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

台中市將成為全國BRT示範城市


明明一開始就是規畫捷運
現在全跳票變成BRT先實施
...(恕刪)


BRT也是捷運啊
Bus Rapid Transit
哪裡有跳票?
這本來就是很好的政策

日後有需要
BRT專用道也可以擴建成MRT專用道

我雖然不喜歡老胡
但我覺得這是對大家都有利的政策


純討論!
mz3sp23 wrote:
臺中市政府推動公車捷...(恕刪)


聽說廣州和廈門的BRT是全中國最成功的…
這邊提供大家看看廣州BRT的運作情況(圖很多,請翻頁…)…
老實說:看了很羨慕…專用車道、大型候車月台、清楚的LED資訊、安全的人行天橋等…
台中有機會一樣好嗎?

春節期間的廣州BRT捷運系統


很多人不知道BRT,但事實上BRT已經存在很久,並且已經成為都市快速、均衡發展公共運輸路網的新趨勢,並不是有些人所想的那種落後或次等的建設方式。

--
都市大眾運輸系統建置具有多種選擇,包括重運量軌道捷運系統(Rail Rapid Transit)、輕軌捷運系統(Light Rail Rapid Transit)、公車捷運系統(Bus Rapid Transit)、以及傳統公共汽車等形式。

然而,各開發中國家都市大眾運輸的發展偏向基礎設施經費龐大的軌道捷運系統,如此需要較長建設時程以及龐大興建與維護成本,一方面無法因應急速城市化與機動化所需之大眾運輸服務,另一方面則帶來社會公平與經濟財務永續性之疑慮。

軌道捷運系統的發展希望帶來的是可以滿足各階層民眾在基本行的需求,在捷運票價因財務因素使得調整幅度上受限,對於一般民眾實為一沈重的負擔,而合理降低捷運票價可視為降低民眾負擔能力及提高社會永續提高的一個重要政策之一;然而,如何能兼顧社會永續之公平性與財務永續,實為重要課題。

本研究針對以軌道捷運為主之大眾運輸政策,探討整體社會永續與環境永續的意涵。
研究中利用經濟學中社會福利與旅次總成本理論,分別分析效率與公平課題,並探討大眾運輸政策所引發社會整體效率與公平間的權衡關係,期能避免追求社會永續及公平的同時而忽略了社會整體效率。此外,本研究在社會永續的前提下分析二氧化碳排放與能源消耗相關課題。實證分析中,本研究分析台北捷運系統調低票價的額度對各所得階層民眾負擔能力的變化,進而討論社會福利與旅次總成本的變化,瞭解捷運系統票價降低的額度在各年期所顯現的公平與效率的意涵;同時,對於私人機動運具實施課稅以及應用BRT提供大眾運輸服務所產生之影響,亦進行實證分析。

基於實證分析成果,本研究建議政策上應配合此降低票價政策,針對汽、機車課稅,一方面可達到大眾運輸政策中「推」與「拉」之效果,一方面亦確保軌道捷運發展之財務永續性。本研究亦建議公車捷運系統在建置成本低與時程快的優勢下,在公平與效率的績效可較軌道捷運系統提早達到相同之效果。
以上摘要出自-捷運系統社會與環境永續策略之研究

--
BRT是Bus Rapid Transit的縮寫
是一種具有專有或部分專有路權、高效率收費系統及現代車輛,提供舒適、便捷、安全服務之先進捷運系統。(台中藍線BRT將採車外收費,跟MRT是一樣的)

具體而言,BRT是以改良的膠輪式公共汽車、運用軌道運輸的經營方式提供大眾捷運服務,換言之,BRT可說是一種結合軌道服務方式與公車營運彈性的大眾捷運系統。

公車捷運系統具有建造時程短、建造成本低、運量大、營運速度快等特性,而且透過各種運具的整合、電子票證系統與優先號誌運用,使得營運速度、可靠度以及整體服務水準大幅度提升,因此,對於急速發展極需提供大眾運輸服務的城市,BRT是輕軌或地鐵之外的另一選擇。

公車捷運系統它源於1970年代巴西南方城市庫里蒂巴,是一種利用改良型大容量公車和現代智能交通技術,運行在公車專用道上,保持軌道交通運行特性,具備普通公車靈活性、經濟性的一種便捷、安全、舒適、準點的公共交通運輸方式。

由於它建設週期短,營運成本低,而被稱作惠及當前百姓的一項親民工程。BRT由於其運量大、建設週期短、運行速度相對較快以及節約能源,節約道路資源,有利於環保,能有效緩解城市交通壅塞等優勢,而逐漸成為全球城市公共交通業的發展方向。

聯合國、世界銀行、國際能源機構以及公共交通國際聯合會等國際組織與機構都把BRT作為解決城市交通問題的革命性方案,積極地向世界各大城市推薦。近年來,南美的聖保羅、波哥達、基多以及澳大利亞的布里斯班、悉尼,加拿大的渥太華,法國的巴黎,美國的紐約,英國的約克,墨西哥的墨西哥城,印尼的雅加達,印度的班加羅爾,瑞典的哥德堡,中國的廣州、杭州等地,日本的名古屋等城市,紛紛建設BRT系統。


延伸閱讀
中國及世界各地BRT資訊


victor7681 wrote:
mz3sp23大的文...(恕刪)

哈...謝謝你的讚美,但是活百科不敢當啦
說到房地產,比我見多識廣的多的是,我只不過是對相關訊息有興趣的閒人而已



mz3sp23 wrote:
很多人不知道BRT,...(恕刪)


讀了許多人的長篇大論, 我接收到的訊息和疑問?

