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

請問一下 建案公設比的高低差在哪? 為什麼要花大錢買公設?

Charlie~~ worte:
最新的新聞標題是:公設拉高 房價墊高 8成民眾只要公設20%
您可以去谷歌~
這不是同溫層了吧!...(恕刪)

先射箭再畫靶的新聞罷。
因為高房價確實是很多民眾心中的痛,(看新聞的)消費者自然有高比例的人喜歡如何拉低房價的新聞。
做這樣的新聞或貼聞自然會有人拍拍手。
說來說去,都是房價的問題,如果健身房、會議室、豪華的大廳...都不減,房價砍一半,你要不要?
不喜高比例公設的人,其實也不少。但這些消費者大部份都買透天或公寓,華厦去了。
就還是那句,各取所需,市場決定房子要怎麼蓋,公設比要怎麼抓。
sunyearhuang worte:
先射箭再畫靶的新聞罷...(恕刪)


是 這樣來說也是
所以就是各取所需 不同客群
Charlie~~ worte:
所以就是各取所需 不同客群

對!一切都是市場決定一切。
可能有人會問,既然也有很多人不喜歡高公設比,但為何新建大樓都是高公設比的?
前面提到,一切都是$的問題,不是建身房,會議室、游泳池不好。
大樓的造價可能是公寓或透天的兩倍價,就算蓋低公設比的大樓,售價依然不便宜,不會是這些care $消費者的菜。所以care $的人還是會去買公寓、華厦或郊區,較便宜的建案。扣掉這些後,要買大樓消費者,不喜公設的比例自然少了,佔比太小的喜好自然不會是建商所關心的。自然而然,就一堆高公設比的大樓一直蓋。
像我幾乎都不會去用公設(入口大廳除外),但因喜歡地點(大樓通常蓋在較佳的地點),質感和管理,就還是買了。但我不會抱怨建商為何蓋那些我不用的公設,因為看起來那些公設(尤其是健身房)使用率真的蠻高的。
一句話:貧窮限制你的想象
其實有時候很多公設戶數多的大樓

和很少公設但戶數少的大樓

戶數多公設多的大樓反而公設比較低

一般除非豪宅會特別提高公設比來提供豪華的公設

不然一般住宅就算是有泳池的

也只不過是在本來就不能住人的地方去規劃

因為「公設」本來就不是指那些ktv或泳池

而是法定退縮空間、你進出的大廳、地下室車道、逃生梯等

而因應建築法規,逃生梯需兩支及退縮空間也較以前大樓還大,所以才會造成公設比增加

而戶數多的可以去稀釋掉這些公設比

相對的戶數少的社區需要去平分的公設就較多
公設比低的建案很難賣,因為公設比低的建案,通常戶數少,土地持分多,一坪會貴2萬以上,真得
黃祥恩 worte:
其實有時候很多公設戶...(恕刪)


原來如此
難怪有看到文章 有許多建商老闆表示

其實如果建案總體規畫得當
其實低公設比真的不難達成

反而高公設比才是有問題的
(言下之意就是,低公設比一樣能享有很棒的公共空間)
APulsCode worte:
公設比低的建案很難賣,因為公設比低的建案,通常戶數少,土地持分多,一坪會貴2萬以上,真得...(恕刪)

相同容積率,土地持分比應該是一樣的。
華厦法定公設佔比會比較高,因為單層面積小,逃生梯、電梯面積佔比高。
有很多人不喜歡公設而去買透天,其實這並不太正確。
因為公寓或大樓的電梯、樓梯只有單層且是持分(只負擔一部份),透天的樓梯和電梯則是獨立負擔,功能一樣,透天佔比卻非常高。
差別只是心裡因素,樓梯和電梯是全部自有,但沒到電梯維負也是自己全額負擔
我們家就是想享受公設,從電梯透天搬到大樓的
不用去外面跟人擠
在自家社區爽爽用
使用完直接搭電梯回家
太方便了
外面的哪能比
我一直以為公設比的比例適用在所有同社區的住戶
一直到我差點買了中山區的房子 (給斡旋金 後來反悔 5萬被信義沒收)

這是小坪數的建案 忘記公設比多少 假設 35%好了
我會給斡旋金 因為我看的單位 明顯比別的單位大
房仲的說法是 這單位的公設比別的單位低
因為原定的機房坪數(還是別的 忘記正確說法) 灌在這個單位
機房是公設 因為沒用到 灌在這單位 所以這單位的公設比跟同社區比 較低

這是房仲的說法 但是看了其他單位 登記坪數一樣 但是這單位就是大很多 約大兩到三坪

那是蠻特別的經歷 也讓我知道 所謂的公設比 都是建商在玩弄的 雖然登記坪數都一樣, 但是不見得每個單位公設比都一樣
  • 2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