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blee wrote:
若在市區這10站內移動, 是每台車都能搭, 這樣班次就密集, 而且分散乘客
如果沒有 待避 空間 如何 共用軌道 達到高效率呢??
以中港路來說 設站 阻力就那麼大了 根本不可能再設待避空間
請問有沒有教案可以說明 一直線的公車專用道 沒有避車空間 沒有超車道
如何在 7/8後 藉放入一堆路線 達到高效率???
又 以 中港路這樣直腸子的路線
沒有超車道機制的中港路
又飽和的道路
行控設計 有什麼可以發揮的空間呢??
ashxbeech wrote:
如果沒有 待避 空...(恕刪)
sss89229 wrote:
針對這一點,筆者已...(恕刪)
sss89229 wrote:
第1點
Terminal Cabral...
Terminal是終點站,簡單說這裡是一個轉運站,以後的台中火車站也是這樣。
把這一區塊的路線稍微掃描,只有203行駛於BRT專用道上,其他是當地公車,無專有路權。
...(恕刪)
sss89229 wrote:
第2點
大大拿的教案/規範是日本的,並不是國際統一規定的,可以參考但不必拘泥,各個城市更可以因地制宜。
...(恕刪)
sss89229 wrote:
第3點
世界上沒有一條MRT是賺錢的,北捷擁有高可靠度與穩定度,搭配穩定運量,方為成功。
...(恕刪)
apline.yahoo wrote:
BRT總共才幾班車...(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