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小屁 wrote:但是如果你沒住七期...(恕刪) 那容我來回一下好了,我曾經在夏綠地園道第一排住了幾年。(目前因工作移居台北,一個月約回台中一次)首先我也認為樓主很可能是住在「親家霞飛道」,而的確也認同無論建商品牌或是建物本身該社區都不能算是豪宅。以下是在這個前提下對樓主居住體驗的回應:1. 隔音問題應該出自建材和設備本身,不在此多做討論。關於百貨改裝這件事呢,我也剛好有經營過品牌並且進駐百貨,的確百貨撤換櫃都是在閉店後到隔日營業前這段時間,但換櫃大多集中在三、九月的一號(因應合約),所以一年大概也就三五天會有大量裝修場進出。百貨的裝修場大多是成品現場組裝,傳統的木工水店噪音並不多,而且以百貨的隔音來說從外面是完全聽不到施工噪音的。2. 交通方面不至於到封路的程度,但是的確相當痛苦沒錯,要到市政北三路才比較沒有車流。「百貨流出的餐飲汙水」這件事,在設計上汙水本身就不會流到地面層,何況是到了馬路對面的高樓層都聞得到,應該會上新聞了。我個人猜想應該是大樓旁邊的遊藝場廚房和鐵板燒造成的油煙和廚餘廢棄物造成。3. 在我剛入住時(歌劇院尚未動工)的確生活機能較差,但大業路家樂福、黃昏市場、松青超市都在五分鐘車程內。何況現在7-11、全家、星巴克、春水堂都有,我是對目前生活機能還蠻滿意的。(題外話,這麼說有點現實,七期住民真的不太會去量販店,頂多去Costco,更不會「搬進來後在問哪裡有量販店」)4. 豪宅規矩多是針對訪客和物業,住戶其實蠻自由的,至少我個人的感受都很好。前提是真的是所謂的豪宅。我自住,買七期,不覺得貴也不覺得生活有任何不方便。再說個題外話,聽起來樓主的姑姑對樓主一家還不錯,至少會想到家人,但樓主總是用「心靈空虛」、「爆發戶」形容,感覺頗有排富和仇富的先入為主觀念,實在為姑姑感到不值。另外開賓士去水果行的人很多,也沒甚麼,賓士也就是一種品牌,買的人剛好花得起而已,實是駕者無心,觀者有意。希望樓主能多放寬心,對自己和對家人都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