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

看到中部以南的空氣,你還要跟著買房嗎?

Michael1974 wrote:
台北每天車都那麼多,真的是交通工具造成,那就每天霧茫茫,不會只有2天。


大大分析的真好~我以為台中交通車輛比雙北多~照這判斷雙北天天都空氣差~不會有好的一點

是不是中火~停機測試就知道~如果還是一樣~那代表市長判斷能力有問題~但如果是~證明市長能力好
健康最美 wrote:
為什麼不測試一下是不(恕刪)

用腦去想 如果你有?

追蹤一整年的空氣品質與天氣氣流變化與中火機組
還需要別人告訴你
chen2782 wrote:
空氣污染嚴重,能逃去(恕刪)


租房子就呼吸不到逆?


還是回火星比較安全吧
ASF9999 wrote:
用腦去想 如果你有?(恕刪)


就只有你有孬~好不好棒棒

要不要出國比賽

我又沒說是中火的問題~只是一堆人說中火~證明就不是啊!

藍的說是中火~綠的說不是~

那就看數據啊!
psc. wrote:
北部車子不多嗎 空氣卻是最好的 難道又是風向問題


天候影響最大
台中夏天空氣好得很
藍天白雲

那是中火開得最兇的季節
反而降載的冬天空污變嚴重
張啾啾 wrote:
我之前在大陸 空氣還不錯 不可能是從大陸來的~~~別被騙了 我覺得是中火!!!!


別再洗腦都是火力電廠害的
因為台電的火力電廠煙囪都有即時連線到環保局
各項排放數據(SOx,Nox,... and so on)一超標,馬上電話就來,隔天環保局就到廠稽查,有缺失馬上開罰單
(可以說被叮的死死的....)
你說,可能都是中火害的嗎?
那 雲林麥寮六輕呢?

那麼多的煙囪,非常壯觀的聚落,滾滾濃煙,直上雲霄
chen2782 wrote:
中火不會影響台中,有(恕刪)

抗空污鬥士陳宏益 重現中市藍天
文.洪寶山

過去不少台中市民抱怨天空灰濛濛的,前方能見度約莫百公尺,細心的民眾可以發現近一年台中市的天空漸漸清朗起來,根據統計,台中市民國一○九年平均 PM2.5 指數降到 15.4 微克,比前年再降 2.3 微克,創下歷年新低,顯示盧秀燕市長上任以來,積極改善台中市空氣品質的作為頗見成效。

「空污就怕沒有風的日子」,台中市環保局局長陳宏益表示,台灣的空氣品質,氣候佔很大因素,夏天吹南風,空氣往北移動,高雄空氣品質最好,冬天吹東北季風,只要台北有風下雨,中南部的空氣品質不會太差,最怕的是台北風和日麗,中南部的空氣品質相對慘兮兮。
既然沒有風,就代表污染源來自台中本地,無法擴散」,因此市府團隊認為必須先就台中本地的污染源進行改善,而 PM2.5 與來自燃煤的硫氧化物息息相關,首當其衝的便是燃煤用量最多的台中火力發電廠及中龍鋼鐵廠。

一○八年七月開始,台中市府推動「藍天白雲計畫」,針對固定污染源、移動污染源及逸散污染源進行管制,推動二十四項精進改善對策,包括中火減煤至一一○四萬噸、燃煤工業鍋爐一一一年全面退場,電動公車倍增的項目,採取「先大後小、先公後私」的策略進行督導改善。
科技監測 污染無所遁逃

有些人疑惑為何先抓中火、中龍,不管汽機車等移動污染源?陳宏益直言,經過調查,這兩大廠的污染排放量幾乎佔 90%,「中火降 2% 的燃煤,等於汰換近五萬輛二行程機車一年的 PM2.5 減量」,當然不能放大捉小。

為了有效管制排放量,台中市環保局去年成立科技稽查中隊,引進無人機、熱顯像儀、紅外線感測器,透過高科技監測,有效減少人力稽查。

「你看到的每一個煙囪如果都裝有感測器」,台中市的大型煙囪,依法目前架設精密的即時連線監測儀器,包括火力發電廠、焚化爐、大型工廠等,加起來不到三十支,相關費用動輒百萬。但是現在一台三萬元簡易型即時感測器,加上拉線及網路費用便宜,為了企業形象與環境正義,廠商沒有說不的權利。

陳宏益說,雖然沒有法源依據強制廠商裝設感測器、監視器,但會用「行政檢查」的手段,有加裝感測器或監視器的廠商,稽核次數會變少,鼓勵廠商用感測器管理好自家的煙囪。

另外,在台中的幾個主要工業區,像是台中工業區、大里工業區、關連工業區及烏日高鐵附近設置影像辨識系統進行煙氣監測,並防止露天燃燒及垃圾掩埋場悶燒釀成大火,如同人臉辨識,追蹤破案成效可達八成左右。

