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新聞是不準確的,所謂的建商是指建設公司賣房子的,而蓋房子的是屬於營造廠,建設公司有能力把成本利潤去往上加,也不用去找工人、買材料什麼的,但營造廠(另有一種是建商本身自營的營造廠又另當別論)拿了一個工程後,它的利潤在於施工花的錢和承商工程金額的差額,虧錢不敢看報表的是營造廠,不是建商。營造廠一個案子的利潤很少超過15%,因為一個工程執行的過程會有很多的不確定性,以前蓋房子一坪成本頂多10萬(20年前),現在沒有15萬以上都蓋不起來,技術工的青黃不接,工地很少可以看到50歲以下的工人,現在公共工程的預算編列趕不上物價上漲的速度,所以很難一次就能標出去,這些在政府標案的公開資訊都可以找到。
joeybaby2017 wrote:「不敢看報價!」建商...(恕刪) ETtoday記者陳筱惠閒來無事發篇報導..被你閒來無事複製貼上..搞得一堆網兄網弟閒來無事來場大戰..大叔最閒了..講句建商不愛聽的話..大通膨時代..百工百業..原物料成本皆漲..無一倖免..是千真萬確事實無誤..但..但..建商們不都也將成本上漲反應到價格調漲上..哪間佛心營造..善心建商自行吸收了??在那瞎扯蛋不敢看報價..身為被削的消費者..更不敢看你們爽歪歪的財報…….
george306 wrote:這種文章都是不太可信(恕刪) 營造成本漲幅超過50%土地也很誇張這麼大的的波動如果你還探聽不到代表你根本沒在關心房地產或是身邊沒有人脈或是選擇性忽略而已之前有個當官的說蚵仔麵線一碗20他一定很久沒吃麵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