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5

*完整版* 存中街算台中最幽美或最有味道的街?

22f wrote:












特地把這一段留起來,因為可以警惕自己我唸書是有意義的,不是顛倒黑白,不是人身攻擊…還有,像西國大說得那樣,給小孩做個榜樣,大大這兩段話把自己的水準與內心黑暗面完全暴露…



這就是有時我不想在01發言的主因:花這麼大力氣分享自己的心得,卻還要被莫名奇妙的攻擊!要攻擊,有水準一點就算了,事實是,拿不出數字和證據,還在那胡說八道,明明自己心裡有病,不看醫生,只會講有的沒的,討論區不是應該討論彼此的看法,再慢慢討論出有共識的部份?


現在,我開始認真考慮不再台中蓋「存中街」這一樓了…


...(恕刪)


老大,

他們的回覆只證明是小人

別跟他們玩了,辛苦又沒意義

乾脆關樓
22f wrote:
我看大陸網站討論區,很少像台灣這樣直接用言語人身攻擊的,大多是感謝分享之類,在存中街我這樓,大概有不少支持者出沒,比較不會那麼扭曲、仇富…
...(恕刪)


小弟 點的火...

不論對公共運輸系統還是歌劇院

本意是想提供一些自己的看法

當然 也包含了些中部人的私心..

----------

網路的樂趣 就是讓不同的想法有平等的機會被呈現

不論窮富貴賤

戴上網路面具的人們 總是會說出最誠實的想法...



>不知版主大人開口閉口的<台中人習慣免費的藝文活動,不習慣買票進場>,有無數據支持?



中部藝文人口不少,近年台中舉辦的大型藝文活動,女神卡卡、明華園、優人神鼓等大型活動,市政府多找企業贊助,藝企合作下,或多或少,養成了觀眾對「免費」的期待和習慣



近年屏風、果陀、雲門舞集等國內知名劇團、舞團,多規畫把台中當作巡迴演出最後一站,因為「台中表演藝術市場的觀眾屬性很難掌握,購票多集中在最後一、兩周」;倘售票狀況不佳,北部、南部的營收,要貼補中部的虧損,讓台中變成「票房毒藥」!



底下這是文化部的統計數據
http://cscp.tier.org.tw/CSDB5010.aspx?RID=2011


在第五章第148~149頁提到:文化創業產業家數有56.4%設在北部,但卻創造出81.77%的營收


如果說中南部有票房,為什麼文創產業紛紛往北搬遷呢?


單純只是沒有場地表演嗎?


老實說,台北除了兩廳以外,其他根本沒有其他國際級的表演場所,但北部的文創營收卻佔了大多數…


只因為台北有兩廳的硬體設施解釋得了?


中部地區每個人平均花在藝文演出的錢也許不低,但這背後恐怕是地方政府或企業幫民眾出的錢,根本不是觀眾自己拋錢 (如同前面提到的付費購報或免費報的差別)


如果是大牌藝人或表演團體,還找得到政府或企業幫民眾出錢,或民眾因名氣而購票,但如果是小眾市場的藝人或表演團體找不到贊助,還是得靠北部才有的小眾市場撐起來!








>蓋個效果佳、容量大的室內場給中部人,讓他們的孩子有機會多多參與,不必總要等到寒暑假才有機會北上南下看表演,這樣有很過份嗎?



同樣的質問,已經回答過了,還要回答幾次?


這不是過分與否的問題,而是資源浪費的問題!


而且,藝文團體是否願意去某地區演出,其實跟硬體設備無關,為什麼總是推給缺乏硬體的關係?


不然你怎麼解釋國際級的太陽馬戲團,打算在台北搭棚演出?而且在臺北演出數場,卻不願在台中、高雄演出?


台北同樣沒有場地讓太陽馬戲團演出!


絕對是市場與成本考量下的結果,這沒什麼好爭辯的


政府可以幹傻事,砸錢蓋不需要的設施,但民間團體可不會跟著傻,若沒市場,沒票房,空有國際級歌劇院,還是沒有一流團體要去演出


太陽馬戲團的行動已經說明了這一切,不知道還有什麼好爭辯?哎!









iamjan wrote:
老大,他們的回覆只證...(恕刪)





小妹,這樣不是正中某人下懷?要關可以,先容我把話說清楚,也不用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我說過,Snoopy回的那位乃某人分身,分身01常見,但有人非仲介卻樂此不疲!


