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台中市公車日運量評比


我武維揚 wrote:
前陣子努力打空污,交通問題放過,這陣子因為常下雨加上東北季風南下,空污沒得打了,又回頭打交通問題。
不知道有沒有人考慮過,BRT時代的運量,單指BRT那一條,因為這是臺灣第一條BRT,又坐免錢的,有多少運量是外地遊客過來嚐鮮撐起來的?新聞報導應該不時會有,這些人來過一次、坐過一次之後,就不會再來了。
如果有辦法能單單把BRT試辦以來星期假日、非假日的公車運量拿來做比較,會不會更好一點?
這種運量就好像貓纜一樣,有個賞味期限,期限過了就沒了。貓纜你常常去坐嗎?
而最近的公車運量,有考慮進去油價下跌、導致開私家車的人變多的這個因素嗎?


可以的話,也許先問問Google就會知道,台灣早在2008年就有BRT了

嘉義公車捷運,簡稱為嘉義BRT(英文:Chiayi Bus Rapid Transit),為臺灣嘉義縣及嘉義市境內之公車捷運系統,亦是臺灣(非直轄市)境內首條公車捷運系統(Bus Rapid Transit),未來可能依照運量需求改建成輕軌運輸系統或大眾捷運系統,該計畫已列入嘉義市區鐵路高架化計畫之一。係為高鐵嘉義站與臺鐵嘉義車站、嘉義市區之間的旅運需求而興建,由於具有公車專用道、停站數少、公車動態系統及專屬候車亭、公車優先號誌系統、低底盤公車等特色,與一般公車系統不盡相同[1]。於2008年1月31日正式啟用(2007年1月5日系統先行)[2],由嘉義客運負責經營。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8%89%E7%BE%A9%E5%85%AC%E8%BB%8A%E6%8D%B7%E9%81%8B

那年雨不停國 wrote:
至於「賞味期」, 放心啦, 不會超過兩個月, 有個討論串可以去看看:
高雄輕軌試乘度退燒 從3000掉到265


這個是指"預約"試乘,
這個不重要吧! 正常來講, 誰會想要"預約", 才可以坐?
本來就是一開始怕太擠, 才會用預約的.

那個討論串下面還有一段....

高捷指出,儘管預約客群驟減,散客還是很捧場,以往大概要等一到兩班才能搭上,如今幾乎不用等太久,
排隊後,大多能搭上下一班車。

如果都沒人排隊, 空車... 才恐怖...

台中市公車運量成長 六都第一 點我


期待105年能更進步
scare99 wrote:
台中市公車運量成長...(恕刪)

不是有人戳破這個謊言嗎? 顆顆

scare99 wrote:
台中市公車運量成長 ...(恕刪)


BRT在7/10改為優化公車
104年的公車運量以7/1為分界分為上下半年的話
上半年運量較去年同期增加860萬人次
下半年運量較去年同期增加120萬人次
全年運量增加980萬人次,較去年全年確實成長8%
不過應該很容易看出來幾乎都是上半年的貢獻

至於105年目前已經出爐的三個月份數據
較去年同期增加18271人
對,三個月成長量不到兩萬人!

期待今年會更好是很好啦
但是不切實際就不好了

我自己也已經從這個月開始開車上下班了
之前持續通車上下班兩年多
對台中以後的大眾運輸發展不抱甚麼期望


chucloud1981 wrote:
較去年同期增加18271人
.
.
.
.
.
對台中以後的大眾運輸發展不抱甚麼期望


積沙成塔

隨著建設愈來愈多,大眾運輸會慢慢進步.

而且台中市人回愈來愈多使用大眾運輸的需求也會增加.
如果是這樣:
2016年較去年同期增加18271人
積沙成塔
隨著建設愈來愈多,大眾運輸會慢慢進步.



請問要幾年才能進步,追上去年的成長量?

去年、前年數據,
同期比較公車人次累計成長:12610000~14050000人



差幾個零?
市政府花多久時間把12610000人次變成1360000?

12610000
1360000
?????

花不到兩個月,瞬間少一個零!!

chucloud1981 wrote:
BRT在7/10改為優化公車
104年的公車運量以7/1為分界分為上下半年的話
上半年運量較去年同期增加860萬人次
下半年運量較去年同期增加120萬人次
全年運量增加980萬人次,較去年全年確實成長8%
不過應該很容易看出來幾乎都是上半年的貢獻


這個新聞局長比較厲害

這是一個混亂的時代

sheng5310 wrote:
這個新聞局長比較厲...(恕刪)


andy60145 wrote:
其實就算不用BRT的...(恕刪)


不是就300號嗎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