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最深的區域:七期新市政中心
(本來那一區的房屋投資性質佔八成,但題材也多,會領跌,但一有新題材就又活蹦亂跳的,
如果自住率還沒超過八成,基本上七期新市政中心的房子就把它當股票來看,
變現性較差還有交易手續費比較高,長期來看,那個地方公共建設跟民間投資還是一直增加,
商辦也開始蓋了,以後商業機構會慢慢的入住,自住率跟出租率會慢慢的增加。
附註:昨天跟鄰居聊天,他以前買1200萬的房子,現在租人家5-6萬,剛好他手上的房子
出的差不多了,剩下來有租人就調高價,願者上鈎,有人出1600萬他也不願賣。
雖然七期新市政中心大家罵聲連連,但好社區回檔的話,還是建議買進。
價位建議:就捉一下土地成本(或是預期長線土地合理水準,加一下營造成本(10-12萬/坪)
適度的管銷跟建商利潤去推囉。建材真的太差的請自動下修
早期買的,什麼價位賣只是看願不願意,賠錢的機會不多。--不過被建商、仲介唬去的不在此列
什麼產品最保值:有人住有人搶,真的要住的產品最保值
屋齡6、7年內的新成屋,單坪11-15萬 總價首購450-700萬 換屋850-1200萬最搶手
這也是民怨最深的地方呀…
(所得成長跟房價成長不成比例)
保值區域?
五期重劃區(延伸到公益路誠品綠園道的西、北區)
黎明商圈
話說以前(七年前)!!台中連個科學園區都沒有的時候,跟人客說五期規劃好,棋盤方格路好走,東西南方
方正好判別,生活機能好(雖然公園少),以後不管是市政府搬到文心路,還是外地客來台中工作
一定會愈來愈搶手!!
客戶的反應--台中只有服務業跟娛樂事業,失業率高,薪水低,誰要來台中工作呀!!
時間證明--自住客的首選(中科、台中工業區、精科、連麥寮、彰濱中高階主管都在找)
因為真的是買來自己住的。
(不然十五六年的屋齡,外觀也舊了,強震時只能自我安慰沒問題,用折舊去看真的不喜歡還買不下手)
那時候五期地價住二大概是18-25萬
黎明商圈--
話說以前(七年前)!!跟外來客說黎明商圈,還會說那是眷村呀,眷村我不要。當然那時也沒水果日報,也沒地產王,也沒一大堆網路(只有智邦的時代),勉強拉過去,還會被白眼,怎麼旁邊都是田…
而台中本地人的話,去過的就會說我有朋友買在那裏,套很深,地震前買一坪十二三萬,現在掉到只剩七、八萬,幸好那時候我沒買,買在其他地方。
當然那時候帶客人去七期,還會被消遣說都是酒店跟特種行業,台中是風化城,走在路上會被挷架
七期那時候住二大概是22-25萬/坪
新市政中心新六大概是40-45萬/坪(聽說還有更低的…)
現在則是「七期」西側,單元二重劃旁,惠文已經不流行了,現在流行大墩國小
因為比較起來,七期真的不是有點身家的金字塔族群還真的買不倒,
相對黎明近「「交流道」」,出入方便,價格相對低(適不適中就看個人認定)
(所以這裏的房價都被外來自住客給買高了--最最痛苦的是在地出生長大的,怎麼這些年出外奮鬥,
結婚生小孩,想買在爹娘家附近以方便丟小孩小爹娘帶,房價卻拉那麼高,硬是要買都會被長輩罵到臭
頭, 錢多,沒地方花,以前一坪@##$%,現在一坪!@#$$%,收入很多呀,也沒孝進過父母,
連保姆費都想省,丟給老人照顧…)
房價漲!!
怪誰…
怪沒事幹嗎在台中做工業區,中科還打算做到第四期,精科還做到二期
連以前長草的中港自貿區都拉條特三號直通台中,中龍幹麼弄那麼大
更不用說彰濱那個錢坑,聽說工業區裏面以前還拜託廠商租,現在不買的就拉倒
別人等著要買
台中工業區怎麼沒事突然那麼多空廠房都不見了,最慘政府沒事搞個ECFA,
還有台中沒事一直重劃,田僑仔地主一大堆,重劃後先賣一半來買房買厝,
不然以前住三合院的破屋都被看小,現在拿個五六千萬,小孩一人一間少則五六百,多則破千的
,一人一間比較不會被怨嘆
怪誰…
以前叫人買房,都說買股票賺比較快,一天漲停就7%,誰想收一年5%,定存一年就快3%;
那知定存利率狂降到1%,連保險公司都受不了,整棟台北市3%,非北市3.5%就買
又遇到金融海嘯跟外資作手,股票衝萬點已經騙了十多年了…賠錢的比賺錢的多
隔壁買房的老王現在一間隨便賺個1、2百萬(以台中水準)
所以以前沒買,現在趕進度把額度補上去
不過股市也從三四千漲到快九千點了
怪誰…
以前仲介就是「牽猴仔」,現在連博士都來賣房了,看屋上線用手指點一點就可以了
三步一小間,五步五六間
連買個菜都會不小心買間房或是把老家給賣了
怪誰…
地方政府沒錢,財政要收支平衡,收什麼地價稅、房屋稅、營業稅太慢了
重劃抵費地拿來賣比較快
下任不做了以後 若干十數年還會被流芳百世 這一塊重劃區是誰誰誰任內完成的
明明打房,怪怪新莊副都心抵費地照標(雖然有點白目) 但還有人搶買(買的不被k才怪)
怪誰…
阿六仔以前瞧不起,現在買房、買土產都付現,沒事來台灣觀光,快兩年就一百五十萬
現在觀光局不敢說躺著做,連天文數字觀光客要破六百萬(破千萬的)都喊出來了
啥米鼎泰豐也跑來台中亂,洗碗工月薪就破三萬,台中餐飲業要不要請人呀!
