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by636258 wrote:
通膨的真的很嚴重早餐...(恕刪)
有那麼嚴重嗎
台中早餐也還好吧
7-11的御飯糰+黃金豆豆漿4-50...
不然路邊的吵麵+豬血湯也是4-50
某些早餐車..豬蛋堡+奶茶...39
美又美..拉雅..漢堡+飲料5-70吧
當你說今天的煩惱 當你說夜深 你睡不著
我想對你說 卻害怕都說錯 好喜歡你 知不知道
對預售屋而言:可能有二至三成以上是多買的,可能有以下情況:
**本來就是買來投資的--本來就沒打算要繳到辦「銀貸」這個階段,交屋前就打算賣掉
--那奢侈稅的影響,接手的人買氣受到影響,會產生流動性風險
**買一間、二間打算自己住或是分給家人住,被代銷洗成多買一間、二間投資用
--他們本來投資的意願就沒投資客強,只是被代銷洗多買的
--這種客戶對房市投資經驗本來就不多,受政策影響大,氣氛不好就怕
以上這兩種情形至少佔預售屋二至三成以上,也許建商房價挺得住,但完銷時間就拉長了
那就看建商跟金管會+央行誰氣長--可以參考建商負債比囉。
對投資客來說:
**進貨面而言,氣氛不好,沒必要只是為了賺那一成到二成房價而「套牢] (吊厝)
那進貨意願就不強,市場成交價就不會被投資會搶貨而墊高
(也許投資客不是買到最高價,但投資客取得價又常常是自住客跟房仲的參考指標)
**銷貨面而言,氣氛不好,沒必要跟政府對作,反正錢先拿回來再說,如果市況愈來愈差,
再撿更便宜的再買回來就好了,做波段的,又不是在搶反彈,所以成交價要創新高就不容易了
至於投資客會放二年,那就不瞭解投資客的資金來源,通常投資客資來有合股的,或是以案養案
如果本錢那麼多,也不會買賣次數那麼頻繁
(像劉媽媽那種的,奢侈稅一定動不到她,而且她炒的是店面,跟民生住宅差很多,
只有承租方會暗x在心裏,台灣這幾年店面增加數還好,不像住宅那麼多)
最慘的是「房仲」,因為套高點的屋主,利率低,便想撐看看,反正不賣壓力還挺得住
買方,看到奢侈稅預期會拉回,出不到就等。
所以「房仲」褲帶就得來勒緊(最慘的是愈到選舉,為求勝選啥米言論都出來了,連6%都開始討論)
為了成交,房仲的壓力(代銷也有壓力)也會倒向屋主以求成交。
個人意見,參考看看。
附註:
剛從逢甲走到七期再走到中港路的另一邊。
從夜市人生走到精品區。
住七期的感覺跟在中港路另一邊還是差很多。
有錢還是住七期的好,前題價位適中,至於價位多做點功課吧。
建商買地有的沒買那麼高,有些利潤也沒捉那麼高,成交價放出來的跟實際的差很多。
七期合理價還是建議買進。
why!!聯聚和平大廈當初被921震一震也沒掉多少,買那種住戶都是實力派的就對了,
不過現在幾乎都有投資客的身影,要找到那種的不好找就是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