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是演好人
有時候是演入魔的壞人
有時候是演壞人變好人(狙擊陌生人)
個人認為
台中的房價漲跌,跟總價帶關係很大
因為每年產出的剛性需求,大多會挑選負擔得起的總價帶
所以那些總價在4000~5000萬以上的大樓型豪宅
或是因為單價/坪在50~70萬,而導致總價撐高的大坪數物件
因為需求太少,不時都有降價求售的狀況或新聞出現
而那些新成屋單坪只有10多萬/坪的區域
因為三房平車總價大多落在700~900萬元之譜
是普羅大眾新核心家庭可以接受的範圍
買家多,撐出主要成交量,相對也就難跌
甚至相較兩年前,有些建案還有緩緩上升的趨勢
當然這裡面還是有下跌的案子
就是一開始建商和投資客碰風開太高,綜合條件下過度偏離一般行情
卻因為求售量體太大
只好往均值靠攏求售
矮矮的心 wrote:
那何時才是買房點?跌...(恕刪)
我也不知道耶,只是5,6年前我和一批朋友進場,也和他們一起在兩年前就陸續出脫了,至今都沒有人再提房地產的事,反而是比較多討論吃喝玩樂的事.賺到錢還是要花在自己身上比較實際.我們都有正職工作,也都有房子可以住,房地產只是機會財,賺到就花吧!
antijustice wrote:
我很喜歡連恩尼遜
有時候是演好人
有時候是演入魔的壞人
有時候是演壞人變好人(狙擊陌生人)

(圖片出處~Google)
既然antijustice兄提及了..好..我就把話一次說明白(嚴肅)..

一般來說..
你在孤狗打出"連恩尼遜"..
多半會伴隨以下形容詞~~
"硬漢"..
"鐵漢"..
"撂倒"..
"硬漢柔情".."鐵漢柔情"..."滄桑".."酷樣"..........
好..
換個場景想像..
你在孤狗打出"連恩尼遜"四個大字..
結果畫面接連跳出~~
"一折"..
"再等十年一折"..
"趕快逃"..
"崩跌"..
"快點溜"..............








矮矮的心 wrote:
我一直以為普羅大眾能接受的價位是300-500
原來是700~900啊
長知識了
可以看看板上討論的總價帶約在多少
另外
"可以接受"和"輕鬆負擔"是不同的level
今天利率這麼低
就算你頭款只有100萬去貸款買房
不用攤30年那麼輕鬆,攤20年好了
300萬的房子扣掉頭款,每月本利和將近一萬
500萬的房子扣掉頭款,每月本利和將近二萬,其中利息約5000
標準不用放這麼低,就一堆人轉租為買了。
何況很多人頭期不止100。在我周遭,想買房而頭期只有100的是少數。那本利和更少。
這也是房價被建商和投資客拱上來的原因之一-----他們發現700-900這個價格還是賣得動。
當然我沒有誠實豆沙包也沒有那麼空閒的時間
可以對每一個人詢問他們實際上有的錢是多少來做統計
只是純粹就所有知道的資訊提出個人想法討論。
hsien5 wrote:
我的內心目標是....100-200,
結果市場機制並不接受我的想法,
只願意先賣1-2個車位給我..........房子之後再另外買。
h大所言甚是
市場機制是大重點
以當今利率而言
100-200或300-500萬的物件實在偏低
不用降那麼低就被買走了吧
清水奈奈 wrote:
圖片出處~Google)
既然antijustice兄提及了..好..我就把話一次說明白(嚴肅)..
一般來說..
你在孤狗打出"連恩尼遜"..
多半會伴隨以下形容詞~~
"硬漢"..
"鐵漢"..
"撂倒"..
"硬漢柔情".."鐵漢柔情"..."滄桑".."酷樣"..........
好..
換個場景想像..
你在孤狗打出"連恩尼遜"四個大字..
結果畫面接連跳出~~
"一折"..
"再等十年一折"..
"趕快逃"..
"崩跌"..
"快點溜"..............
.................這..像話嗎..............
奈大講話很有畫面
"硬漢"變成"快點溜"反差是大了點
印象中即使在"蝙蝠俠:開戰時刻"中扮演忍者大師的時候
連恩尼遜也沒有以逃和溜為主要手段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