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台中市之後的重劃

podman wrote:
請目睹看看...這都...(恕刪)


我們都知道原來舊車站附近都日漸殘破了 變成一些公家空地可能也比較難找到人投資
雖然說 公家空地不少 不過其實最大的問題 不在公家地 而在私家地

台中舊市區交通建設真的是很有瓶頸

光是一個道路拓寬 如果以之前台中市自由路 麵包店是地王的時代
在那邊就硬是要用錢 去讓台中市中心脫胎換骨的話

就算能夠說服所有居民
我看可能兩倍的七期經費都擺不平喔

說真的 以台中市歷年來經費都拿這麼一點點來看
尤其是 因為在高價的地方直接建設 徵收 市政府完全不能有任何收入 而只能用經費硬拼
我看到現在 應該只能做幾個里吧

所以說 都心的轉移 我認為是不可避免的
K1Pan wrote:
雖然說 公家空地不少 不過其實最大的問題 不在公家地 而在私家地...(恕刪)


只能說你完全不清楚市區的狀況...我說的地方根本沒有私有地...這裡整塊土地都市政府接收日本政府的官舍

過去這裡是行政機關公務員的房舍...有些比大部分豪宅還大...在都市中寸土寸金曾經價值不斐

但是幾十年來政府不聞不問...放任這些公務員的官舍日漸破落...不能修繕也不准改建更不能出售...只能放任倒塌

這是公有財原本應該屬全體人民所有...但是委託政府管理20年後變成廢墟...髒亂不堪不說更有危害治安之虞

看過這些例子還能相信市政府那些都市開發的計畫書...只能說太天真了!!
Generation Kill
podman wrote:
只能說你完全不清楚市...(恕刪)

這部分只要有人想到題材,弄到預算,自然就會長出建築設施來的
只能說 目前還沒有炒到這部份
賺錢為敗家之本...
(重覆出現 自刪~~)
1515151515
賺錢為敗家之本...
podman wrote:
只能說你完全不清楚市...(恕刪)


我想你弄錯我的意思了
我指的不是一定地方 而是整個地方 整體規劃
舊市區在 自由路地王時期 整個繁榮壅擠的情況我也曾經經歷過

路太小 沒有甚麼整體規劃的空間
真的是很大的致命傷 不是隨便 那邊有一塊空地 這邊有一塊空地就能作甚麼大改變的
要直接硬拼幾乎是不可能的
所以 作都心轉移的方式 其實是合理的 就像台北 也曾經轉移過...

其實大大可以去找一些 關於都市計劃的書籍跟文件 可能會得到一些比較完整的資訊
K1Pan wrote:
路太小 沒有甚麼整體規劃的空間 ...(恕刪)


台中市哪一段區域有整鐵規劃?...除了七期那小區域擠滿了XX劇場XX劇院 新市政府 議會

其他重劃區能說的出的就是一些綠園道 公園 交流道 ...台中市的發展從來不是良好都市規劃下所呈現的風貌

否則不會把文心路好好的椰子林大道變成水泥柱遮天的捷運...今天所有重劃區都在走市區的舊模式並且任其發展

去看看5 期大墩路 東興路 大雅路 和市區 中正路 三民路 自由路...4期那些大陸的街道和中山路 光復路有何不同

拜託別騙自己了...才20幾年就變這樣了...6 9 期更不必說了...比市區還糟糕...不要說你不知道6 9期在哪裡

真的許多人根本不知道還有7 8 期以外的重劃區存在

現在都看好11 12 13.期...要不要問一下老一輩的...當初也看好4 5 6 9 10期...結果那些老建商都垮了

換言之這些都是不斷循環相同的過程...新的土地開發變舊了...就繼續找更新更外圍的土地開發...一次又一次

坦百說我不看好所謂的低密度土地開發的住宅區...結果和現在太平重劃區差不多...只聞樓梯響不見人

為什麼大廈豪宅越來越受親睞...住透天別墅真的不能有"偷懶"的想法...否則很快就被一些水電瓦斯的雜事搞倒



Generation Kill
podman wrote:
台中市哪一段區域有整...(恕刪)


