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你說才是正確 wrote:財團...政客.....(恕刪) 不是已經換人做看看嗎?怎麼還是一樣的問題..才做了半年,再等一等吧..若答案是房價是中央負責的..明年一樣換人了..也是再等一等吧...我的觀察..台灣只有政治因素才會影響房價..
你認為會跌就不要買囉買來跌價虧錢做什麼?別跟自己的錢過不去麻如果你認為會撐住未來有可能上漲那你就買囉,等什麼呢?喊跌的都是想買的,你們這麼想買要怎麼跌呢?喊漲的都是想賣的,但喊漲會被打臉,現在都不喊了台中阿,我老家在南投國姓我從小就渴望住在台中,讀書讀嶺東,後來租五期,現在也買在五期
我是台北人,我在台中看了約一年的房子,結論是建商的房子是蓋來看的不是蓋來賣的。還好後來遇到不錯的透天建案就很快的買下來了,想說買透天土地分配的比較高,比較抗跌。以外地人來看,一定是先看7期,原先設定30萬一坪的確有找到幾間,大多還是開價在40-50萬。但是許多建商要嘛不二價,要嘛不屑賣你,要嘛就是投資客沒達到他想要的利潤,連看都不讓你看。不屑賣的建商感覺就是在等陸客或是企業老闆買來給小孩住的。我隔了一年開車仔細看,住戶數應該還是在個位數。與上面說的一樣,不少建商有早買到便宜的地,不少建商也已經回本,剩下的房子都是多賺的,何必降價賣呢?後來決定轉看綠園道和科博館,與一間很喜歡的建案周璇了4個月,價格僵在150萬價差,不賣就是不賣。建商還在竹北開新案子,看來完全不缺錢。於是轉個人覺得很有潛力的八期。總而言之,許多建商,投資客的成本都很低,根本不急著賣啊。套句大家最常用的話,賣不出去的房子就加價賣
可以請教台中房市跌的定義嗎?房地產小弟認為是一種資本資產,長期牽涉國家社會經濟狀況,短期應該考慮它的物理特性,(一)效用儲存房地產益於消費者及家庭所得儲蓄與保值,另有跨世代儲存的功能,將有益於下一代財富與生存。(二)都市長期特性房地產增值多是來自於民間投資與國家建設所拉動,暫時來看台中市公共建設仍持續不輟,各重劃區仍有民間投資開發不斷,74號道或未來捷運路網的串聯總體效益還是要再觀察,畢竟文心、中港及五權西路這些原外環也是荒涼到繁華,所以,縣市首長不管是誰,台中都市化程度應該還是會再提高,(三)價格及交易特性價格是不連續的,某區成交一個漲的指標價格,則這區房產持有人就會比價,當然,下跌過程亦是,如果賣方需金恐急,折價及脫售求現則視個案賣方體質,尤其偏遠的地段下降缺口會更顯著;只是賣的狀況會附加另一因素,對多數人來說,房地產是一項大規模的資產投資,通常是在最有需要生存關鍵時候,才會做出賣出求現的處份動作。結論就是台中市短期尚看不出有急迫的經濟危機,長期來說,負分的是需注意本月的景氣藍燈(中國大陸的經濟看來不太妙)對整體產業的影響,加分就看中科(精科)持續擴張的投資、鄰近縣市遷徙人口流動及各重劃區建設生成是否持續。台灣不缺資金,利率也沒有大幅升高足以大大降溫房產的必要,金融機構體質尚健全,授信也非常嚴謹,崩跌會嗎?
snoopy9520 wrote:台灣不缺資金,利率也沒有大幅升高足以大大降溫房產的必要,金融機構體質尚健全,授信也非常嚴謹,崩跌會嗎? 如果你問的是會不會"崩跌"?那我想99%以上的人都認為不會!!漲的時候也是一層一層漲上去的,跌的時候當然也會是如此!!資金,利率也只是影響房價的因素之一,如果要用這兩個因素就來判斷房市漲跌,似乎沒那麼簡單!!
重點不是會不會崩跌,重點是還會不會再大漲?台中的建設利多現在大家都知道了,建商開的房價也把這些利多都算進去了,就算這些利多都實現了,房價大概就這樣了.如果沒有實現,就可能有下修壓力.但其實我最擔心的是台中龐大的土地供給量.要再大漲我看沒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