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lax 8 wrote:哈 住台中多年還不...(恕刪) 秋紅谷那個怎麼來的? 不是建商挖一挖搞爛的嗎BRT? 選前才在趕工蓋出來 結果也只是一個半殘作品捷運喊了多少年 知道要選不贏才要蓋一下衝人氣歌劇院? 沒完工就啟用?老胡什麼都給人家做個半套而已
BABYTIME wrote:秋紅谷那個怎麼來的? 不是建商挖一挖搞爛的嗎BRT? 選前才在趕工蓋出來 結果也只是一個半殘作品捷運喊了多少年 知道要選不贏才要蓋一下衝人氣歌劇院? 沒完工就啟用?老胡什麼都給人家做個半套而已 結果有很差嗎?我們鄉下要個歌劇院是有錢蓋?挖一挖沒給你填平就不錯了,還送你個大公園,美化的也很漂亮。就連我一個外縣市的,也感覺得出胡xx做的比我們這邊,前幾任縣長加一加還好上幾千倍。
台中市是不是比較不會淹水,不過這議題口水比洪水多,哈台中確實比較不會,因為地勢坡降比較大,水宣洩比較快,像宜蘭就很慘,地勢低,坡降緩,大豪雨就是一個大湖泊。但不代表台中就不會淹水,超過河川的容量就會滿出來,要看河川的設計標準,200年洪水頻率?100年洪水頻率?一般道路側溝容量設計標準只有5-10年洪水頻率,每5-10年會遇到幾次排水不及,是符合設計預期的,但主要河川通常會設計成200年洪水頻率標準。但人類開發上游,會導致河水量變多、跟集水時間縮短,河川的尖峰時間(洪峰)通過量會增加,結果導致原來預估量變成不足。解決方法就是做「滯洪池」,遲滯洪水進入河川的時間,把原來也許每秒進入河川 10立方的水,遟滯變成每秒 5立方,河川洪峰量就可以縮減,堤防就不需要再加高
engcalvin wrote:台中市是不是比較不...秋紅谷本來就是要做滯洪池,不可能是建商挖個洞,「順便」做滯洪池(恕刪) 笑死秋紅谷那裏本來是要做「台中國際會議及展覽中心」,變成秋紅谷完全是不得已的,大哥您是剛回國?
刀鍛冶 wrote:呵呵+1這棟樓一堆...(恕刪) 你才沒住過吧 真的不要不懂裝懂阿我還知道你家附近有間加油站叫福懋水刀洗車一次100元呢 今年過年期間還漲到120元附近的赤鬼牛排剛開幕的時候一堆人天天去排隊之前寶雅附近有間店叫客家本色 後來也倒了還要不要再告訴你更多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