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患無 wrote:
同樣的價錢跟坪數會買(恕刪)
當然是市區
而且
當房價開始下跌
假設:
市區2字頭,海線1字頭的話(雖然不可能,但這只是比喻)。手邊有能力負擔2字頭的會選海線嗎??
這才是重點....
如果不會的話,那代表房價下跌時,大家比較有能力入手市中心的當下,邊緣就會被洗出去
邊緣有支撐通常不是因為他好
而是便宜,市中心大家買不起...
到海邊玩 wrote:
你這個邏輯是把海線當成市區的衛星城鎮,問題是海線的就業很大部分是當地的企業公司港口等等根本不進城工作,何必買到市區?台中市區又不是台北市那種政經中心,就業機會都集中在台北市,台中的就業高地是西屯、大肚山、台中港一帶工業區,台中市區的服務業薪水不是台北市那種金融商業水平,市區在就業功能上沒比海線強多少,勝過的僅是生活機能而已,不像台北市在就業與機能都能制霸,所以台北市的蛋黃理論在台中會走鐘。
海線本來就是衛星城鎮
那你想想?
在北部有錢要買五股/土城那頭的工業區?還是要買市區?
太靠近工業區的環境真的不適合居住
除了工廠排廢難以控制(相信我,台灣這種不痛不癢的罰款,環保局開單,上新聞都沒效果的)
還有無數的大車在周邊進出
反而寧願買純住的區域,每天開車去工業區上班,環境寧靜悠閒....
另外以市區的發展來說,除了生活便利,教育多元,重點還有保值性也高
畢竟要跌也是蛋殼優先
台中還有一些加工出口區也有工作呦!!!只是不在市區就是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