不久前,我曾以簡訊送那人兩句話:


虛言散盡平生褔,聰明反被聰明誤⋯


簡訊我至今留著,是回他前一則「老大,我不玩了⋯」的簡訊,他說話有特「色」:就是說話不算話!



想到他,另外也想起另一個場景,地點在純美術我家裡,很有趣:


老大,Jack跟我說了好幾次,他懷疑你有分身⋯


你問他,聊房地產我幹嘛要分身,神經病!


可是他一直以為xxxxxx是你耶?


乀,你叫Jack自己來問我⋯











網路文章本是內心反映的真實自我描述,也許真假難辨,但也是自我要求的一項考驗不是嗎?
在眾人罵盡媒體亂世之餘,不就在彰顯相互尊重才會進步的價值?
大家還是多來綠園道吃喝玩樂,和氣生財啦~

看在小弟今天生日的份上(有用嗎?)




如果你願意給她打賞,相信她不會只是在台北發展而已。
賺錢為敗家之本...

jazzcat0823 wrote:
網路文章本是內心反映...(恕刪)




有用!當然有用!祝j大生日非常快樂!







hlz wrote:
沒那麼多小人啦 大家太執著於某個太糾結的梗 只要一起放手就沒事了...(恕刪)



就算立場 看法不同 也不必動氣啦
交流交流就好




村夫偶給樓主大及各路好漢奉茶了
消消氣





想喝咖啡也行





各位息怒呀!再怎麼交鋒,政策也不是我們訂的,官方要怎樣浪費錢也是無可奈何!

小弟不太敢也很少發言,只有瀏覽的原因就是...打字很麻煩、意見不同氣到又傷神,
有了一些些年紀加上工作繁忙,就不上論壇與PPT了.說服了你、爭過了你又如何?
也改變不了些什麼,只是同好間交流心得、資訊罷了!既酸了手指,就別再怒了心神吧!

是因為此樓樓主22f的某些分享與論點跟我的經驗體悟類似,加上都是喜歡台中的人,
所以才來湊熱鬧,小弟意見表達較直,若有所得罪、請見諒!

如果我們都是市政顧問或官員,相信這樣的爭論會對這城市的進化更有幫助.
(他們為的是誰的利益?我們爭論是為了誰的利益?)

著論立場、經驗背景、今天心情...都會影響我們說出的話,小弟沒打算說服誰、
與誰交鋒,只是提出看法.

若各位先進賢達有更有力的證據、數據、理由來指導、糾正小弟,很歡迎,
或許,我收集的資訊偏頗、觀察到的面相不過多,這也是有可能的.

1.幾乎沒有任何建設是設定蓋好就是賺錢的,重點在初步評估與如何後續規劃與經營.
(要賠多久?能陪多久?就算賠,獲得的價值是什麼?選票?民心?民眾方便性?
增加視野水準、國際觀?教育造福下一代?資深國民福利?)

高鐵是不是賠錢?目前已經損益兩平,花了多少時間?您從這建設獲益了嗎?
省了通車時間,賺了更多的錢或家人更多相聚的時間?回顧來看,這建設對您而言,
是大眾獲益嗎?還是BOT的財團抑或政府獲益?

賠錢就不蓋嗎?理由?所獲得的好處多過付出的代價(錢、時間、環境)?全民買單的
建設為了誰?

或許,台中擁有歌劇院是賠錢的,(國家每年支出的三億)有沒有賺錢的可能?什麼樣
的活動有可能吸引北中南東的“大眾”?每年的償還計劃去決定扮什麼樣的活動?
people-oriented or debt-oriented?

