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

台中您敢蓋捷運嗎? 高雄的前車之鑑您不怕嗎@@

以人口密度 有幾個人會搭
走路加等車時間 騎車早到了



注定失敗
蓋就給他蓋阿 蓋好以後總會有用到的一天 慢慢培養吧
高雄都蓋了也虧錢了 台中蓋也沒差 就當作是城市發展的先期交通設備囉
城市會慢慢發展的不是嗎

不用再講啥騎車啦
騎車有交通風險 要花精神去操控 又要忍受廢氣 風吹雨打 日曬雨淋 精心set的造型也搞亂
沒機車的還要買機車
有捷運坐大家還是要坐捷運
搞不懂怎麼會有一堆人一天到晚唱衰........

不管如何一個大城市不需要建設嗎??

以前中山高建設時,不是也有人覺得花大錢用不到??

結果呢??

就是有一些人吃不到唱衰.....
時代不一樣了

中山高那年頭

台灣經濟奇蹟

收入、人口、車輛、經濟活動都在飛躍式成長

過去三十年和未來三十年

一個是走上坡一個是走下坡

建設的思維完全不同

除非你認為台中會一枝獨秀再度起飛

但是大家都不相信

換言之

未來是"減法的年代"


2340255 wrote:
搞不懂怎麼會有一堆人一天到晚唱衰........

不管如何一個大城市不需要建設嗎??

以前中山高建設時,不是也有人覺得花大錢用不到??

結果呢??

就是有一些人吃不到唱衰.....
BRT工程大約兩年

換成MRT施工黑暗期十年起跳

塞爆十幾年你大概會氣到移民吧

都不蓋讓你開車開爽爽最好

又要建設又不要施工

當市長真難

sanchez wrote:
等蓋出來就知道是好是壞
我只知道中港路施工時會塞爆
如果以後BRT左右各吃掉一條線~中港路又常車禍~我看穩爆的
最怕是BRT出來後取消一堆車輛左轉燈!!應該會爆得更厲害!應該是遍地開花~
因為台中的路都很小沒幾條大的~
BRT我看應該也沒那嘛快~應該也是下一任市長要承擔了
上一任拍拍屁股就要走了
老胡還堅持104年綠線試營運?不知道他在堅持啥咪?要勞工朋友們日夜趕工好讓他下台一鞠躬嗎?
104年老胡也應該在養身了沒他的事了
下一任皮要繃緊點!!搞不好總統大選前有人會來台中端出大牛肉出來 吸吸票

huron wrote:
BRT工程大約兩年換...(恕刪)



我從沒說過要建設又不要施工
不要亂灌水給我
你說BRT施工兩年交通黑暗期勝過MRT十年
那BRT完工後會不會帶來以後數十年交通黑暗期?
台中汽車數量難道會因為BRT而減少嗎?
這種事沒有人可以敢保證的
所以我才說好不好等蓋出來就知道結果了
請把我貼的文看清楚點
市長本來就不好當了
不然領人民納稅錢領爽的阿




以前在台中讀書的時候,剛好遇到台中市開始實施出車站可以免費搭公車
這點可以顯示台中政府對於培養大眾捷運人口的用心
現在到台中也有看到很多公車都有更新(或許只是我看到的啦...)
就算偶而到台中要搭公車也覺得很方便~(統聯真的很棒

現在常常到台中就是騎機車了,其實車位也滿難找的
更不用說開車了,到一個定點後還要花點時間去找車位又不想亂停車
而在這個油錢日漸上漲的時代,自然想要有個方變得運輸系統

================================

總之,
我是希望蓋捷運的,
除了在節能減碳的議題上可以找到解決方式,
龐大的公車人口也可以得到紓解
只是路線要規劃的好~!
不過像是東海、逢甲、一中那些商圈,應該是有路線經過附近,再搭公車轉乘一小段到達(小弟淺見)
這樣說不定會比較適合

再來賠不賠錢是其次,
其實這個層面我是覺得還滿深的
交通建設做得好->大家交通方便可以帶來地方經濟活絡->為城市發展帶來更大的效益
城市發展帶來之後,工作機會便多(捷運營運也會增加工作機會),賺得錢也會變多了
所以不應該侷限在眼前蓋這個會不會賺錢,眼光應該要放寬放遠一點
其實是環環相扣的

以上拙見~

sanchez wrote:
我從沒說過要建設又不...(恕刪)


這個城市多幾位類似心態的市民,這個城市要進步應該很難!

