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

台中的BRT是哪裡做得很糟?看看國外的BRT車站是甚麼水準...

神秘的水原誠 wrote:有點無奈
很多人就是批評這批評那的
台中
批評是容易的,有建設性的提議才是困難的
首先先申明我非藍也非綠.所以就事論事~

第一點....樓主PO BRT較陽春的一面...所以台灣也要一樣陽春嗎??

還是應該學較好的例子? 當然日本做的較好,我們才應該學習不是嗎?

第二當然日本的BRT較昂貴~但與其做個暇疵很多的系統,不如一次建構好,符合我們需求的系統不是嗎?

比如我要買個工程繪圖的電腦,因為錢不夠,所以我先買個簡單的陽春二手筆電(原來畫張圖只要10分鐘.用這台要花30分??)

等未來我有錢了,再抛棄這台筆電,再買另一台符合我的需求的筆電.....您會這樣做嗎??我很懷疑吶 = =?
之前在台北唸書的時候也是從士林騎車到公館做通勤,中山北路和羅斯福路是我可選擇走的路線,而中山北路的規劃其實就類似於中港路,光一台公車右切載客就會幾乎塞滿整個慢車道,更不用講有其他車輛和小黃在此道爭流,機車騎士在這樣的用路環境下根本就是賣命,反觀羅斯福路來說,先不談路寬,光是建立""內側車道""建立公車專用道,就可以避免掉很多爭道的現象,目前轉移到台中工作,每次行駛在中港路真的有像中山北路,命去一半的感覺,現在又減少一條車用專用道,似必原先的的車流量會部分分流到慢車道,也有可能會說鼓勵大家去坐大眾交通工具,但地方交通規劃真的情況大不相同,像我要從北區到霧峰上班,光是搭乘目前的交通系統,到底要幾點出門呢?或許高架或地下化的交通系統才是解決交通問題的首要之道,而非犧牲其他用路人權益,特闢一條專用道來實現方便快速的假象。


我想既然BRT建設已成事實,誠心建議將沿線公車站規劃合併,並將其他公車行駛和搭乘限於此道,才可能有辦法改善交通情況。
ludwig0201 wrote:
別的地方我不清楚不評...(恕刪)
樓主PO的車站有一個共同特點,都是可以遮陽的,台中BRT車站是溫室,夏天根本就是大蒸籠,單純講究外表卻忽略當地氣候及實用性,冷氣間裡官員的決斷
老虎不會在乎綿羊的態度。 世上沒有完美的時機,但是 有準備的人可以讓時機變得 完美

exilim wrote:
只是覺得把BRT車道 弄在道路兩側 根本就只是在壓縮其他公車跟機車的路權而已呀..(恕刪)


哪裡有壓縮?怎麼那麼多外地人假裝成本地人?
台中BRT根本就沒動到慢車道M何來壓縮機車路權
最近這兩天,很多公車退出台灣大道,慢車道非常順暢,我還擔心機車騎太快!!!!

uscedula wrote:
同意!!!!

在還沒有完工
甚至 連一半都不到的工程
硬是要說完工
硬要 隨便弄兩個站來營運
硬是 叫"阿久"來剪綵

這不是 政治意圖嗎??

工程 就是要完工 驗收
都完備後 再來 通車營運

不論是市長是誰當
這都是 台中人的成果 不是嗎!!!!

弄到一半 硬是要說通車
一堆人 假面 鼓鼓掌
弄幾個老人 代表"親民"
而後 就不管後面的收尾工程

一切
都是 虛偽的政客所導演的

已經無關 "BRT" 的本質了!!!!
..(恕刪)


弄個2266的東東出來被人罵,不如休個2個月檢討改進再上路,BRT是好東西,弄好再拿出來營運,比較不會造成負面印象。
老虎不會在乎綿羊的態度。 世上沒有完美的時機,但是 有準備的人可以讓時機變得 完美

oscarliu70 wrote:
首先先申明我非藍也非綠.所以就事論事~
第一點....樓主PO BRT較陽春的一面...所以台灣也要一樣陽春嗎??
還是應該學較好的例子? 當然日本做的較好,我們才應該學習不是嗎?
第二當然日本的BRT較昂貴~但與其做個暇疵很多的系統,不如一次建構好,符合我們需求的系統不是嗎?
比如我要買個工程繪圖的電腦,因為錢不夠,所以我先買個簡單的陽春二手筆電(原來畫張圖只要10分鐘.用這台要花30分??)
等未來我有錢了,再抛棄這台筆電,再買另一台符合我的需求的筆電.....您會這樣做嗎??我很懷疑吶 = =?

台灣如果要蓋高架的公車道,不如直接蓋高架捷運,差的成本不會很多。
要蓋像名古屋那種,算起來怎麼算也不會低於500億。
台灣BRT候車處,跟國外的比較起來
是比較華麗沒錯
但功用真的比較好嗎??
國外的,這些比較像是一般公車候車亭
台灣的,有玻璃光罩,看起來是不錯
但日曬也.....且後面追加補救,也只是用隔熱紙而已
基本功用,看起來是規劃不錯
BRT公車的下車高度,跟候車區的上車高度,是一致的,跟捷運設計的安全概念一致

缺點,說到架設費用,一個候車亭,要800萬
會不會有些誇張
還是這800萬,建造的是總站,而不是各候車亭

BRT車站,這不知道是BRT總站,還是各候車處的閘門管制,都一樣


看起來,閘門的左右距離很大
閘門開開關關,都要刷卡才能通行
再人潮多時,這閘門距離,大概就可以讓人卡到死,公車司機等到傻眼
且為什麽不用捷運的閘門管制,這類的系統來做,火車站也是用同樣的設施
閘門左右距離也小,開開關關的時間也短
台中BRT很多東西,都像是自己去額外設計的
有些可以直接拿來用的商品,卻不直接應用,這樣要說降低成本的話
我是可以接受
但若不是呢,不就變成圖利廠商了

小葉叔叔 wrote:
這不是酸~我不知道為...(恕刪)
.

你有去台灣大道走一趟嗎
輕軌評估是高市政府好大喜功的錢坑政策
輕軌有必要性嗎?高市市民一直批評,高市的公車跟廢了一樣
北捷的MRT就是跟公車緊密的配合,現在北捷成為台北榮耀
高捷只想蓋貴死人的建設,卻不在增加乘客數量思考
輕軌注定是錢坑建設,然而台中brt可能是未來金雞母
網路酸民還取笑brt 乘客數量日量只1.9萬,台中市政府假造數量19萬,是不可能
但一年下來可能好幾億次的乘客數量人次,還是被酸民取笑
結論是只要是胡政策多好,都會被酸!!!!!!!!!!

三百弱狗 wrote:
想請問人家的BRT車站也是一站花800萬新台幣去蓋的嗎?

我不知道800萬算貴或便宜,一方面不是專業,一方面不知道包含哪些東西!

例如光土木部分就要800萬?
有沒有含售票機、閘門、電子看板、感應器、監控系統等機電設備?
機電設備保固期多久?有沒有含維護費用?...

請問你有考慮過這些嗎?
  • 4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