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

如果BRT沒死,現在的台中會是什麼面貌?

現在人手一隻手機
手機就可以知道公車現在在哪裡
還有現在公車站牌也電子化了
也可以知道下一班公車何時到
剩下你講的我沒有意見
基本上BRT與捷運根本一點都沒有衝突
胡市長是外交官出身
很多事情看得比你我都遠
比什麼龍的好太多了
你們現場台中的進步
有很大部分要歸功胡市長
不然我以前在張溫鷹時代在台中唸書
那時台中治安很差 走在路上都會被搶
而且公車很破舊 現在台中的公車質跟量
真的蠻不錯的 比以前好很多


sunstars wrote:
其實台中的交通政策在...(恕刪)
鐵路明明就是中央單位交通部台鐵局的業務,到底跟地方政府有什麼大關係
什麼山手線、台鐵高架化、捷運化,交通部不配合能拿出來說嘴嗎?
btw 大慶車站連結捷運站明明是規劃設計不良算什麼政績,好像一副很偉大一樣勒

smoky6996 wrote:
有了BRT也不想去...(恕刪)


其實我不懂,一直吵著要MRT的人
到底懂不懂都市計劃與交通規劃
以台中 BRT 的藍線為例
除原有市區為平地外,還有一段坡度
這段坡度說真的以開車來說轉速也不是太低
如果以機場捷運行駛林口台地來說
困難度與造價各位吵著要MRT的人想過嗎

再說,為何是 BRT
MRT BRT LRT 三種系統其實都是捷運系統
而「公車專用道」為「類捷運」

1. 以造價來說 MRT > LRT > BRT

或許看到大於符合的人會覺得
「應該沒差多少吧」
錯!差多了!以大眾軌道運輸來說
真正貴的不是車廂建置
車站的建置以及高架化或地下化建置才是最貴的
而地下化的費用又高於高架化許多
想當然 台中 BRT 就成為最經濟的選擇

2. 好,MRT很貴那為何不選擇 LRT

可能很多市民看到雙節公車就覺得不太爽
一定要看起來像捷運的車廂才叫捷運
好,既然MRT很貴
那為何不選 LRT,高雄也有LRT啊
除了上述我說的LRT建置費用高於BRT之外
以運量來說 MRT > BRT > LRT
看到這裡你一定心想「騙人,BRT怎麼可能」
很遺憾的...
因為 BRT 軌道建置簡單且運具調度彈性
(畢竟本質還是以輪胎帶動)
在尖峰時刻可以彈性加開班次來增加運量
所以 BRT 如果調度得宜
是有機會能達 MRT 運量的

以上
BRT專用道變回一般車道簡單,輕軌做不好要拆可能嗎?

反正現在這些當官的就是送一個二十年沒辦法反悔的案子吃飽吃滿,爛攤子給別人接,下台升官到中央


至於好不好?住豪宅的誰跟你做輕軌
公車式小黃??



海線自強號???

高雄公車沒人坐..偏遠地區地廣人希..使用大型公車不符合經濟效應
改成小轎車當公車跑..省油省錢省空汙..值得鼓勵

台中海線地區一樣地廣人稀..使用超大型雙節公車..天天空車一直跑跑跑..
????
海線偏遠地區搭乘人數少..卻故意使用大型雙節公車下去跑..天天跑一直跑.就是沒人坐
.浪費油浪費錢又浪費空汙...
你們覺得誰做的對..兩邊都是綠營執政
誰是腦包..用你們正常邏輯下去思考..海線自強號?故意放在海線婊胡自強用的嗎?
有這樣的市長真的是全民之福嗎?
然後優化公車弄一堆的普通公車在跑每一台都擠的跟沙丁魚一樣..需要更多台公車..更多引擎..更多空汙..外加海線沒人坐的
雙節巴士..pm2.5很奇怪嗎.
BRT一直都沒死啊?
只不過是改個炫一點的名字,弄個不太一樣的規劃,重點是換掉人馬,讓自己人去捧飯碗,如此而已。
(公共運輸萬一賠錢還會有補助,這種好康怎可以落入外人田?)
不是台中人


有個疑問


BRT車道改成公車專用道


但為何慢車道還是有公車停靠


為什麼有些不走公車專用道呢?

jerry_liu426 wrote:
不是台中人
有個疑問
BRT車道改成公車專用道
但為何慢車道還是有公車停靠(恕刪)


我是台中人,我也很疑惑。
樓主的問題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要尊重市長, 他是佳龍不是黑龍

我只知道他深蹲十年、當初的競選口號是希望台中

給出的成績是:


106年臺中市交通局統計年報


臺中市公務統計資訊網 -> 臺中市政府各機關統計網頁專區 -> 交通局 可查得 (它把 106 年放到 105 年那邊去了)

看幾個數字:

106 年的客運人次是 135,095,334 人次, 比 105 年的 135,708,084, 減少0.45%, 開始下降了

客運業者收入:

104 年最高, 達29億 ; 105 年慘, 只有 24 億; 106 年回到 28 億


機車數量: (表 2-1 臺中市機動車輛登記數)

101 年底最高, 達 176 萬輛, 102 年降低至 167 萬輛

自 103 年開始(龍哥於103年12月25日就任台中市長), 又漸增, 去年達到 168 萬輛


自用小客車則是持續增加, 去年登計數突破 90 萬輛


還有一項觀察指標是 臺中市行車事故鑑定案件數量

自民國100年到103年逐漸升高, 104 年下降到 1695 件, 105 年一舉突破 2000 件, 去年更高達 2203 件


簡單的結論就是: 台中市的客運人次開始下跌, 大家又回歸到以往開車騎車的日子; 而且因為大家都開車騎車, 所以登計有案的汽機車就增加, 汽柴油銷售增加, 交通事故的發生率也增加 !


台中市汽柴油銷售狀況

那年雨不停國 wrote:
樓主的問題我不知道...(恕刪)


+龍說也要尊重百分之九十幾的私車族
  • 2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