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中捷運量崩收入剩1成,議員質疑虧損無底洞

freyalai wrote:
廣設汽機車格,路邊停(恕刪)

假設去個大遠百,家裡離捷運站650公尺,走路8分鐘到,在花個5分鐘等車,在坐3分鐘經過一站後下車,走路650公尺在花8分鐘到大遠百,總共花了24分鐘到,2個人來回要花80塊,從家裡騎車去只要7分鐘,這捷運只適合外地坐高鐵回來的人方便而已,台中的重大觀光建設都被龍龍停了,蓋捷運沒旅客也沒啥路用。
後疫情時代,宅配、線上學習取代了逛街、上學,路上車流少了,捷運反而沒有急迫性。除了真正要親身處理的工作,知識經濟者的WFH逐漸會成為主流工作模式,"群聚"可能會愈來愈不鼓勵,人流將漸漸減少。
never23232 wrote:
我個人認為捷運這種公共建設,是前瞻性的,
在他只有一條的時候肯定是沒什麼作用的,
但如果他是向台北一樣密集的時候,就能為台中帶來便利跟利益,

當然實際收稅不會這樣,一定是按照收入水平向企業市民收取,
先不管收稅標準,假設一條蓋11年,
每人收3萬的稅,等於一年多繳一個捷運稅約3000元,
就能在11年後生出藍線,
那是不是其他線比照辦理,直接5線同時進行,11年後大家都能享受到呢?

台北市沒捷運前,大眾運輸主要靠公車就已35到40%,
台北有捷運後,公共運輸市佔率照樣35到40%。

捷運是用來分散公車的運量,沒足夠的公車族,5條一起蓋也沒用!
而台灣大道是台中公車最密集的路線,
搭公車就好,搭捷運藍線差得了那幾分鐘?

有些人住的地方整天公車也沒幾班,
台中公共運輸市佔率才12%,還要88%沒搭公車捷運的台中人,
包含偏遠地區連公車都沒有的住戶,每人收3萬的稅?
還只能讓原本台灣大道搭公車的乘客改搭捷運快那幾分鐘!
這是偏鄉補貼給黃金地段蓋捷運藍線炒房吧?
你繳的稅來蓋我家附近的公園好不好?

且捷運藍線才幾個站點而已!
若運量不足,人潮進了地下街,地上店面人潮就會減少!
台灣大道要炒房,應該先恢復BRT有一堆地面站點,不用進地下街。
等到BRT/公車運量都不敷使用,再由捷運地下街擴充地下商業空間。
否則人潮就這麼多, 資金/商業空間會互相排擠!
這捷運蓋之前
就一堆人在說根本是賠錢貨,拖油瓶呀
只是疫情
讓它虧損加劇而已
賺在建商,虧在市府
說實話啦
市府當初在蓋這捷運時
也是想從土地重劃那收錢回來吧
捷運表面上虧
但那些捷運的站呢
有些看起來超偏僻的吧
市府靠重劃
自己不用花錢
到時重劃後的地再標售出來
又不知幾百億了
這些還不是靠蓋了捷運
否則誰要買那些地呀
帳面是虧啦
另一邊是賺啦
整體還是賺吧

如果先蓋了那個台灣大道的捷運
沿線根本早就開發了,也沒有什麼土地好重劃的呀
當然是先蓋文心路這條嘛
人家地主跟建商管你捷運虧不虧
反正捷運沿線漲就對了~
我同學3年前買G0預售才1字頭
看看現在多少了?
更遑論中港路、文心路那一段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