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要求一輩子沒見過 wrote:
正七期這個地方(七...(恕刪)
住正七期哪需要逛全聯 逛松青吃百貨公司餐廳 就比外面一條街舒服了
(我還松青常客 老是在買麵條跟茶包)
茶~ 三越旁邊有全家 全家旁邊有大浦
(連我這個老是路過的一般人都不想吃了)
不過我想大家想的有錢人應該是不會去吃啦..
秋紅谷算不算七期 餐廳多到不行
市政路旁邊餐廳現在也一堆 大業路還有 安可喬治
河邊有春水堂本店 餐廳好幾家 7-11好幾家
河南路市政路 一家全聯 市政路黎明路一家全聯
過文心路一家全聯 一家楓康 市政路文心路口一堆吃的 家樂福旗艦店一堆吃的
隨便都可以打臉吧 不要在鍵盤七期了 買一間住看看就知道了
這些餐廳連我住旁邊都快吃不完了 一堆都沒吃過
我都還不想把公益路邊+黎明商圈搬出來
這不叫生活機能好嗎 會去超商繳電費是一般人好嗎..
旁邊單元1-4+水楠 12-14期 的土地多到不行 要蓋多少社會住宅都可以
故意喊蓋七期 那叫做矯情
一個真正已經居住在七期綠園道旁超過10年平凡的我
一直覺得很多人描述的七期是不是另在它處?
七期都沒人住?
沒有市場?沒有小吃攤?
交通擁擠塞車?
常常淹水?
晚上運動怕被綁架?
...................
謝謝大家的同情與憐憫
我和鄰居們都會堅強生活....!!
市府地政局網站就可以查得到了,真正的七期重劃區範圍,是由文心路一、二段、台灣大道二段、環中路、市政路、河南路四段、與大墩四街等包圍起來的區塊。一般較多人誤解南側與西側分別是以五權西路二段和黎明路二段為界。
瞭解範圍後,有概念的應該就知道小龍市長宣告國有財產局土地要蓋的社會住宅會落在哪裡...(反正這範圍內國有地也就那些)
至於回文中很多人提到所謂生活機能這一點,其實比照七期發展模式就可以發現,約略以大業路為界,往南經公益路、向上路大多是透天集合式社區,生活機能比較好。往北向市政路、台灣大道比較多類似台北的高樓層住宅(也就是大家所謂晚上點燈率極低的豪宅區),幾乎沒甚麼便利商店或類似全聯的賣場。會有這樣的差異,其實一開始規劃就是如此,一邊是住宅文教區(惠文中小學、大墩中小學、特教學校與原屬教育部的文心森林公園);另一邊則以商場辦公為主(新市政中心、健保署、國稅局、各大百貨公司、各大商辦大樓、各大飯店、與原是國際會展中心卻變大水窪的秋紅谷和國家歌劇院)。
那為什麼商辦區搞到最後變成豪宅林立呢?就因為建商想多賺點錢囉!
老一輩中南部的居民,偏好透天厝,但相同的基地面積,透天厝在怎麼蓋也就那幾戶,獲利有限。後來臺中市實施容積獎勵,住宅文教區也差不多蓋滿了,新透天社區才住沒幾年總不可能拆掉蓋大樓吧!而尚未大興土木的商辦區頓時成了各大建商眼中的目標,瘋狂買地養地,然後開始宣傳七期的優點炒高價格,大約新市政中心確定動工的前2~3年,建商遊說原來持有商辦區的地主合作,開始興建所謂的豪宅,這也就是為何中部幾個大型的集團,同時擁有不少七期豪宅原因!(結果這些大老闆多數還是住原來透天集合社區那邊、第二代甚至是第三代才是掛名那些大樓豪宅的主人)
看出來了嗎?和現在台北的內湖科學園區、南港軟體園區一樣,商辦區到了深夜、假日,理應幾乎不會有人潮(雖然百貨商圈那邊假日人潮爆滿XD)!有錢人不是不想要買東西方便,但有錢人更害怕自己住家附近不安全!兩相比較之下,搭配建商刻意規劃,這些豪宅周圍就更不可能出現便利商店、大賣場這一類的設施了。
所以七期蓋社會住宅好不好?說真的,對原有居民來說,差異不大。豪宅住戶也不是人人都用買的啊,租來爽爽住卻在外面欠一屁股債的其實也不少!反正到時候如果環境或治安變差,脫手賣出也肯定有獲利。畢竟,台中不是只有一個七期重劃區,未來有發展性的新重劃區才是這些原有住戶會關注的目標。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