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水淡化,指通過從海水或微鹹水中去除鹽和其他固體,將鹹水轉化為飲用水。雖然海水淡化過程已經存在了幾個世紀,但是直到20世紀50年代,才允許進行大規模水處理,建立海水淡化廠。 2002年,120個國家的12,500個海水淡化廠每天提供1400萬立方米的新鮮飲用水。到2015年,全球海水淡化廠的產能將增加近一倍。請繼續閱讀,了解更多關於使用海水淡化廠的優點和缺點。
海水淡化是好是壞?
優點1:方便提供飲用水
海水淡化廠可以在沒有天然飲用水存在的地區提供飲用水。一些加勒比島嶼,通過海水淡化廠獲得了幾乎供島上所有地方使用的飲用水,沙特阿拉伯亦通過海水淡化獲得了70%的淡水。即使在淡水豐富的國家,海水淡化廠也可以向乾旱地區或乾旱季節供水,例如,美國使用全球6.5%的淡化水供應。
優點2:保護質量和棲息地
淡化了的脫鹽水,通常都達到或超過水質標準。海水淡化廠還可以減少地區的淡水供應壓力。通過進行海水處理,可以保護一些瀕危物種棲息地,這些重要的淡水水體可以得到保存。此外,海水淡化亦可以提高人們對保護這些水體的意識。
缺點1:建造和運營的成本很高
海水淡化廠的建設和運營成本很高。建設一個工廠的成本可能從3億美元到29億美元不等。一旦運行,工廠需要大量的能源。能源成本佔生產總成本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由於能源佔總成本的很大一部分,成本也受到能源價格變化的很大影響。
缺點2:影響環境
環境影響是海水淡化廠的另一個缺點。從水中去除鹽是一個主要問題。這種稱為鹽水的排放,可以改變鹽度並降低處理場水中的氧氣含量,海水淡化過程中會使用或生產大量化學物質,包括氯、二氧化碳、鹽酸,這些化學物質在高濃度時可能有害。
』
隨風浮雲 wrote:
海淡廠做出來可以飲用(恕刪)
之前看電視介紹海水淡化廠的成本
成本大約是現在水費的四倍!
你願意繳交現在四倍的水費嗎?到時候水費不只會調漲,
一定還會有「使用者付費」的政策搭配
因為現在的
農業用水佔70%
工業用水佔10%
政府從以前就一直在補貼農業用水的水費
加上台灣的農業用水浪費
(以色列農業是用「滴灌」的,台灣因為水費便宜,農業用水浪費情況超嚴重~)
首先就會衝擊農魚養殖產業
也會衝擊民生物價!
另外,台灣因為多颱風
所以大多數的年份
水庫都常是在洩洪的
加上台灣就這麼小,
也沒辦法無限制的儲水。
還得時不時洩洪避免颱風的雨水超過水庫負荷~
今年剛好是數十年來的超級特例,
剛好颱風都與台灣擦身而過,
才會導致嚴重的缺水
預算也不是今天要蓋明天就可以提錢蓋的
要先有政府機關提案
(由中央提案或是由地方政府提案)
再審查 > 開多次公聽會 > 表決同意...
還要經過附近居民 與 環評 的同意...
要蓋海水淡化廠OK
但那只會是救急使用
不可能會是主要用水來源~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