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4207 wrote:
聽你在委猴蘭
那人口越多 為什麼小黑蚊沒越多 主要還是環境
引用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為了有效防治小黑蚊,清除孳生源是首要的任務。小黑蚊幼蟲大多存在於陰暗潮濕的地方,如屋簷下、水溝邊緣、住家附近枝葉茂密的樹下、瓜棚下、庭院牆腳長有青苔或藍綠藻的表面,或是有遮蔭的茶園及檳榔園的邊緣地帶等,因此應該從環境整頓做起。清除潮濕陰暗處的青苔表土及腐植質,拆除不必要的遮蔭棚架;翻土可讓表土層保持乾燥,以減少幼蟲存活的機會及成蟲產卵處所;清除雜草堆、灌木叢與疏伐樹枝,可消除或減少成蟲的棲息場所。
在小黑蚊發生地區,長有雜草的排水溝或溪流兩岸淤泥濕地,常是重要的孳生地帶。因此疏通排水溝、整治溪流河床及河岸,舖設水泥,以改變原有生態環境,也是減少孳生源的措施。學校周圍也應進行孳生源的清除工作,因為有些學校處於山腳地帶,校園附近可能是竹林、果園、蔗園、雜木林等小黑蚊成蟲活動棲息的地方,因此在校園內進行環境整頓時,這些區域也應納入清理。
地面加舖水泥或石板路、改變栽培作物相、種植韓國草類植物、在竹筍園地面鋪設黑色塑膠布等,都能有效減少小黑蚊的孳生,降低成蟲密度。環境整頓是防治小黑蚊的基本工作,然而孳生源範圍廣泛,民眾雖有配合意願,但實際上卻無法全面澈底執行這項任務,以致在推動上面臨瓶頸。
逐日奔忙只為饑,才得飽食又思衣,貂皮大衣身上穿,抬頭又嫌房屋低,蓋下高樓住大廈,床前缺少美貌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