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

台中您敢蓋捷運嗎? 高雄的前車之鑑您不怕嗎@@

HSDPA wrote:
然後呢 ? 雙截 ?...(恕刪)

BRT就是有優先路權、優先號誌、專用道,在交通尖峰時刻塞的只有旁邊的道路。
當一般道路駕駛人在BRT巴士通過路口時若還佔用公車平交道,
就跟鐵路平交道一樣必須讓開否則就罰錢的。
在交通流量大的路口也可以將專用道地下化或高架化以避開車潮。

如果還是為了不能讓私人運具優先通行或者為了興建成本問題反對,那等於還停在過去大公路主義心態。
過去台灣花了高出大眾運輸建設不知道幾倍的成本、不求成本回收的蓋了多少公路、快速道路、高速公路?這些有人在計較嗎?蓋BRT就是為了要讓公車在路上的優先層級提昇的。
別讓任何人告訴你,你不能做什麼。 即使是我也一樣。 如果你有夢想,你就要去捍衛。 你想要什麼,就要努
很好玩嗎? wrote:
BRT就是有優先路權、優先號誌、專用道,在交通尖峰時刻塞的只有旁邊的道路。
當一般道路駕駛人在BRT巴士通過路口時若還佔用公車平交道,
就跟鐵路平交道一樣必須讓開否則就罰錢的。
在交通流量大的路口也可以將專用道地下化或高架化以避開車潮。

如果還是為了不能讓私人運具優先通行或者為了興建成本問題反對,那等於還停在過去大公路主義心態。
過去台灣花了高出大眾運輸建設不知道幾倍的成本、不求成本回收的蓋了多少公路、快速道路、高速公路?這些有人在計較嗎?蓋BRT就是為了要讓公車在路上的優先層級提昇的。

這照片真是一目了然啊!我已經開始想像自用車道在大塞時,坐在BRT上呼嘯而過的快感了...
嗯 有圖片更清楚
我可以想見中港路塞車成一條龍的情況了
不過這樣也好
大家會少開車 多坐BUS 哈
我基本上是支持大眾運輸的!
但是我比較擔心,台灣人的道德水準,
塞起車來就會有人佔用專用道!

台北市公車專用道沒什麼人敢開進去,
嘉義的BRT就常發生,現在不知道還有沒有?

很好玩嗎? wrote:
BRT就是有優先路權...(恕刪)

已經說過了,以中港路的公車密度,要再搞平面專有路權
只有兩種結果
1是中港路塞暴,1是所有和中港路交會的幹道塞暴!
自己貼的圖也不看一看,
那後面有文心,忠明,五權,自由,三民,東興,這些路嗎?
HSDPA wrote:
已經說過了,以中港路...(恕刪)

那公車不准走BRT車道好了,去跟自用車一起塞!
再來,BRT將要經過的所有交岔路口,中港路一率綠燈!

HSDPA wrote:
已經說過了 以中港路的公車密度,要再搞平面專有路權
只有兩種結果
1是中港路塞暴,1是所有和中港路交會的幹道塞暴!


有點常識吧!中港路如果有公車的捷運BRT系統,中港路上的公車路線就一定得調整,也應配合這條地面的捷運線重新修改接駁的路線,重新分派路權。以後中港路如果可以像台北的捷運線維持三分鐘到五分鐘一班車,並配合感應燈號,讓接近路口五十公尺距離時優先通過後再轉換燈號,變成準捷運班車,目前走中港路一段之後再繞去逢甲大學、公益路、美術館的班車(28/75/60等)就可以修正路權,變成接駁在中港路沿線與中港路垂直交叉的橫向幹道上的接駁路線。如此,市民腦中就可以很快地建構一套市區公車地圖,透過轉乘接駁到達目的地,搭公車只會更順暢?

