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股票一樣,買不是重點,賣多少出場才是重點。代銷業務買的低賣的低有賺就好,投資客多撐可以賺得比代銷多,自住客想要換房再賣出,賺得都比前面兩個多,至少過去10年都是這樣,以自住客過來人經驗。結論是喜歡就買,賣出去賺錢就好了,賺多賺少。
一般都說宮廟很吵,所以我以為佛寺會比較安靜前幾年在外地租屋時,看到大樓外有一間規模不大的佛寺看來也不像是什麼知名寺廟,覺得應該不會吵,於是就租了剛搬進去時正值盛夏,所以都開冷氣睡覺,也沒什麼感覺直到秋天,冷氣關掉,晚上就開窗結果惡夢就開始了…那間佛寺清晨大概4、5點就會開始作早課誦經、敲木魚是一定要的…重點是還用麥克風!我當時每天早上4、5點就會被吵醒,一直很生氣誦經就誦經為什麼一定要用麥克風擴音!所以後來看房子,絕對不考慮住家附近有任何宮廟、佛寺的案子
先不討論這建案的價格是不是很誇張這件事情,得回歸到台灣建商從預售到成屋向來的定價策略,現在幾乎都是階段式調整,潛銷時價格最低,開始預售時高一點,隨著建案工程進度調整牌價,成屋後價格最高。你看到新成屋實價登錄的部分,有可能是屋主在一兩年前預售的價格,而現在去看建案,當然他開的是現在的成屋價,也是因為這樣所以投資客才會有價差可以套利,也不會再回到最原始價格賣你(不然他怎麼對得起之前買的客人?),至於你要不要買單當然就自己考量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