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每天走台灣大道突然間想到以後這裡要蓋藍線
塞在路上就 東想西想
台中藍線 有兩個技術點
1是 現在提的這個 跨國道三號(沙鹿台灣大道/正英路口)
除了 下有中央兩根柱子 上有高壓電塔(線)
也位在 海拔200公尺左右
上天鑽地 落差超過 250公尺
2是要在安和路之前 轉入地下
安和路距離不到200公尺就是河床
在安和路之前勢必佔去兩個車道變成地上開口
而一下子就要鑽入河床底下
從最高點東海到筏子溪鑽入地下
可能中間一路下坡 只設台中工業區一站
現在安和路福華飯店裕元那區新開了特力屋優衣庫和多間餐廳
佔了兩車道不說
這邊也不設站
走台灣大道的人都知道
上下班時間 車子要過了安和路(往市區)才比較不塞,到了新光遠百文心路口又塞
不設站又佔車道對改善交通有效嗎??

superfat wrote:
有空來台北時候來看...(恕刪)
台北的例子
反而 較能適用 中清路 /崇德路/大里/太平/霧峰
而台中藍線在坡度和上天鑽地這部分
可能較能參考 機捷
機捷的坡度在4.7%
台中藍線可能超過6%(海拔高度說不定也會破機捷紀錄,列車也都要有動力配置)
加上大肚山的強風
機捷坡度高度
leentgle wrote:
台鐵和綠線捷運交叉...(恕刪)
應該從下方穿過不成問題
只是距離太近,靜宜弘光的人行天橋可能不保
⋯⋯從鎮南路地下出來,直接爬到 人行天橋 上方 (同綠線)的高度
再降到穿過國三的高度⋯⋯這段距離太近了
caraxist wrote:
應該從下方穿過不成...(恕刪)
提供藍線可行性研究的內容:
二、銜接至沙鹿車站之地下方案(方案二)
1. 本路線之平面線型相較於高架方案里程較短,B1車站將可
與沙鹿車站轉乘,由B1車站出發向左轉穿越台鐵後,銜接
鎮南路二段,於過光華路後左轉穿越住宅區,在中山路前
右彎銜接臺灣大道七段向東南延伸銜接B2車站。路線始於
B1車站穿越臺鐵後以5.5%之坡度上升,銜接鎮南路二段以
2.2%之上坡穿越光華路於進入臺灣大道後出土,最終銜接
B2車站,其平、縱面圖參見圖7.1-6及圖7.1-7。
2. 此路段之捷運線型除於臺灣大道上之出土段外,對沙鹿市
中心景觀衝擊較小,沿線之路權大多數屬於私有,未來將
依照大眾捷運法之地上物補償辦法辦理。
3. 此區域臨近住宅區與醫院(光田綜合醫院),設計階段應考
慮未來施工及營運時所造成之震動對在地居民之影響。
4. 本方案以地下型式穿越臺鐵,考量與沙鹿車站採站外轉
乘,捷運路線及站體興建時需考量不影響臺鐵正常營運之
施工方式進行施工。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