中火減煤調電更彈性

他以中火為例,市府深知台中市的空污關鍵在中火,因此在台中海線的制高點裝設超高解析度的攝影機二十四小時監控。過去林佳龍任市長期間,中火從實際燃煤量一千八百萬噸減到將近一千六百萬噸,盧秀燕市長上任以來,要求落實四年減四成,但台電與中市府的計算基準點不同,台電以法定燃煤量二千一百萬噸減四成來計算,然市府堅持採自治條例,規定台電須以實際燃煤量一千八百萬噸減四成為最終目標,中央與地方互槓,最後市府強烈要求下,中火燃煤一○九年全年只燒一二二九萬噸,驟減三六八萬噸的燃煤量。

陳宏益說,台中市環保局並不是無理要求,更不會因為中火減煤讓台灣缺電。事實上,在減煤的期間,台電還是有增加新的發電機機組,一○八年新增機組的量反而比退役的量還多,大概增加九十萬瓩,電力調度上更有彈性。

另外電動公車部分,截至一○九年底,台中市已有兩百台電動公車在市區繞行載客,數量已是全國第一,而一一一年鍋爐全面退場,台中市政府也有完整的輔導、補助等配套措施,協助業者從重油鍋爐轉換為天然氣。

今年一月,台灣環境保護聯盟針對全國二十二縣市進行「2019 年永續環境施政」評比,台中市雖然在五項指標全獲A級優良 (能源轉型及氣候變遷、公害防制及公共設施、國土規劃及生態保育、環境管理及整體綜合評比),與台北市、新北市並列全國第一,陳宏益仍強調,能源轉型是亟待討論的議題。

蔡英文總統上任後,政院推動「非核家園」目標,目前核一廠已退役,核二、核三廠規劃在一一二年、一一四年除役,在新能源尚未穩定之時,政院採取增加火力為最主要的發電來源,以一○九年發電結構來說,火力佔 78.5%、核能 12.7%、再生能源僅佔 5.8%。

支持非核家園 肯定以核養綠 兩害相權取其輕

所增加的電廠全部都是燃燒石化燃料,陳宏益直言,石化燃料產生的二氧化碳造成溫室效應已是不爭的事實,全世界都在談「±2℃」,日本發生福島核災,一度反核,後來還是重啟核能,德國是最注重環保的國家,面對全球氣候變遷,核能還是不得不的選擇,況且全世界十大工業國,誰沒有用核電?在全球節能減碳、管制溫室氣體的大共識下,台灣真的要反向而行,用八成的石化燃料火力發電?

「核能是風險值,石化燃料污染跟致死率是確定值,如同溫水煮青蛙」,朝野應更理性看待目前全球面臨的氣候問題,況且台灣公投的結果是「以核養綠」,減少火力發電。「兩害相權取其輕」,政府可以更傾聽人民的聲音。

陳宏益強調,自己並不是擁核或反核者,一直期待台灣早日達成非核家園的目標,但是再生能源的不穩定性,必須要靠什麼能源來搭配支持用電安全,自己並沒有確定的答案,「但是不該這麼快跟核能說 NO,應該更理性看目前技術和全世界處理的方式,不要把它當成一個不能討論的議題!」

碳覺醒 全民的課題

台灣必須有一個「碳覺醒」,除了本地的空污問題之外,全世界如火如荼展開「碳足跡」相關政策及認證,「碳消耗」會成為台灣另一層次的貿易障礙,當局者必須審度國際情勢,提出更好的策略因應。

至於核能何時可以退場,陳宏益建議,如果 PM2.5 能達到世界衛生組織標準十二微毫克,最好是十微毫克,屆時污染不在了,並且考慮台灣能源環境特性,新能源可以穩定支撐台灣的用電需求,核能就該退場,畢竟核能還是有輻射的風險。

新能源發展,電費勢必提高,「以價制量」可以達到節電的效果,「我們必須重新思考,不是用水、用電量多,就叫做文明」,一個富而好禮的社會,是用最少的水量、電量,產生最少的垃圾,達到最好的經濟生活,才是一個文明先進的國家。節能減碳,今日不做,明日後悔。

陳宏益從小住在彰化台化工廠旁,所學及貢獻都在環保領域,父親是台化基層的三班四輪勞工,可以說是喝化工廠奶水長大,是煙囪下長大的小孩,環工是污染防治,和化工針鋒相對,他分享自己過去的成長背景,更能體會企業的艱難,從而提出比較簡單可行的方式協助業者改善,看到 PM2.5 值一點一點的降下來,抬頭仰望台中市的藍天,自己才會覺得有成就感!
-----------------
標示的第二段紅字最為重點
汽機車如果是最大宗汙染源的話那雙北整天就霧濛濛了
一張圖說明一切,沒北風,中南部空污都比北部好,北台灣本地空污其實比中南部高。
會好都是北風吹去下風處。

大陸很大,你要不要先說你在大陸的那裡?
幾個重點工業城市的空氣並沒有好到哪去?甚至比高雄差。

離題了。
這幾天中南部的空污的確不是大陸來的。

張啾啾 wrote:
我之前在大陸 空氣還...(恕刪)
  • 1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