舊的重劃區 失敗有他自有的原因 原因太多 也可能各有說法
一些老的重劃區 重劃的方式 也有他看得不夠遠的地方 說真的
核心沒決定 產業活水沒進來 路也都不夠大
但是也不能這樣就能推導到都市重劃是失敗的方法

我想 在道路 跟交通建設的整個串連上 目前是可以串得起來的

七期如果是未來的核心的話
往南是高鐵 延伸到八期 高鐵站
往西邊延伸到 中科 經濟機械園區 拾二期
往北 有還欠缺經費的水湳經貿園區 然後就是低密度的十一十四
而中間能夠串起來交通方便 更可能可以延伸到未來的北台中的
就是環中路跟中彰這個幹道

光是這些因素的集合 是不可能塞得下再舊市區一帶 包含老舊的重劃區
其實這些因素都是因為 已經先決定了未來的都心轉移到七期之後 才拓展開的
而如果要決定都市的核心在哪邊 重劃區的條件是真的比較有空間可以發揮
否則光是交通問題就很難解決了

至於低密度重劃區嘛 我想主要是主打生活品質還有居住交通要方便
十一期已經沒甚麼品質方位比較好的空地了 所以才打到十四期
而十一期的生活環境營造其實是還不錯的 已經有到了一定的認同聚落 來這邊居住了
不過美中不足的其實是因為十四期區域新舊參雜 鐵皮屋 農田參雜
所以才需要十四期重劃區 作更新 尤其是路要作得夠大 交通問題要方便
目前十一期 七期 八期 這三個重劃區其實都是交通比較方便的地方 才會有所發展

其實說真的 只要沒辦法阻止 都心的移動 未來以新都心為核心來發展 是一定的
而都心的移動 就是 因為舊市區已經沒辦法作太大的重新規劃了 道路過小 居住也很密了

都心移動 我想不論你問台北 或高雄的人 其實都一定曾經發生過的
中間一定有很多因素才去作這件事情 很多都是因為 時代空間 產業轉變了
我想應該不是單純為了炒房地產才去搞這件事情
就算 當初那個人是只為了房地產炒作 搞不好 他也歪打正著了
我孤陋寡聞只聽過五期、七期、八期。

最近五權西路的那一大片,蠻嚇人的。

重點是如果五權西路那一大片還不夠,
環中路到烏日那邊還有很多稻田可以繼續重劃!

如果烏日都還不夠,還有大肚、龍井、沙鹿、梧棲、清水。

只是我覺得土地這麼大,怎麼沒有像樣一點的規劃呢?
道路還是窄窄的,連種棵行道樹、規劃個人行道都沒有。
五權西路那一大片的土地,道路好像都蠻窄的。

這樣怎麼擠身國際性的大都市啊?
chunmin88 wrote:
我孤陋寡聞只聽過五期...(恕刪)


那一大片 我不大熟
可能要等帶熟悉那一帶的大大來幫您釋疑
chunmin88 wrote:
我孤陋寡聞只聽過五期...(恕刪)

道路窄窄的?...你等一年之後在看看吧....房子要前面6米 後面一人出3米 總共六米的防火巷
(防火巷6米 台中一堆4米巷了...不過這個要求也是導致這邊為什麼只能蓋2000萬等級透天原因..土地低消太大了..道路越大 買家的負擔越大..重劃開發的錢 以後也是靠土地補回來的...最終也是要消費者買單 可見得未來這邊房子不會多便宜 不是一般人消費的起的.. 至少都是電梯+雙地下車位人車分道..)

道路窄窄?..計畫道路每個都是比大條(新重劃區幾乎都這樣..道路跟綠地人行道都很寬)
不要忘記這只是住宅區不是商業區喔

以現在龍門路跟公益路來說 計畫道路的路基 其實已經做好了 大家有空可以來看看
(我家現在常常在靠這邊出入環中路)

基本上有機會去看計劃書就知道了...很多地方都不輸七期 可能更勝七期(當然七期商業區無可取代)
如果那條排水的好好規劃也許還可以騎腳踏車旁邊還有綠園道..
(當然前提要先把廢棄的污水處理廠廢除 圖中方塊處 灰色是廢棄污水處理廠 )

單元二設計圖在這邊


然後單元三跟四都是延伸設計 並不是獨自施工...預計龍門路會一直延長一段不短的距離...

詳細相關文章請看 右下角簽名檔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