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屋齡都差不多我選2戶數跟公設都要適中因為現在房子不論有沒有健身房這些公共設施公設比都差不多也不會因為沒有健身房游泳池,公設比就比較低當然更不用說,那些維護公共設施的費用戶數越少,負擔越重,大家越捨不得換戶數太多,人多嘴雜,要是遇到一些貪小便宜的住戶什麼事情都要卡在那裏半天,每次開會,眼睛都要翻到後面去
在台北市住不起獨棟透天,因此買房時都買找一層一戶的,開銷是一回事,重點是隣居愈多愈麻煩,日後換電梯時一戶可能要出不少,不過為了隣居少,值得。我們這棟的住戶差不多都一樣自閉,大家有共識,等要進行重大維修時分擔會多一些,這算是為社恐付出的代價XDDDDD⋯⋯
哈拉丁 wrote:1.有的新建案 有100...(恕刪) 我個人住社區, 128戶社區管委會有常備1300萬.坦白說, 戶數多, 月管理費用就會多, 相對的, 社區管理會好一點.我朋友家, 住在我走路5分鐘能到的社區, 小社區48戶, 目前守衛2班, 沒有管理總幹事, 並且垃圾回收是廣播請住戶自己倒.....你管理費繳的少, 又要該有的倒垃圾, 回收, 社區保全等等所有的運作都健全, 戶數就要夠多.除非你願意繳高額管理費, 那戶數少, 單純....
你好:看名聲看地點,像有的很便宜的二手老大樓,當時就很便宜,現在價格漲起來,可是人員素質比較普通一些,進去很多設備沒在修,也沒什麼在清潔的,然後業主被黑單的,就不要買。如果你是買那種頂破豪宅線的,我覺得沒什麼差欸,大部分錢錢都願意出,能夠兼顧居住品質
有人說戶數多複雜,我老家公寓一棟只有10戶,沒有物業管理沒問題是運氣好,有問題時就要有人自告奮勇出來當"偽主委"處理通常這位"偽主委"都是受害最深忍無可忍的人處理好是應該的,處理不好一樣被公幹我新房子600多戶,每天回家都有去義大皇家的感覺管理費每坪55塊,而且還有室內溫水游泳池和KTV個人認為住過後就回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