當目前因為無法一線到達的駕車族因為中港路嚴重塞車,但BRT相對地不塞,順暢由被塞的車陣旁呼嘯而過時,我相信一定會有越來越多的開車族願意搭乘BRT。扣除那些因為載貨、因為多人共乘而必須自駕車的族群,只要有30%到50%的開車族轉而搭乘BRT,台中市的交通就開始進入正向的循環。當年賀陳旦在台北市擔任民選市長後的第一任交通局長時,要推行公車路網也是被罵翻天,抵制最力的就是當時台北市駕車停車成本已經很高,但還是付得起的中產階級。但公車專用道推出之後不到三個月,市民開始感受到公車的便利,也開始熟悉轉乘的路網後,一致叫好。我也開始看到自己身邊一堆的長官、公司幹部開始搭公車上班。

大家在Mobile 01網站上可以以更理性的態度面對BRT的選擇,不要像市議會那些心浮氣躁的議員一樣,一味地唱衰!
你以恩典為年歲的冠冕,你的路徑都滴下脂油!
HSDPA wrote:
1是中港路塞暴,1是所有和中港路交會的幹道塞暴!
...(恕刪)


這就是目的呀
培養大眾運輸人口, 減少自用車, 未來才可能達到運量目標後蓋捷運
(我是認真的)

再提一下和本版相關的
所以現在要買房的絕對要把交通路線考慮進去 (上下班路線是最重要的, 若常回父母或岳父母家也可列入考量...等等)
不論是汽機車路線規劃或大眾運輸路線的有無和可近性等都要考慮
最好是有大眾運輸的路線方案
若考慮汽機車通勤, 那一定要上下班時找時間實地開過幾次


HSDPA wrote:
已經說過了,以中港路...(恕刪)

這位大哥...請問您是交通規劃的專家嗎?
專家學者都還沒開始規劃的東西,您結論下的倒是挺乾脆..
你說的疑慮我知道,小弟也不是專家,但是用頭腦想了又想,有些心得跟大家分享

BRT規劃其實很多樣化,很靈活,如果以目前中市府透露出的大方向來看,
其實BRT與公車的差異很多,相比之下跟軌道電車的捷運系統差異反而比較少,
BRT車廂是雙截膠輪式,採車外(入站時)收費,有專用路權(沒有其他車種干擾),
代表它跟一般人熟知的捷運一樣,能夠精準的控制入站、出站的時間,以及班距,
這跟現行的公車會被零零總總的因素阻擋,無法精準控制到站時間,有很大的差異。

此外台中港路沿線與交叉路口紅綠燈都可由電腦儀控,可以由交通控制中心統一規劃,
幾點幾分幾秒BRT要通過哪個路口、停在哪一站都可以由同一交控中心管制,跟公車大不相同。

現在沒有BRT,開車騎車走台中港路,難道不用等紅綠燈?要嘛
比如說中港文心路口好了,紅燈停等轉到綠燈大概要等個60~90秒,
這個時間剛好可以當作是BRT到站上下客的時間,號誌秒差只需要微調,不會差異太大。

另外你質疑的現行公車班次如此密集,其實還是沒有跳脫思維,
以後的藍線就是捷運系統,只停站點、路線固定、班距短(5~10分鐘一班)。

現在很多不同路線、不同公司的公車,其實在台中港路沿線的站點與班次是重疊的,
造成資源的浪費,以後應該要跟捷運藍線整合,公車用在以藍線BRT站點為中心放射出去的路線,
這樣才會有整合資源的最大效益。

如此一來,台中港路班次密集加上專用路權,會造成南北向道路紅綠燈永遠都會是紅燈
造成大塞車的問題,其實可以知道並不存在。

至於BRT會佔用台中港路車道或停車格或分隔島的問題,其實並沒有那麼嚴重
就跟好玩大說的一樣,我也認為如果還在計較"公共運輸造成私人運具的不便"
"取消停車格會影響沿線店家生意"等...那樣短視近利的話,那台中市是不會進步的。

蓋BRT限縮台中港路車道數,會造成台中港路塞車?講白一點,塞到怕就對了!
開車騎車不會塞車、車子可以免費到處停的話,大家誰會改搭節能減碳的大眾運輸工具?
  • 6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6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