1. 運具: 公車 => 同意

2. 專用路權:
2.1. 公車專用道=>question?中港路/中清路已經夠塞車了,台北市火車站前的忠孝西路公車專用道就被罵到臭頭,因此無疾而終
2.2. 立體高架=> 選項之一嗎?

3. 優先號誌:questions?這是代表絕對不用等紅綠燈嗎?與它交叉的路權不會受影響嗎?

4. 高效率收費系統:站外收費=>同意

綜上,所以我的最大疑慮還是在台中市的條件下專用路權和優先號誌如何設計?
優先號誌應該很好解決.畢竟,路線固定 時間固定
還有車輛定位做輔助

專用路權要怎麼解決我也很好奇
取消路邊停車但增設車站跟雙向車道
怎麼想都還是會造成不小的影響

房間窗戶正對中港路,
這幾年來,下班時間跟假日的盛況
只有越來越嚴重而已


hpchang66 wrote:
讀了許多人的長篇大論...(恕刪)


其實這很簡單 當搭BRT 上班速度比你開車 騎車去 還要快 成本還低廉 你就不會想開車騎車

當BRT失敗 速度跟費用都比你 開車騎車差 你就不會想去搭...

就如同台北當初也是一堆人叫捷運造成怎樣交通黑暗怎樣的

現在去台北 沒捷運=斷了手腳...


mz3sp23 wrote:
臺中市政府推動公車捷...(恕刪)


以外地人到台中市的經驗來說,我覺得支持台中發展BRT,有公車轉乘為何不好?這樣就不用冒著迷路的風險。

台中市要發展,要吸引觀光客,觀光客又不是每個人都騎車開車,當然要有大眾交通工具。

說真的,台中市的公車要等好久,比八萬多人的林口更難等。

mz3sp23 wrote:
臺中市政府推動公車捷...(恕刪)


自從台中市推動刷卡8公里內免費政策後,在不趕時間的情況下,我都選擇搭公車,
突然發現台中市公車也沒有那麼難搭,不過前提是自己要做功課,了解要如何轉乘,
或者是那幾個路線班次很多,不用花太多時間等車。

另外合併前的台中市區範圍其實沒有很大,每星期會有1、2天騎腳踏車上班,同事問我
天氣那麼熱不會滿身汗嗎?我覺得帶件內衣來替換,拿條毛巾擦身子,辦公室總是會開
冷氣,半小時候全身早就乾爽了。

我是覺得要改變生活習慣,騎摩托車當然是最快,但這樣大眾運輸永遠發展不起來,所以
就算BRT設專用路權,造成開車、騎摩托車的人大塞車,我反而樂見這種情形,這樣民眾
才會認真考量是否應該選擇搭乘大眾運輸工具。

現在就是油價太便宜,停車費太便宜,稍微有錢的人才會選擇開車或騎車。所以希望台中市
8公里免費的政策可以持續下去,甚至就設公車專用道,提高搭乘率,班次才會增加,才有良性循環。

mz3sp23 wrote:
很多人不知道BRT,...(恕刪)


講這麼多只是為了替MRT變成BRT來解釋洗腦
問一下那藍線到底是高架化,還是持續平面專用道路 ?
我不相信中港路更塞之後
外地人來台中還會想下中港交流道
我也不相信,他們會捨棄汽車這個交通工具
而改搭台鐵和高鐵到台中火車站後再搭BRT到七期
七期附近會繁榮起來是因為地處交通中樞,上下交流通和快速道路方便
當七期週邊因BRT塞死了,誰還想去消費
而且,就算大家都去搭運輸工具
運輸工具有辦法負荷嗎 ??
用講的都很簡單
實施起來一定非常困難
這種夢還是趕快醒一醒
也別造成大家的困擾了
我是覺得要發展公車運輸在台中普遍化
為何一定得BRT才行
一般的公車運輸不行嗎
yasaci2004 wrote:
外地人來台中還會想下中港交流道
我也不相信,他們會捨棄汽車這個交通工具
而改搭台鐵和高鐵到台中火車站後再搭BRT到七期
七期附近會繁榮起來是因為地處交通中樞,上下交流通和快速道路方便
當七期週邊因BRT塞死了,誰還想去消費..(恕刪)

別緊張啦! 當四號生活圈蓋好後,中港路就可以少一些上/下交流道的汽車了啦!
東區、北屯、太平、大里,甚至中區、南區,要上中山高,可以不必走中港路或中清路。

而且不管哪個地方,若路都塞車塞死了,放心好了,同樣是地價TOP、生意很好的地方!
附近店家絕對爽歪歪,而且路愈塞愈爽! 不爽的是開車/騎車/坐公車的。

像過去中區還沒改單行道之前,地主就很爽啊!但開車/騎車/坐公車的不爽!
改單行道後,商圈就漸漸轉移了,開車/騎車/坐公車的比較爽,換中區地主不爽,但也賺夠了吧?

不想到七期消費,就到其他地方消費啊!其他區/其他"期",會很歡迎你!
台中還有很多地方都不夠繁榮,幹嘛七期要一直繁榮下去? 有房子在七期嗎?

基本上,鐵路高架化、捷運、BRT、四號生活圈快速道路,這些時程都算有安排好!
業代殺手,斷人財路!
  • 2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