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如果只有一筆錢,先建完整的路網重要還是輪子改軌道重要

路網尚未完備的BRT,
就如同尚處於青澀未熟階段的香蕉,
當然被人嫌不好吃。

身為之前常常搭乘BRT的台中市民,
只能說,
可惜了。

相較於前台中市府團隊的BRT規劃(大量減少黎明路以東行駛台灣大道慢車道的公車),
目前的憂化公車,
行駛台灣大道慢車道的公車與私人汽車都增加了,
對汽、機車族群是更不友善的一套方案。

至於公車族,
我實際搭乘的經驗是,
在公車專用道各站候車耗用的時間略為縮短(相較於原BRT是3-6分鐘一班),
但是,行走在專用道的速度卻減慢了(現在有8、9班路線的公車走這條),
一加一減,
只是把候車省去的時間,換成了耗在公車上(常常也是站著)而已
迎著風 流著汗 心靈與身體的對話 這每ㄧ刻的感動 都是上天的恩賜

Mobtom wrote:
只是把候車省去的時間,換成了耗在公車上(常常也是站著)而已...(恕刪)


兩個月快過去,差不多可以有個結論了。

等車時間由原本的3〜6分鐘變成2〜5分鐘。
車行時間由原本的47分鐘變成60分鐘以上。(以上都是最佳值)
加起來的總旅行時間是變長的,並不如局長宣稱的縮短。
而這還是在暑假期間的統計,下個星期各校紛紛開學,由這群公車族來判定有用還是沒用最準,都不用嘴砲。

另外也希望躺著的狗能出面,提出縮短15分鐘的搭車概念以造福市民,福澤鄉里。

lordkikuko wrote:
紐約能在六線道上生兩條擺兩邊當專用道


當然六線道生兩條當專用道沒問題,中港路也能,所以呢?

其他道路呢?BRT專用道路網呢~ 你還是沒回答

沒BRT前中港路塞,有BRT後還是塞,優化公車還是塞

大眾運輸不要陷入建樹不見林的困境而鑽牛角尖的護航


dktw wrote:


沒BRT前中港路塞,有BRT後還是塞,優化公車還是塞




中間偷渡了很多壅塞的程度差異,給你拍手

lordkikuko wrote:
中間偷渡了很多壅塞...(恕刪)


真的

7/8 龍龍版世界第一公車專用道上線之後

中港路傳奇真的出現了!!!!!!!!!


dktw wrote:
沒BRT前中港路塞,有BRT後還是塞,優化公車還是塞




沒BRT前中港路塞,有BRT後比較不塞,優化公車後比以前都更塞
這樣寫有比較精確啦



當然囉 您可以反駁都有塞字 這我也沒話說
塞五分鐘跟塞五十分鐘
只能說
真的不一樣囉
所以呢~ 好像都逃避很多問題,最基本的其他道路專用路權BRT怎麼做~說來聽聽 老胡都不敢說了

還在那低頭劃圈圈,小鼻子小眼睛算那幾分鐘,結果都是塞阿

很多政策是半調子應付應付或是計畫周詳看不出來嗎~ 護航下去,只會讓自己格局變小鑽牛角尖

早建議開個統一取暖板不就搞定了,到現在....夏天都快過還得不到溫暖

今天林佳龍胡自強做的事情對調,某些人可好笑了

倒退30年和01某高人發表的蝴蝶效應~我倒很好奇哪時候到來, BRT都快被說書的說成可飛天遁地了

getz9825 wrote:
林佳龍如果肯持續推動...(恕刪)


早就說過了,他只要把前任留下的案子好好搞完,下一屆鐵是手到擒來。

誰叫他滿腦子傚想大位,政治掛帥專業擺兩邊。

現在度爛他的人是越來越多。
這樣的天氣 這樣的雨
為了心中的一個念頭
莫名的騎上機車 奔向一中街

開心的是 這次沒看到多台連體嬰公車奇景
..
□□□□□..
□□□□□..
看到的是
□..□.......□
......□......□
這樣的景像,與三民路上下課、下班時段相比,在正常不過,
不過天雨路滑,穿梭其中還是心驚驚

什麼時候,台中才能有便捷的路網,讓人在這樣的天氣,快快樂樂出門,平平安安回家享用下午茶
塞車還是塞車,在台北也是一樣
差別是你可以選擇不會塞的
別人在塞車,走專用道的 BRT 可以快速通過這些區段

換成優化公車也不是不行,但是班次計算沒做好也沒行控就變成塞在專用道
這苦果臺北市南京東路已經吃很久了
然後沒專用道的區段還設一堆站更麻煩...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