許多事情不需要專業的知識,嘗試就可以應付。「交通黑暗期」是任何城市建設時的陣痛,市民常態的交通模式其實是很機動的,只要做好配套,市民就會針對對自己最方便、最省時的模式去移動。你問問你自己,如果施工在你每天必經的中港路上,你每天要多花一個小時通勤,你是會呆呆地實踐你自己現在所說的「塞爆」,留在原地慢慢等車陣散去,還是,你會選擇看起來會快一點的配套---例如替代路線的公車專用道,或繞行其他的進城/出城路線?

所以,重點不是塞不塞到爆,而是,替選的運輸模式到底有沒有適時地推出,讓市民多一點選擇。這個城市的移動運輸模式有沒有足夠的alternative,才是重點!不要小鼻子小眼睛的只想著自己如果又被塞在馬路上……!

台中市在過去就是一味地相信小汽車萬能,重劃區的闢設時只想著要將馬路拓寬,不曾想過要先把公共交通的建設做好,以致於所有進駐郊外重劃區的市民都滿心歡喜地在購屋的同時,也購進一部汽車。太太和先生工作地點不一樣的時候,又會再購進另一部汽車,等到雙方都開始感覺上下班越來越不順暢時,連公車也都一起被塞在中港路、五權西路、大雅路、或任何一條出城的道路。這個城市的不公義在於,廢氣排放量最少的行人、自行車騎乘者與公車使用者在尖峰的時段要和關著車窗吹冷氣、排廢氣的小轎車使用者一起被塞在道路上。

如果我們可以對公車的使用者、騎自行車的市民及行人多一點「優先權」(例如上下班的時段一定優先讓出車道給自行車與公車,轉彎也是),且成為市民的共識。相信,不會有人還要一味地強調哪一條路一定會塞爆。

換個角度想,塞爆不就是鼓勵大眾運輸最佳的時機嗎?

前一陣子我到杭州開會,旅館櫃臺好心地提醒我第二天如果要趕搭火車,最好提前一個半小時叫出租車來接。我微笑地說應該不用,我會自己想辦法。第二天我提前四十分鐘搭上我上網查到的BRT路線,轉了兩趟車一共花了廿分鐘準時抵達杭州火車站。最爽的時段應該是BRT一路暢行但旁邊兩個車道的小轎車通通被塞爆不能動的那幾個路段。那幾條路可是和中港路同寬的杭州大馬路,人家硬是聽了巴西庫理其巴市長的建議,挪出了兩個車道作公車專用道!中國大陸的城市都行,為何台灣的城市不敢試試?
你以恩典為年歲的冠冕,你的路徑都滴下脂油!
小鼻子小眼睛的人很多。
用政治眼光去看建設的更多。

許多人怕改變自己原本便利的生活,而沒發現生活環境一直在改變。
就像IBM先於HP看見了PC和NB的結局,台灣還在努力賺<3%的毛利。

精密機械在政府努力支持兩兆雙星時,卻默默的竄起。

這週"財訊"雙週刊真是寫的太好了。

murmuring wrote:
不要小鼻子小眼睛的只想著自己如果又被塞在馬路上……!
(恕刪)


拍謝 我不知道像我這種心態會造成城市沒辦法進步
從頭到尾我結尾都是說等BRT蓋出來就知道好不好
但是請不要用諷刺的言語形容人
而且你又用我的引言 這是針對我嗎?
謝謝



  • 6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6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