2.很多活動跳過台中,真的是因為台中沒有適合的場地.並非因為台中人被免費的活動
慣壞,否則也不會有很多北上看活動的人.光靠台北的群眾是無法撐起每個月這麼多的
活動的.太陽劇團只是一個活動,要考慮她的表演性質、可能觀眾群、搭棚的方便性
,是否為小眾或大眾活動呢?....原因“可能”是在台北方便、熟習(對於劇團與宣傳、場地安排)、
中南部有能力負擔這觀賞費用且有時間能搭高鐵上來也是有的.太陽劇團並非是很大眾化
的表演,是對這項表演有興趣、家長帶小孩、孩子帶父母親來見識、還有一些廠商的招待公關票.
喜歡馬戲團、音樂劇、芭蕾舞與明星演唱會、宗教傳教活動人數上就是差很多!
台中基督徒、天主教、慈濟與各宗教所支持的活動也不少,也是苦無場地舉辦.

對於這活動不感興趣的人,您送他一張八千塊的好席位,既使他在台北,搞不好他沒
興趣也是放在抽屜過期.而對於這活動感興趣的人,他會願意再多花一千四加上捷運的錢,
坐高鐵上台北看這場表演....motivation對於活動是很重要的!

我舉個例:台韓棒球大戰,洲際棒球場這麼爛的場地,不意外地塞爆了!當天我的客戶們
(皆是台北市大安區經濟能力不錯的家庭),全部與我改約時間,搭南下高鐵為中華隊
加油.活動賺不賺錢、參與人數多不多的因素很多,每個團隊與活動主辦者有不同的評估,
根據我辦活動的經驗,參與對象、籌辦場地與搬運方便性、宣傳管道方式... etc.是考量點.

小弟認為台中需要一個像樣的場地,理由已經前述.大幅成長、移民人口、人口年輕化、
腹地變大(縣市合併、中部五縣市消費重點)、人均負債少.(甚或許多優質的北下移民例如
22f大與我所認識的許多退休教職員/幫仍在台北的青壯年孩子帶孫子的長者).甚或許多
付得起錢的其他區域國民,也願意坐高鐵下來看唯一一場的表演,順便玩個幾天,有沒有可能?
我想這樣的人們與家庭還不在少數呢!

這些現在、正在、未來打算住在台中的人民,可否值得擁有一個夠好的環境與建設?
如同北捷,正如22f大所言,是因為原有的交通太糟糕、不堪負荷、要付出生命與健康的
代價太高,才逐步建設的.

這是“慢於需求的建設”,如果是我當市長,會設想未來性、可行性、當然最好不要賠錢甚或賺錢的建設.

“人”永遠是建設的出發點,希臘是敗在“人”製造的財務問題而非建設.

小弟十餘年的觀察:應該要統計一下,台北與台中的建設到底實際用的多少錢?預期回收多少錢?
用多少時間已回收多少錢?有多少使用率?獲得什麼效應(實際金錢與無形價值評估)?

台北很多建設是“很”浪費錢、支出納稅人龐大稅金、要賺錢回收遙遙無期.
(建成園環改建、花博園區、世大運場地、Ubike)...使用者眾?I don't think so...

2012-12-05/自由時報 《台北筆記》目標錯亂 談何政績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dec/5/today-taipei4.htm

台北的活動並非只有台北原住民支持、消費得起,大多也是賠錢的.
2012-10-27/蘋果日報 後花博錢坑 ,郝:『不以賺錢為目的』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00720/32674488/

台北的場地漸漸不理想、過於擁擠飽和.(因為資源過於集中).
(人潮擁擠的各區運動中心、假日的自行車道、自由廣場、國父紀念館、陽明山、烏來、碧潭)

大家都知道的現象,只要放長假、春假、年假,台北就變成空城,原因就是這裡已經是青壯年
不得不、必須討生活的地方.有沒有機會鮭魚返鄉服務?

....以上花的是誰的錢?誰負了債?這債誰還?這債負的值得嗎?是大多數人獲了益?
....其他的縣市應該跟進嗎?有沒有人、地與明確理由舉債?有沒有有能力的領導者經營
獲利還債?

又是胡言亂語了事...





hlz wrote:
珍姐 言重啦 沒那麼多小人啦 大家太執著於某個太糾結的梗 只要一起放手就沒事了 呵呵呵

...(恕刪)




就是看不慣啦
一群大男人怎麼跟女人一樣
有什麼話直說嘛,何必來陰的
存中樓就老大和象大最man
敢真面貌一對一打
不像某人在對樓君子
在本樓帶面具拌小人



  • 72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2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