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到底是哪種魔力支撐台中房價都不會跌?


不是你說才是正確 wrote:
財團...政客.....(恕刪)


不是已經換人做看看嗎?怎麼還是一樣的問題..才做了半年,再等一等吧..
若答案是房價是中央負責的..明年一樣換人了..也是再等一等吧...

我的觀察..台灣只有政治因素才會影響房價..

Ray Juan
交通便利能吸引外縣市遷入吧
況且台中建商當初購地的成本頗低
想要買到便宜貨要等


photovoltaic wrote:
看了這篇報導實在很...(恕刪)


著急你就輸了
因為周遭的人都想買台中的房子~
朋友間三四千萬預算,買台北市什麼屁都買不到;買新莊副都心的現在變空城;買七期的現在都笑呵呵~
而月收50K內的,也都回台中,創造自己的新世代!

台北?
你認為會跌就不要買囉
買來跌價虧錢做什麼?別跟自己的錢過不去麻
如果你認為會撐住未來有可能上漲那你就買囉,等什麼呢?

喊跌的都是想買的,你們這麼想買要怎麼跌呢?
喊漲的都是想賣的,但喊漲會被打臉,現在都不喊了

台中阿,我老家在南投國姓
我從小就渴望住在台中,讀書讀嶺東,後來租五期,現在也買在五期
我是台北人,我在台中看了約一年的房子,結論是建商的房子是蓋來看的不是蓋來賣的。
還好後來遇到不錯的透天建案就很快的買下來了,想說買透天土地分配的比較高,比較抗跌。

以外地人來看,一定是先看7期,原先設定30萬一坪的確有找到幾間,大多還是開價在40-50萬。但是許多建商要嘛不二價,要嘛不屑賣你,要嘛就是投資客沒達到他想要的利潤,連看都不讓你看。不屑賣的建商感覺就是在等陸客或是企業老闆買來給小孩住的。我隔了一年開車仔細看,住戶數應該還是在個位數。與上面說的一樣,不少建商有早買到便宜的地,不少建商也已經回本,剩下的房子都是多賺的,何必降價賣呢?

後來決定轉看綠園道和科博館,與一間很喜歡的建案周璇了4個月,價格僵在150萬價差,不賣就是不賣。建商還在竹北開新案子,看來完全不缺錢。於是轉個人覺得很有潛力的八期。

總而言之,許多建商,投資客的成本都很低,根本不急著賣啊。套句大家最常用的話,賣不出去的房子就加價賣
可以請教台中房市跌的定義嗎?

房地產小弟認為是一種資本資產,

長期牽涉國家社會經濟狀況,

短期應該考慮它的物理特性,

(一)效用儲存

房地產益於消費者及家庭所得儲蓄與保值,另有跨世代儲存的功能,將有益於下一代財富與生存。

(二)都市長期特性

房地產增值多是來自於民間投資與國家建設所拉動,
暫時來看台中市公共建設仍持續不輟,各重劃區仍有民間投資開發不斷,
74號道或未來捷運路網的串聯總體效益還是要再觀察,
畢竟文心、中港及五權西路這些原外環也是荒涼到繁華,
所以,縣市首長不管是誰,台中都市化程度應該還是會再提高,

(三)價格及交易特性
價格是不連續的,某區成交一個漲的指標價格,則這區房產持有人就會比價,
當然,下跌過程亦是,如果賣方需金恐急,折價及脫售求現則視個案賣方體質,
尤其偏遠的地段下降缺口會更顯著;
只是賣的狀況會附加另一因素,對多數人來說,房地產是一項大規模的資產投資,通常是在最有需要生存關鍵時候,才會做出賣出求現的處份動作。


結論就是
台中市短期尚看不出有急迫的經濟危機,
長期來說,
負分的是需注意本月的景氣藍燈(中國大陸的經濟看來不太妙)對整體產業的影響,
加分就看中科(精科)持續擴張的投資、鄰近縣市遷徙人口流動及各重劃區建設生成是否持續。

台灣不缺資金,利率也沒有大幅升高足以大大降溫房產的必要,
金融機構體質尚健全,授信也非常嚴謹,崩跌會嗎?
snoopy9520 wrote:
台灣不缺資金,利率也沒有大幅升高足以大大降溫房產的必要,
金融機構體質尚健全,授信也非常嚴謹,崩跌會嗎?


如果你問的是會不會"崩跌"?
那我想99%以上的人都認為不會!!

漲的時候也是一層一層漲上去的,
跌的時候當然也會是如此!!

資金,利率也只是影響房價的因素之一,
如果要用這兩個因素就來判斷房市漲跌,
似乎沒那麼簡單!!

photovoltaic wrote:
看了這篇報導實在很...(恕刪)


有人賭明年換顏色後會遷都, 台中,台南,高雄都有機會, 但目前台中因地理位置, 兩黨也比較能接受, 被認為最有機會

以上隨便聊聊
重點不是會不會崩跌,重點是還會不會再大漲?台中的建設利多現在大家都知道了,建商開的房價也把這些利多都算進去了,就算這些利多都實現了,房價大概就這樣了.如果沒有實現,就可能有下修壓力.但其實我最擔心的是台中龐大的土地供給量.要再大漲我看沒望了.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