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台中3800萬預售屋交屋前「升格豪宅」,她傻眼:貸款剩4成

一個敢去買將近4000萬房子的人, 背後的財政資源一定非常豐厚。這邊在擔心什麼?
joeybaby2017 wrote:
台中3800萬預售屋...(恕刪)



joeybaby2017 wrote:
台中3800萬預售屋...(恕刪)

智障政策沒錯?台中、新竹房價會比新北低嗎?就這政策來說,中央對大台北以外都不友善!
4000早就開調到7000了
一堆過時政策不檢討
最近打房政策又有新的變化.
會不會最近要交屋的前幾年預售高價屋(總價低於4000萬),會不會面對到這方面的問題.
hoyoyo

會喔!這時候就要看你合作的銀行怎麼算了,有些願意用成交價,有些直接用估到的的限價!6月處理的時候還有些彈性,現在就不知道了........但台中市區4000真的不太合時宜,市區價格已經不輸新竹新北了

2024-10-08 8:28
四千萬以上豪宅貸款剩三成了
房市4大亂象引民怨,估價師批:金融政策「溯及既往」最荒謬
記者陳筱惠/台中報導

當前台灣房市亂象叢生,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如今,這些政策錯誤所引爆的後果,卻要全民共同承擔,正心不動產估價師聯合事務所所長黃昭閔認為,目前購屋者掉入違約陷阱,建商淪為放款單位,社會矛盾持續擴大,令人痛心疾首。

面對房市糾紛日漸增加,正心不動產估價師聯合事務所所長黃昭閔對此表示:「4大關鍵亂象叢生,包含金融政策『溯及既往』,踐踏法治與信賴基礎、高價住宅門檻凍結10年未調整,嚴重脫離現實、鑑價與放款標準錯亂,限貸卻又不給貸、建商被迫變身銀行,角色錯置、風險外移。」

他說:「現行金融政策朝向全面緊縮,甚至出現『溯及既往』的誇張作法,許多民眾在當初購屋時,在謹慎評估自身財務能力與貸款條件後,才決定簽約購屋,但去年9月19日後,金融政策卻突然變臉,尚未申請的貸款件,在毫無緩衝期與法律保障下,適用第七波信用管制,形同政府單方面毀約、嚴重踐踏法治精神與人民對制度的基本信賴。」

另外,中央銀行自民國2016年起對高價住宅實施限貸政策,但至今從未調整總價門檻。還有,銀行採用「鑑價與買價取高者」來認定是否屬於高價住宅,卻又以「取低者」決定實際可貸金額,等於「限貸又限估」,讓購屋民眾左右受困、進退兩難。

黃昭閔舉例,某消費者名下已有1間房,2020年於預售階段購置台中市1戶70坪住宅,每坪單價50萬元、總價3500萬元,當時屬於非高價住宅,預期可貸7成。然今年交屋申辦房貸時,銀行重新對該屋進行鑑價,核估每坪單價已上漲至60萬元、總價高達4200萬元,銀行即以「高價住宅」視之,依第七波信用管制僅准貸3成。

「民眾背上高額自備款與違約風險,最終政府竟反過頭要求建商協助分期攤還,變相逼建商成為金融放款單位。」黃昭閔痛批:「建商何德何能肩負金融風控職能?這根本是政策失能下的體制錯亂,實在荒謬!」
首購族真慘!房貸卡關、申訴專線也沒用,業者曝:違約率比投資客還高
2025/08/15 13:54 文/記者 朱語蕎
房貸之亂持續延燒,金管會和財政部陸續出手,要求銀行應加速撥款速度,並優先給首購、自住、已承諾房貸的民眾,若有問題,可撥打申訴專線,但陸續有民眾反應,就算打電話申訴也緩不濟急。

其實,申訴專線去年就已設立,但央行表示,投訴案例極少,專家就表示,一般民眾很少會知道申訴專線與信箱,就算申訴了,可能處理結果還沒出來,就得面臨解約問題。

有網友就分享真實案例,去找了銀行貸款,許多銀行都表示不會收件、不會過,或是只能給很差的條件,打了申訴專線,承辦卻說,要跟銀行申請,告知是哪家銀行承辦才能處理,但問題是銀行連收件都不想收,該如何提供資料給央行承辦?若申請太多家銀行,也會影響日後聯徵條件,最後根本無法送。

也有網友表示,自己的客戶4月簽約、5月底對保,一直到現在貸款都還沒下來,看到申訴專線後先打給銀行總行,馬上被轉到分行,分行直接表示目前貸款額度不夠,沒辦法撥款下來。

後來轉打去申訴專線,發現是民營機關,只能協助轉達,無法處理。最後不死心再打去金管會,金管會又給了總行電話叫他打去,民眾表示回說已打過了,金管會又說,可以直接線上寫信給銀行局,銀行局會轉給銀行處理,整個過程無限循環,沒有解答。

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表示,去年央行9月祭出新一波打房,隨後的貸款問題四起,近來詢問相關從業人員發現很多不合理現象,像是限貸令回溯措施,一般政策法規基於「信賴保護原則」,並不會回溯實施,最衰的人是多年前在雙北市以外地區購買預售屋、且成交總價低於4 千萬的人,從成交到預售屋完工交屋經歷3、4年,房價漲超過 4 千萬,變成央行認定的「高級住宅」,貸款成數只剩 3 成,交屋通知頓時變成斷頭通知。

另外,「豪宅限貸令」斷頭違約情況也比預期嚴重,何世昌說,這可能肇因於銀行鑑價、放款各自為政,甚至出現「鑑價取其高、放款取其低」的荒唐現象,讓消費者無所適從。

舉例來說,民眾在2022年在高雄買一戶預售屋,成交總價為2900萬元,他準備了4成頭期款、即1160萬元,預期交屋時向銀行貸款6成、約1740萬元。

但今年建商通知對保、交屋,銀行鑑價為4200萬元,受「豪宅限貸令」約束,貸款上限只剩3成,民眾以為是比原估的1740萬元少480萬元,但沒想到,銀行所謂的貸款上限3成,是以成交總價2900萬元為放款基準,所以只願核貸870萬元。


何世昌表示,不少業者坦言,現階段反而是多屋族順利交屋比率比較高,因房貸而違約的大多是沒買房經驗的首購族,何世昌說,根據業者說法,首購族沒經驗、沒門路,大部份只能跟親友調頭寸,調不到的話只能賠錢違約,投資客找錢的經驗豐富,有些人就乾脆去民間融資借錢、促進地下經濟。

何世昌表示,房市調控這件事對政府而言真的兩難,房價跌得不夠多,等著買房的民眾不滿意;房貸貸不到,被迫斷頭的民眾必然極度不悅,不管哪一種情況,民意迴力鏢最終都會打到政府身上。

寶和建設執行副總經理王董騏建議,現階段最好多找幾家銀行比較、評估貸款條件,個人先提供完整存款、貸款等相關資訊,金融機構就能夠在不查聯徵的情況下進行房貸條件評估;若面臨銀行貸款成數不足,可以找家人「作保」來增加銀貸成數的根據。
我2024年底交屋就是遇到一樣問題, 也是大概三年多前購入預售, 購入總價3805, 接觸到的銀行(包跨建商配合的)都以市價認定, 只能貸到四成, 好險簽約的早, 一個禮拜後只能貸到三成
joeybaby2017
joeybaby2017 樓主

第二房可以貸五成,你的房應該是鑑價超過四千萬,現在四千萬以上只能貸三成。

2025-08-19 14:22
evan0816

對啊, 2021時購買價3805, 貸款時銀行以鑑價認定

2025-08-19 14:24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