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vesharepc wrote:根本的問題就是 BRT...(恕刪) 有BRT時你知道外側車道對機車族來說有多好走嗎?有或沒有BRT跟塞車沒太大關係,早年沒有時一樣塞,有BRT時也會塞,但對於機車族來說好騎多了,而且有BRT時台中人口增加多少有計算進去嗎?並不是BRT沒用,而是台中人口增加的關係,現在搞個公車專用道,外側車道又是一堆公車,又是機車族與公車爭道的開始,而且當初本來是規劃做捷運,若不是高雄那幸福城市的虧錢捷運,或許台灣大道(中港路)的捷運已經開工了,BRT是為了把運量衝出來證明給中央而做的,有運量才有捷運,在台中生活20多年,以前很討厭進市區,因為車多易塞,改BRT那陣子,騎機車輕鬆多了,也不用與公車爭道,安全性提升太多了,所以別再牽拖BRT了.
隔壁就有舊BRT不先搭乘,然後再轉乘非要搭乘慢車道上的公車...現在唯一解,只能走老胡之前的規畫,BRT試水溫已經成功了,搭乘人數就是這麼多所以,直接蓋捷運藍線接軌綠線蓋好高架捷運後,拆除試水溫的BRT車站,還路於民
我認為,不只是台灣大道有堵塞問題很多大賣場、百貨公司或是其他公共空間的前面都會有堵塞問題細想原因是因為這些賣場百貨公司會吸引人潮、車潮而這些人車會變成賣場百貨的業績意思就是這些賣場百貨利用大量"道路資源"來製造私人企業的營收其實本意就跟房屋稅是一樣道理所以我認為可以針對個別現況,去額外徵收易堵塞路段之營業場所的稅金用此稅金專款專用於改善該路段的情形 可能是方法之一抑或者可以在商場賣場等營業場所在申請建照時即要求於私人的土地上做退縮車道以避免日後排隊進停車場或者計程車、接駁車進出時回堵到一般道路而造成一般用路人困擾以上個人小見解,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