怪誰…
兩兆傷心已經燒那麼多錢,那知現在太陽能接棒,不炒股價不能維持,不下海連張忠謀都不能
跟股東交待,跟幾百萬、一二千萬房價來比,股票好像比較好賺,買起來比較沒感覺
跟投資規模百億、千億來比,這個如果企業做倒的話,銀行更怕,倒掉什麼都沒有
連個灰都看不見 房子以後還看得到 連這個都敢借 借給人買房的還比較有保障
還好,GOOGLE最好不要來台灣,來台灣也不要來彰濱
(後面再想想還能怪誰…)
註:台北某大的張教授這幾年看起來真的是反指標,
「什麼房價合理應該要跌三至四成」--
那合理跌三至四成--> 銀行要跌幾成呀 --> 大家的收入要跌幾成呀
感覺他講的「建設性很低」--害死不少首購族
目前「顏總」講的比較合理,群魔亂舞,但買方也不要太天真
(雖然以前多頭時他也一路唱小空)
至於好久沒聽到「賴董」地產研究發表,
目前他對台中最準,幾年前就警告過了,台中精華區新成屋的合理價應該是十六萬,
真的比較貼進現在的行情
來點建設性的吧!!
合理房價:
合理的土地預估成本+營造成本+建商管銷+合理的建商利潤(總不能叫人家賠錢賣給你吧)
重點是什麼是合理,還有平均時間要捉多長來預測,還有該反應的就要反應漲價
這要怪中華民國政府一直不實價課稅
真的實價課我想政府財庫一定飽飽飽
課完大概成交量馬上降三成
買的人要多賺點才能繳契稅!!
至於要買在絕點最低點的人,建議時間:
核一廠、核二廠發生嘯,三個機組發生「輕微核融核」,加上美國人的陰謀,沒事打中國大陸
那時候石油上二百了(金價已經不知到那裏了)
台股剩下三千(搞不好停市了)
上次百年金融海嘯是百年週期,這次不知週期拉多長,啥時發生
人客呀!!看劉媽媽在買什麼就知道市場趨勢,
台中被台北人炒起來,
台北會不會被大陸人炒起來!??!!?!?
難怪胡市長未雨綢謀,重劃好等台北新移民搬來住,再住個一百萬人口應該沒問題吧,
新中市可以重劃到和平跟東勢,台中還有個外埔應該很多人不知道吧!!
雖然大安海水浴場已經沒落了,但也是台中的,台中還很大。
雖然有些話有些人聽起來刺耳,不要批我。打這個也要花很多時間,當仲介出來賣…房屋也有段時間了
有些仲介不全然是好人,有些仲介也不全然是壞人
其他行業應該也是這樣吧!!
willyfish wrote:
註:台北某大的張教授這幾年看起來真的是反指標,
「什麼房價合理應該要跌三至四成」--
這叫自我感覺良好
什麼叫"合理價"?
有人願意買.有人願意賣,這就是行情價
不要老想著十幾年前才多少錢?現在多少錢?
買房子要衡量的是自己的實力
不是想住哪裡買不起就叫貴就喊不合理
買房子眼光是要往前看不是往後看
什麼地方有發展潛力價位可以接受就買進
一二十年過去大家都能成為地主的
這就是投資不是投機炒短線
七期不是人人能買的
交易一次就墊高5~6%(仲介服務費)
房價哪有可能不漲
以前成交金額小訂的5~6%現在成交金額大是否該調低點?
大家悶心自問,你買房後願意賠錢賣出嗎?
相信答案都是肯定不願意的
既然如此若沒有重大天災或個人缺錢因素
房價哪來的下跌3~4成空間?
我比顏總還早說沒有拋售潮了
若6/1實施最晚5/1就要成交(因為銀行貸款作業也要15~30天)
到時沒賣掉的委託都會收回放兩年出租或養蚊子
這兩年的委託物件恐怕會很少
需求恐怕會比供給還多
真不敢想像這兩年內要漲多少?
張教授叫人一年後再進場
請問一年後要看什麼案子?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