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褲卡屁屁 wrote:住台中近30年中港路...(恕刪) 看了大大的回覆很好奇,去google了一下,為什麼查維基百科寫的內容是這樣張溫鷹擔任台中市長期間,全力拆除違章建築、掃黃,整治梅川和柳川,評價極高。921大地震後蓋了許多景觀公園,如「台中市市民廣場」,使台中市諭有世界美麗之都的美名所以中區沒落是因為掃黃的關係嗎?
台灣大道比凱達格蘭大道好唸的多,阿扁也是說改就改,真搞不懂這樣有什麼好說嘴?有什麼好吵?火車站的整理已經開始動工啦,中區發展可期。很多建設不是一次到位,許多人在工程發展一半罵東罵西的。老實說,這些人很難發財。懂的人會注意政府的公共建設下去投資,當你在罵BRT時,有眼光的早就沿線布局。當你在罵中區時,別人靜靜的進場。只會罵人的永遠是輸家(媒體和名嘴例外,他們靠這個過活)。這些酸民大概可以猜得出年紀,有理想,憤世忌俗,但對事情不會深入了解,只用表面狀況批評,外行批評內行,撇開政治立場不說,如果只用短視眼光看公共政策,永遠是輸家。
corinajk wrote:一個人申請就要改路名,還這麼俗氣,一點想像力也沒有,要叫台灣大道,至少要先遷都吧?這就跟一個人絕食抗議,政府就要把三千億的建設廢棄一樣,什麼道理?不懂以前很偏藍,以後只要藍的我絕對不投! 其實想一想也很正常,當台中縣市合併之後,一個"台中市"內, 同一條路, 又叫中正路,又叫中港路,又叫中棲路.一路三名, 只會讓外人搞不清楚, 怎麼一條路走一走名字就變三次?至於叫台灣大道還是叫什麼中港大道,台中大道什麼的?我想先講的先贏.如果為了這種合理又簡單的理由, 反而永遠否定原來支持的團體, 也是很奇怪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