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有人看過 三民西路 忠明南路口的森園邸嗎


請問39樓和40樓你們指的是哪一家建商"森園邸"還是"極"
老皮611 wrote:
今天陪朋友去看這個建...(恕刪)

alllove wrote:
那家建設公司不是很好...(恕刪)
那邊生活機能不太好吧
晚上看起來蠻荒涼的
不過是離好市多,豐樂公園近
價格有點貴
我所說的建案是本版所指的森園邸

papa5894 wrote:


請問39樓和40...(恕刪)
我贊同你的說法,那裡真的是一看就打槍了。
老皮611 wrote:
我所說的建案是本版所...(恕刪)

我已經去看森園邸幾次了…也滿想買的。
但我實在是不太會講價錢…

若有人已經有買這個案子…可以透過一下買的坪數、樓層與成交價嗎?

感謝幫忙…

這案子不知還有沒有人在注意 因為找中古的找了快80間… 中意的價格硬 不中意的房仲往往可以說得有多好多好… 連假就去看了這個案子 現在竟然 A1 6F 可以開19.6/P 車位平面110 機上75 機下65

建材部分 我和他要 小姐說簽約後會給 (再加上不喜歡五天內可以退)


去看鼎泰鑫極時 至少建材好上太多 (不是很懂建材 但起來就是有差) 不過地點對我來說太遠作罷

如是森 案的點+極 案的建材 就太好了 …
這個價格 在這個地點的話....

其實 1坪再貼3萬 去買惠宇敦品還比較好

雖說敦品已經5年多了

但是 只要釋出 很快就能成交
因為五期這邊 以品質跟屋齡綜合評分來說
比較少有超過惠宇敦品的

前幾天 帶客人去看敦品
在外面等客人的時候
就有兩組客戶過來問是否敦品有房子要出售
真的蠻搶手的 結果另外兩組客戶
1組等了15分鐘 另一組等了35分鐘才帶他們上去
整個很不好意思@@

我是台中南區人
我對森園邸這個建案有些許的個人意見
希望提出後對想買到好房子的人有正面的幫助

首先
在台灣的房地產市場中有許多的誤導
將房地產是為投資財而非消費財
所以極少關注"建商品牌"與"售後服務"

在今日的世界潮流中
消費財如果沒有品牌
或不提供售後服務
絕對無法長久生存
因為好品牌代表著產品品質穩定可靠不容易出問題
也有便捷的維修系統
並非在銀貨兩訖後廠商就對消費者不理不睬
以前的建商常說:與客戶維持最好的關係就是沒有關係
因為沒有關係意謂著房子沒有問題
消費者就不會找上門來 省得麻煩
但是我本身在台北觀察房地產
我發現現在好的建商都會與住戶維持良好的關係
提供便民服務或主動舉辦社區的大型活動來維持廠商與住戶間、住戶與住戶間的感情聯繫

我發現普遍民眾的嚴重購屋盲點
就是不重視建商的品牌
我們可以從生活中觀察
從數十元的牙膏 報紙
到中價位的手機 摩托車 冰箱 冷氣 
到數百萬元的汽車
許多消費者都有非它不可的品牌
產品價格越高
通常堅持程度也越高

我感到弔詭的是
一間房子動輒要七位數以上的新台幣
但很少購屋者有品牌意識
常忽略房子是由哪家建商建的
建商的聲譽 評價好壞
可能壓根為常思及
建商也該做售後服務

大多數的購屋者因為缺乏建築專業
無法辦是哪間房子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小如管線漏水 坪數公設比不實
大如輻射屋海砂屋甚至是違建

以1999年的921來說
當時因為地震倒塌讀房屋不計其數
僅有住在少數知名建設公司所蓋房子裡的受災戶獲得全額賠償
其他受災戶的賠償不是杯水車薪就是求償無門
為了不讓買房子成為揮之不去的夢饜
從慎選建商開始

我歸納出五種選建商的原則供大家參考:
1·小心第一次推出建案的建商(即"一案建商")
2·小心不是"建築開發商業同業公會(簡稱建商公會)"成員的建商
3·小心連"官網"都沒有的建商
4·小心過去不良紀錄的建商

根據統計台灣一案建商的比例竟高達6成上下
一案建商之所以無法再推出建案
通常是因為第一個建案所衍生的購屋糾紛太多
建商為了規避責任
不是更改公司登記名稱就是將公司解散

其次
雖然說建商公會的成員不見得全部都是好建商
但非建商公會的建商
不受建商公會的約束節制
更不可能是好建商

其三
與第二點相同
受有關網的建商不見得就是好建商
但連官網的沒有的建商最好敬而遠之

其四
老建商不全然都是好建商
過去紀錄不良的建商舊錯重犯的機率極高

如果發現買房子的建商是廣告不實
偷工減料
被購屋者客訴的累犯
購屋者絕不能視而不見
覺得自己應該不會這麼倒楣
畢竟買房子是人生大事
不可不慎~

再來我要說的是


看一下上面的圖片
這是我今天才發現的
也是我來這邊貼文的主要原因
上面寫道
"森園邸不顧所有住戶交通安全,硬將出入口設在崇倫街最窄處,這是本排十二戶之私有土地,我們有權反對,特此聲明"

姑且不論森園邸這樣設計的對錯
請問一下鴻邑建設公司在當初在設計出入口之時是否有與當地居民協調?
人民本有憲法保障的財產權和生存權
卻因為一些財團的一意孤行
變成了難以挽回的遺憾
這是我不希望看到的
我希望為社會底層的大眾發聲
附近住戶的心聲有人聽見嗎?
這樣的建商還要我多說什麼嗎?
公道自在人心啊~

政大棒球男孩 wrote:
我是台中南區人我對森...(恕刪)


我雖然從事房地產,不過跟森園邸這公司沒什麼關係~~~

樓上說""設計出入口之時是否有與當地居民協調???""我不知道既成道路要跟居民協調什麼~~~
附近住戶有財產權跟生存權,建設公司也一樣有他們該有的保障啊!!
如果建照不符合法規,我想按照現在公務員怕死的心態,根本連建照都拿不到!!

森園邸這案子不過是一般的建設公司,並不是公共工程,也不是所有會哭的小孩都有糖吃!
有許多人以訛傳訛,要求自己的權益過了頭,這對整個國家的經濟發展也沒什麼好處吧!!

我也是台中南區人,
任何事都不能只聽一方言論,
那條街是既成道路,已經不算是私人土地了,
後方住戶純粹是因為前方空地蓋了房子,少了原本的空地可以停車及曬衣,
感覺不悅想要點補償費罷了,
只是建設公司也有不對的地方,當初應該要好好跟附近居民溝通,這也是對未來住戶的服務之一,
或許是補償金談不攏,這我們就不知了,
地方有建設,原本住戶的房產也會增值啊,
大家應該往雙贏方向思考才是啊,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