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

台中捷運真的會蓋嗎?

請教一下
臺中捷運後續路網
藍線的站確定了嗎?
因為地圖上友標示 但無站名哩

我當爸了 wrote:
請教一下臺中捷運後續...(恕刪)


有什麼好確定的 ?
不就是用木板釘一個台階 , 插上一根公車站牌 ?
今天擺在A路口叫543站,明天可以搬去B路口叫2266站
彈性很大的!!



台中市的公車問題就一堆了
路線最多班次最多的公車都不處理好捷運是能好到哪裡去
然後線再捷運工程又停工什麼因為財務問題一堆
到時候選舉前又突然說沒問題繼續開工
只是做給老百姓看不如不要做
維基 紅線 進度30%_______________
捷運經過規劃設計或許可以改善交通,經過平面道路可以選擇走地下道或是天橋會較安全,從平面道路走到對面或許比較不用走那麼遠,但很多地方沒畫斑馬線卻又很多人還是應要穿越馬路,亂停是或佔用車道等,都顯示國人不遵守交通規則情況需要改善。不要等捷運蓋好之後很多路線以及他得停考點都需要考慮到交通得安全性。重點是市區的道路指示牌的標誌都不是很清楚,經過某些路段跟本看不到路名還有指示牌。

airjim wrote:
維基 紅線 進度30...(恕刪)


正名一下:
那個東西叫做 "鐵路高架化"
不論是車班密度,還是車輛適用度,容量
都和 "捷運"兩個字八竿子打不到一起
請勿再用"紅線"兩個字來打混仗了






捷運想要做的好‧當初高鐵在蓋的時候也不是就這樣‧沒有人反應不好‧等到蓋好之後再來說‧有很多人反應中港路捷運地下化‧不要像台北當初在蓋捷運的時候‧就要想好路線不要一下高架‧一下地下化‧
台中捷運系統現階段唯一有可能完成的可能只有北屯文心這條。

一直到現在台中市公車沒有培養出足夠的通勤人口,量不到大台北的七分之一,
民眾使用機車汽車的意願更高,而且習慣上也是以私家交通工具代步居多,
大台中市基本上在日據時代是放射狀的道路規劃,適合馬車牛車,或是現代的汽機車,
在現在環狀道路規劃更甚以往,除了少數幾條大道(中港路等)外,不若大台北的狹小道路,
這些因素都造成台中道路網發達,嚴格上說起來還不用到蓋捷運。

再來政府稅收部份,以往中縣加中市歲入約在650億至700億間,
五都合併後雖然可以有所改善,但仍較大台北或大高雄少很多,
還有自償率問題,未來台中捷運規劃路線尚有許多延伸到烏日高鐵區或大里豐原等,
這還得透過整合地主,還得要讓沿捷運路線地區有所開發利益,
不然做這條捷運線根本是心酸的,蓋來賠錢那幹嘛蓋,汐止民生線吵了快八年最近才定案,
還有一堆台北捷運規劃的路網都是自償率問題被打槍,更甭提準直轄市的桃園捷運了。

台中捷運肯定蓋的,至少北屯文心這條應該不會出包,
但是,老百姓未來如果不相挺,很有可能會出現比高捷更慘澹經營的情況。
HSDPA wrote:
正名一下:那個東西叫...(恕刪)

很多國家的"捷運"實際上也只是鐵路的地下化或高架化再加上簡化車種罷了。
很多"捷運"甚至還有平面平交道。

pdafight wrote:
台中捷運系統現階段唯...(恕刪)

其實放射狀道路才適合大眾運輸系統,台中市的日治時期的都市計畫師是從日本東京都市計畫小組中挖過來的,都市紋理跟區域配置規劃的架構都跟東京差不多,交通規劃思維也是如出一轍,道路只需要滿足都市發展初期需求就好,未來的交通問題交給大眾運輸系統去解決,東京的大眾運輸也是放射+環狀規劃,這種規劃方式透過轉乘的運輸效率極高。

而且放射狀道路跟棋盤狀道路不同的是,放射狀道路很容易受到中心區域的影響,若是中心區域不適合大量車輛進入,那整座城市的交通發展就會跟著受影響,目前台中火車站周邊就是這種情況。

還有交通結構也是一個決定性因素,日本很多城市人口比台中市還少,但光是從日本全國交通結構來看,有七成人口日常是依賴大眾運輸系統來作為主要交通工具,這也會影響到大眾運輸的發展期程。當民眾對於大眾運輸的依賴度達到一定水準,就算路線虧損也會想盡辦法來支撐營運。

那些認為台中市政府先蓋BRT是錯誤政策的人不如反問自己,台中市蓋了MRT你就會搭了嗎?
別讓任何人告訴你,你不能做什麼。 即使是我也一樣。 如果你有夢想,你就要去捍衛。 你想要什麼,就要努
日本山手線就是一例,台鐵沙崙支線乍看之下很像高捷高架段。

中部還有令一個都市也是呈放射,嘉義就是如此
很好玩嗎? wrote:
很多國家的"捷運"實...(恕刪)
  • 4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