們高鐵的混血精神在裡面。
你看完之後更會發現,這個站真的不需要什麼特別的基礎建設,可以說就在現有平地上搭出來 (就是現在的模式) 是最簡單經濟的。
你如果懶惰/或是英文沒那麼好來看的話,你可以看有數字的附近前後看看,知道台中的屬於哪種類別之後,再看看人家估的建造成本。
謝謝你特地去蒐集資料
不曉得台中這種雙節公車BRT卻沒跟普通車輛隔開的道路設計是否是世界首創?

還有台北的公車專用道初期最大問題就是道路不堪重度使用而常常坑坑洞洞破損,台中這種雙節公車BRT應該更是屬於高運量重度使用,不曉得20億造價「這麼便宜」的台中BRT是否有對專用道路實施專業補強?

湖海一散人 wrote:
不要跟我扯要甚麼土建工程,機電設施,收費軟體系統,
硬體出入閘門,售票加值機,燈光及我尚未看到的設施...等等等的鬼東西,
這些要800萬?巴西BRT又是怎麼去規劃的?沒這些東西?
如果沒有,巴西又是怎麼做到的?...(恕刪)
把公車門換個造型拔下還裝到馬路上是有多難多貴

x94bp6ru6 wrote:
既有車道改裝的價格,看完之後真的呵呵了。 沒想到在美國工錢這麼貴的地方建造出來的單位成本既然這麼低。BRT怎麼到了亞洲國家就變這麼貴呢。
根據他們的既有分類,雙節公車在跟普通車輛沒有隔開 (實質上的隔不是地上一條線) 而且使用既有道路改裝的,還真的找不到放在哪裡 (為了安全沒有這種搭配設計)。 台中的BRT也算是出類拔萃吧,把高運量的車配合低成本的道路簡單改建。完全運用了我們高鐵的混血精神在裡面。冷笑
你看完之後更會發現,這個站真的不需要什麼特別的基礎建設,可以說就在現有平地上搭出來 (就是現在的模式) 是最簡單經濟的。
你如果懶惰/或是英文沒那麼好來看的話,你可以看有數字的附近前後看看,知道台中的屬於哪種類別之後,再看看人家估的建造成本。
你當然可以只擷取你想要的部份字面,找個點來著力。
但作者開宗明義的說 :with greater flexibility and lower capital investment costs
基本上就是因空間、地點、時間的不同而會有所變化,文件你也說了只是guildline!
而且此資料參考標準仍是2007與2006之標準。
台中BRT車站基本上算是BRT 2
參考內文應有如下的組成:
Enhanced and more robust amenities similar
to rail stations, including real-time passenger
information, fare ticket machines, enhanced
lighting, larger distinctively designed shelters,
and higher-capacity boarding areas, such as
curb bulbout stops.
如果你仍是覺得一堆廢鐵與7-11的結帳系統。
那就沒啥好討論的。
x94bp6ru6 wrote:
大哥 這句話不是這個意思。 多查查字典。 同樣是能有所變化但是不解釋成因為有所變化變這麼貴,是指可以很容易的因地制宜又保有低建設成本。
另外照他分類的BRT2要有專用道路 (專用是指額外新增的,或是高架等等,不是本來道路畫個線就算,至少要有分隔島隔開的)
1. VISION STATEMENT
A rapid, high quality, brand-distinguished bus service that provides the same level of service as rail transit (in terms of frequency, capacity, quality, and reliability), except with greater flexibility and lower capital investment costs.
現在台中市就是因地制宜在原有的中港路設定了專用道,別的車輛不得行駛 !
建設成本也能保持最低,不用額外新增或加分隔島,你覺得加了分隔島導致車禍怎辦?
你要怎樣解讀是你的意思
你要一點彈性(flexibility)都沒有是你的意見,我尊重。
這個就是參考用的文件,你要拘泥於文中所謂1、2一定不能混合、一定要新增的......
也是可以,雖然這也是200X年的資料。
任何事物都要依照時間、空間而演化更新,你一定要一版一眼。
所以我說我們兩個也沒有討論的必要。
這樣下去也是失焦。
也請不要再回我私訊,我會閱讀。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