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bigman wrote:
最可惡的,應該是主管整個房地產事務的官員。簡稱執政黨。
台灣近期的房地產不正常成長,基本上是執政黨為了美化經濟數據,
搞出來的政策,導致房地產調控能力喪失,所造成的結果。
實際政策包括:遺贈稅降低到10%,美其名叫做引進海外資金,
但所有的鮭魚返鄉,不是來產卵、而是來吸血,魏應充頂新集團的案例很清楚,
同樣的,開放陸資來台,實際上也沒有看到他們投資實業,而是在大搞房地產。
第三個錯誤政策則是土地增值稅減半的永久法治化,缺乏土地增值稅的控制,房地產的交易量固然有所提升,
讓財政部的稅入增加,但相對的,則是加劇房地產炒作的誘因。
第四,上面的狀況發生很多年了,執政黨其實也知道,
但當房市價格漲上去後,既得利益者太多,所有有房子的人,房價都漲上去了,當然不願意再跌下去。
所以要改正上述的三個政策,很難,
執政黨反過來想第四個政策,概念不錯。包括實價登錄(課稅)、奢侈稅等等,
概念上是正確的,但實際上執行,又畏手畏腳,做個表面功夫來看看。
然後綜合上述四個政策性的失誤,
還有第五個則是整體經濟發展的衰敗,固然這有國際因素,
但最大的問題,就是執政黨把整體經濟發展,寄託在對岸的善意上,
結果國內產業的發展,逐年降低,財團拿錢到對岸發展,賺不到太多錢,就又隨著鮭魚返鄉的路徑回台來炒作房地產。
所以整個國內資金,包括一般民眾買保險的投資,都被丟到房地產上炒作。
在上述五大政策施政方向下,房地產當然會亂漲,
不管是投資客、還是建商、還是房仲,都只是在這股浪潮下的參與者。
簡單來舉例,比方之前黃金大漲,漲到快1800美金一盎司,把黃金炒到那麼高的『兇手』,
你能說是中國大媽嗎?
其實這些『炒家』,都是倒楣鬼,不管是投資客、建商、還是房仲,
都是冒著巨大風險的人(房仲還好),固然可能會賺很多,
但一旦要賠,也會賠很多。
但執政黨搞那麼多方向有問題的政策,他們不會有損失啊!
反而是財團在這些政策下賺了錢,自然會回報回去。
執政黨的風險非常之低。
(PS.上述執政黨為一泛稱,非指明特定政黨,所以這不是政治文。比方土地增值稅減半,是陳水扁執政時搞出來的政策)
你說的只是一部分原因..
絕大部分還是因為有需求..大家都想買..所以價格就節節攀升..
以民國50年代來說..每年出生約30萬人..早成80年代房地產飆漲
以民國70年代來說..每年依樣接近30萬出生人口..早成100年這幾年飆漲..
是不是很相似??說穿了就是需求旺盛..人口暴增至2200萬.人人想買房.房地產如何不飆漲??
就算一開始實施嚴格的管制..但是我相信房價還是依樣會很不親民..
這波需求過了之後..外加人口不再成長..加上2岸關係生變..
保證不用任何打房政策就會跌得很有感覺..再過不久快要可以看的見!!
但是房價跌了..以前買不起的就會買得起??
很抱歉..依樣是買不起..經濟崩盤..那些弱勢者..會變得更弱勢..所以就是這樣!!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