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水原誠 wrote:有點無奈批評是容易的,有建設性的提議才是困難的
很多人就是批評這批評那的
台中
我想既然BRT建設已成事實,誠心建議將沿線公車站規劃合併,並將其他公車行駛和搭乘限於此道,才可能有辦法改善交通情況。
ludwig0201 wrote:
別的地方我不清楚不評...(恕刪)

老虎不會在乎綿羊的態度。
世上沒有完美的時機,但是
有準備的人可以讓時機變得
完美
uscedula wrote:
同意!!!!
在還沒有完工
甚至 連一半都不到的工程
硬是要說完工
硬要 隨便弄兩個站來營運
硬是 叫"阿久"來剪綵
這不是 政治意圖嗎??
工程 就是要完工 驗收
都完備後 再來 通車營運
不論是市長是誰當
這都是 台中人的成果 不是嗎!!!!
弄到一半 硬是要說通車
一堆人 假面 鼓鼓掌
弄幾個老人 代表"親民"
而後 就不管後面的收尾工程
一切
都是 虛偽的政客所導演的
已經無關 "BRT" 的本質了!!!!
..(恕刪)


弄個2266的東東出來被人罵,不如休個2個月檢討改進再上路,BRT是好東西,弄好再拿出來營運,比較不會造成負面印象。
老虎不會在乎綿羊的態度。
世上沒有完美的時機,但是
有準備的人可以讓時機變得
完美
oscarliu70 wrote:
首先先申明我非藍也非綠.所以就事論事~
第一點....樓主PO BRT較陽春的一面...所以台灣也要一樣陽春嗎??
還是應該學較好的例子? 當然日本做的較好,我們才應該學習不是嗎?
第二當然日本的BRT較昂貴~但與其做個暇疵很多的系統,不如一次建構好,符合我們需求的系統不是嗎?
比如我要買個工程繪圖的電腦,因為錢不夠,所以我先買個簡單的陽春二手筆電(原來畫張圖只要10分鐘.用這台要花30分??)
等未來我有錢了,再抛棄這台筆電,再買另一台符合我的需求的筆電.....您會這樣做嗎??我很懷疑吶 = =?
台灣如果要蓋高架的公車道,不如直接蓋高架捷運,差的成本不會很多。
要蓋像名古屋那種,算起來怎麼算也不會低於500億。
是比較華麗沒錯
但功用真的比較好嗎??
國外的,這些比較像是一般公車候車亭
台灣的,有玻璃光罩,看起來是不錯
但日曬也.....且後面追加補救,也只是用隔熱紙而已
基本功用,看起來是規劃不錯
BRT公車的下車高度,跟候車區的上車高度,是一致的,跟捷運設計的安全概念一致
缺點,說到架設費用,一個候車亭,要800萬
會不會有些誇張
還是這800萬,建造的是總站,而不是各候車亭
BRT車站,這不知道是BRT總站,還是各候車處的閘門管制,都一樣
看起來,閘門的左右距離很大
閘門開開關關,都要刷卡才能通行
再人潮多時,這閘門距離,大概就可以讓人卡到死,公車司機等到傻眼
且為什麽不用捷運的閘門管制,這類的系統來做,火車站也是用同樣的設施
閘門左右距離也小,開開關關的時間也短
台中BRT很多東西,都像是自己去額外設計的
有些可以直接拿來用的商品,卻不直接應用,這樣要說降低成本的話
我是可以接受
但若不是呢,不就變成圖利廠商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