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有人在批評,有些路線的班次少,或是路線不夠多,都是事實,沒有人說台中市公車已經很好了,
但大家都不能否認進步很多吧?尤其是平常有在坐公車的,感受更深刻。
台中市公車在以前只有中客和仁友兩家經營的時候,真的是讓人連坐都不想去坐,車子很多又舊又爛,
但現在不一樣了,新開很多路線、車子也都用新的,起初是統聯,現在連中客和仁友都開始見到嶄新的車。
班次少或是路線不夠多,講到現實面就是一個字"錢"而已
各位知道嗎?台北市編制有台北市公共運輸處;高雄市編制有高雄市公共汽車管理處
台中呢?只有在交通處底下的"公共運輸科",這是第一個現實,政府管理的編制人力差異;
第二個現實,沒有那麼多錢補貼業者。公車是民營業者在"經營"的,既然經營就要賺錢,
問題大眾運輸不只是商業行為,更是一種社會福利,所以政府一直有在補貼兩者之間的差額。
"使用者付費仍為必要之維運機制,惟為鼓勵民眾搭乘,除積極維持公車合理票價,
針對民眾支付之票價與依實際營運成本核算之運價間差額則由政府編列預算,
並針對孩童、學生、老人及身心障礙者提供搭乘優惠。"
台北市公車路網是以直轄市的經費補助支撐,經營了多少年才有現在的規模?
拿來相比批評台中市的公車會不會太苛?批評雖然是進步的動力,但也要合情合理批評對地方
98年臺北市聯營公車載客量約為6億4,000萬人次,一年的營運成本大約是100億!
6億4000萬若是扣掉轉乘優惠、孩童、學生、老人及身心障礙者的搭乘優惠,
一年光計算票的收入有多少?有50億嗎?差額誰給?當然是是政府編預算給。
要班次多,搭的人才會多;或是搭的人多了,才增班,到底是雞生蛋或是蛋生雞比較先
我不是專家不敢亂說,但我只知道班次要多,就是砸錢下去而已!
flycode wrote:
現在除了台北縣市之外,其他縣市的公車主要是給沒駕照,活動範圍小的學生坐!
所以你才可以通勤上學很久嘛! 可以說台中的公車是學生專車!
但...不上學的人又怎麼辦?到了可考駕照的年齡,活動範圍要大一點,就得開車騎機車。
而台北除了學生族之外,還有不少上班族/媽媽族/採購/辦事...都還坐公車,
這是因為在台北縣市的鳥地方,公車班次都還很密集,這和台中可不一樣!
...(恕刪)
你的觀察很正確,台北的公共運輸便利性是台中比不上的,我也很羨慕
但相信只要台中持續安定繁榮發展,公共運輸是會越來越方便的。
另外,我覺得從學生著手,從小開始培養搭乘公共運輸的習慣,這樣的作法是對的,
第一個可以減少家長的負擔,第二個可以有規律的時間規劃,第三跟自己騎車相比比較安全,
雖然以前的情況是畢業後,就轉成機車族,但我想台中以後會不一樣,因為慢慢有捷運綠線、紅線、
藍線BRT等主幹的加入,配合公車路網枝幹分散出去,一定會吸引更多年輕人搭乘。
尤其是一些很難停車的地方,像是中友、新光、逢甲等等...
當然是錢的問題...但是政府也必須在公平為則下分配有限資源
現在的免費公車只開熱門路線...冷門路線連想付費都沒車可搭...這是很荒謬的辦法
公車路線不可能涵蓋全台中市...因此須靠棋盤式的規劃來補足...但公車的班表根本不是如此
改了許多次還是一樣在中港 中清 這些地區加開班次...離開這些區域班次...離峰40-60分鐘一班
家中長輩常需要搭公車出門去運動(美誼游泳)...但是最後還是選擇自己騎車(老人騎車危險程度更高)
因為很多次在五權西路等75公車...一但錯過前一班等下一班長達40-50分...走路都可以走到家了
這還是美術館附近的區域...如果連市區人口多的地方都如此...偏遠地方我不知道到真正情形
我家附近按照公車表應該至少有3班公車(西區)...但實際查發車時間...嚇一大跳原來一路一天才發車9班車
和搭火車差不多...老人家不過是去建國市場買菜...一天只有9班車可以搭...未免太離譜
台北 高雄...如何花錢那是他們的事...台中市的房屋稅 地價稅沒有比較便宜
事實上台中市就是只有公車表沒有公車...這是民眾切身的民生問題......不要拿一堆數據來討論
Generation Kill
podman wrote:
當然是錢的問題...但是政府也必須在公平為則下分配有限資源...(恕刪)
資源有限是不可能照顧到"每個人"的...
政府必須將有限的資源分配給"大多數需要的人"才是對的...
你舉的例子是你家長輩和你覺得不方便、班次不夠多,那你可以向客運公司或是主管單位反映,
如果那個路線有足夠多人反應,那客運公司或主管單位會不增班嗎?
如果像你說的,有一兩個人反應,就要客運每30分發一班車,那增加的成本誰付?
當然是由市政府用大家的納稅錢去補貼業者,請教一下這樣符合公平正義嗎?
有些路線真的是在做福利的,就算是熱門路線,在冷門時段發車,沒有人坐也是浪費資源。
你說想付錢都沒的坐,請教你想付多少?算20塊錢好了,來回40塊...給公車加油可以跑幾公里?
我相信路線和車次數量的規劃,都有專業人士在操刀,為何班表會這樣,一定有決策的依據,
不是憑空而來的。
重點是,在錢不夠的情況下,要花在刀口上,是很簡單的道理
整個公車系統一定是要靠熱門路線先做起來,再慢慢增加偏遠或搭乘人數少的地區的路線和班次
不可能說路都還沒走穩,就想要跑。棋盤式公車是理想,連台北市都還在努力完成,不是一蹴可及的...
另外給你個實用的建議,要坐公車前可以打電話或上網,查詢75路公車現在跑到哪一個站,
公車動態的查詢網址和電話,我前面有貼可以去看看
老人家不會上網查,打電話也行,很方便的...我自己有用過,誤差時間在5分鐘以內。
podman wrote:
事實上台中市就是只有公車表沒有公車...這是民眾切身的民生問題......不要拿一堆數據來討論...(恕刪)
飯可以亂吃,話不能亂說
你指控的是公車沒有照班表上的時間來跑嗎?歡迎你打電話給交通處檢舉!
我也是說我切身的感受並提供正確的資訊,北高有錢怎麼花是他們的事沒錯,
但台中有跟他們一樣多的錢可以花嗎?數據是最公正的,感受卻是因人而異。
mz3sp23 wrote:
第二個現實,沒有那麼多錢補貼業者。公車是民營業者在"經營"的,既然經營就要賺錢,
問題大眾運輸不只是商業行為,更是一種社會福利,所以政府一直有在補貼兩者之間的差額。...(恕刪)
沒錯,就是跟錢有關!
但把錢用在既有班次密集的公車路線,叫做錦上添花,
把錢用在沒公車可坐的公車路線,這叫做雪中送炭。
而且連乘坐公車意願,也都和錢(票價)有關。
台北市對公車補助一年是30億,以台中市規劃BRT20公里要120億而言,
這叫做在20公里的熱門路線錦上添花,或BRT和現有公車路線搶錢!
當然,交通部也沒那麼笨,都已宣示「先公車後捷運」的立場,
台中市把錢花在公車捷運藍線什麼線的,還可免費搭乘,做為試探性測點,還無可厚非,
但最終還是要把錢砸在鳥地方班次不夠密集的點,漸進式擴大範圍,才能讓未來的捷運少賠點錢。
交通部講「先公車後捷運」,結果台中市還是弄個"公車"BRT和現有公車熱門路線搶錢!
應該是必須要"公車",中央才會撥錢吧!?
業代殺手,斷人財路!
mz3sp23 wrote:
另外給你個實用的建議,要坐公車前可以打電話或上網,查詢75路公車現在跑到哪一個站,
公車動態的查詢網址和電話,我前面有貼可以去看看
老人家不會上網查,打電話也行,很方便的...我自己有用過,誤差時間在5分鐘以內。
飯可以亂吃,話不能亂說
你指控的是公車沒有照班表上的時間來跑嗎?歡迎你打電話給交通處檢舉!
我也是說我切身的感受並提供正確的資訊,北高有錢怎麼花是他們的事沒錯,
但台中有跟他們一樣多的錢可以花嗎?數據是最公正的,感受卻是因人而異。
...(恕刪)
你的答案剛好是政府官方的制式答覆...請上網查詢班車時間
請問去美誼游泳想搭公車回家去哪裡上網...打電話更扯...難道要打給公車司機問他現在到哪裡?
照官方說法...資源不可能分配給所有人 沒人撘車是資源浪費 棋盤式公車難以實現...等等
這種官式語言聽太多很麻痺了...市政府答覆民眾陳請函都是這種文字...大概他們都有一套"交戰守則"
事實上為官者的心態就是...誰叫你不買車...公車又不是你家的私有車...想撘車就慢慢等
如果這個國家的福利制度只為了服務特定區域 特定族群 特定身分者...不是普及化的涵蓋大部分人身上
有一天我們都會老的無法自己開車 自己上路 自己生活...需要靠國家社會的完整制度支援
公車只是整個生活必需的小部份...但是無法出門其他都別談了
mz3sp23 wrote:
飯可以亂吃,話不能亂說
你指控的是公車沒有照班表上的時間來跑嗎?歡迎你打電話給交通處檢舉!
我也是說我切身的感受並提供正確的資訊,北高有錢怎麼花是他們的事沒錯,
但台中有跟他們一樣多的錢可以花嗎?數據是最公正的,感受卻是因人而異。
...(恕刪)
這種傲慢的語言和官僚有何不同...數據就是真理...反正公車照表發車有何不對?
一天5 班 9班 公車叫做市公車嗎?...要不要乾脆賣預售票劃位更有效率...保證每班都坐滿才開車
Generation Kill
podman wrote:
你的答案剛好是政府官...(恕刪)
====================================================
事實上為官者的心態就是...誰叫你不買車...公車又不是你家的私有車...想撘車就慢慢等
===================================================
說真的 台中市政府有這麼想喔? 講得好像你昨天就偷聽到老胡的心聲
明明就是一個簡單的供需還有錢的問題而已 不是嗎?
政府當然可以把公車弄得滿天都是 不管有沒有人坐
這不過就是錢可以擺平的問題而已
但是 如果有一天 你是市長 納稅義務人的錢是可以這樣花的喔?
我可不可以 攻擊你浪費公帑 圖利公車業者?
現在的市政府 很簡單的心態啊 在有限的資源跟錢的前提下
先以幹線 或是流量較大的路線補助為主 希望能夠提振台中的公車使用率 就這樣而已啊
其實最簡單讓人都使用大眾運輸交通工具的方法就是
大幅度增加使用私人車輛的成本 (稅很高 油很貴 停車位找不到)
到時候把錢大量投入大眾運輸 怎麼算都划算
而且在那之前 很多人會先批評 稅為什麼那麼高 油為什麼那麼貴 停車位為什麼找不到 昏君...
這種不仔細思考的大動作實行下去 人民不見得會覺得幸福
要批評 也不過就這麼簡單 連腦子都不用動
podman wrote:
請問去美誼游泳想搭公車回家去哪裡上網...打電話更扯...難道要打給公車司機問他現在到哪裡?...(恕刪)
左一句官僚右一句官僚,要扣帽子也不是這樣

你有打過電話再來砲,行不行?04-22295089,我都記在手機通訊錄裡了
flycode wrote:
台北市對公車補助一年是30億,以台中市規劃BRT20公里要120億而言,...(恕刪)
那個...台中市政府交通處長溫代欣說,台中市興建BRT,經費估計"十二億元。"
市府表示,藍線捷運造價約一千二百億元至一千四百億元;同樣長約廿公里的台中BRT,造價十二億元。
K1Pan wrote:
其實最簡單讓人都使用大眾運輸交通工具的方法就是
大幅度增加使用私人車輛的成本 (稅很高 油很貴 停車位找不到)
到時候把錢大量投入大眾運輸 怎麼算都划算
而且在那之前 很多人會先批評 稅為什麼那麼高 油為什麼那麼貴 停車位為什麼找不到 昏君......(恕刪)
這就是大絕啊!呵...我去台北市玩的時候騎過機車,感覺在台北市連機車都很難找停車位,尤其是市區
汽機車又常常在拖吊,久而久之人們就不想自己騎機車或開車了...
簡單的說,只要把騎機車和開車出門的成本(包括金錢和時間成本)弄到高於搭乘大眾運輸,
嘿嘿...自然有越來越多人要搭捷運搭公車...不過,想當然耳,想批評的人又有話可以罵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