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車籠埔斷層在廍子地區

如果遇到7級以上的強震 偶看比的應該是運氣!
即便你買了堅固耐震或是啥免震還是車震.....
要是身處危險之處 還是一樣葛屁啦!
像今年那兩個才5級的地震
市區這邊就快搖屬人了 心想再多搖個10秒
可能就歹記大條了!!
歡喜做、甘願受,各人造業各人擔~~!!
心在台中 wrote:
感謝提供 看來十四...(恕刪)


補一張圖,也不解釋了...(彰化市)
資料來源: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台灣活動斷層觀測系統及便民查詢服務


話說大家要不要把地震的風險再好好考慮一下啊?

Josephpyj wrote:
話說大家要不要把地震的風險再好好考慮一下啊?

我剛剛有問
我爸媽
地震了
你為什麼不跑?
他回答:3/27你在3樓都不跑了
我為什麼要跑?

Josephpyj wrote:
話說大家要不要把地震...(恕刪)


我住車籠捕斷層旁
15樓現在還在01回文
建築物耐震設計規範及解說部分規定修正規定
1.2 耐震設計基本原則
本規範耐震設計之基本原則,係使建築物結構體在中小度地震時保持在彈
性限度內;設計地震時容許產生塑性變形,但韌性需求不得超過容許韌性容量;
最大考量地震時則使用之韌性可以達規定之韌性容量。
解說解說解說解說:
本規範考量的三種地震水準及耐震設計目標為:
(1)中小度地震:為回歸期約 30 年之地震,其 50 年超越機率約為 80 %左右,所
以在建築物使用年限中發生的機率相當高,因此要求建築物於此中小度地震下
結構體保持在彈性限度內,使地震過後,建築物結構體沒有任何損壞,以避免
建築物需在中小度地震後修補之麻煩。一般而言,對高韌性容量的建築物而
言,此一目標常控制其耐震設計。
(2)設計地震:為回歸期 475 年之地震,其 50 年超越機率約為 10 %左右。於此地
震水準下建築物不得產生嚴重損壞,以避免造成嚴重的人命及財產損失。對重
要建築物而言,其對應的回歸期更長。於設計地震下若限制建築物仍須保持彈
性,殊不經濟,因此容許建築物在一些特定位置如梁之端部產生塑鉸,藉以消
耗地震能量,並降低建築物所受之地震反應,乃對付地震的經濟做法。為防止
過於嚴重之不可修護的損壞,建築物產生的韌性比不得超過容許韌性容量。
(3)最大考量地震:為回歸期 2500 年之地震,其 50 年超越機率約為 2 %左右。設
計目標在使建築物於此罕見之烈震下不產生崩塌,以避免造成嚴重之損失或造
成二次災害。因為地震之水準已經為最大考量地震,若還限制其韌性容量之使
用,殊不經濟,所以允許結構物使用之韌性可以達到其韌性容量。

簡單說,在現行法規規範下,小地震建築物不會裂
475年一次的地震所造成的建築物損壞可以修復
2500年一次的地震不會馬上倒(可以逃,但可能無法修復)



以我個人經驗,921時距離車籠埔斷層越近受損越嚴重

依現在法規距離越近地區設計會越堅固(比較近的設計強度必須提高)

理論上,發生地震時距離近的跟距離遠的受損情形可能一樣(比較遠的設計強度容許降低)

所以我覺得,斷層有點像核電廠,爆炸(發生大地震)機會其實很低

但,真的發生時,你會希望離他越遠越好....(我個人理想是在2KM以上)
噫!!~這是常識你現在才知道~

兩派人馬~一派說921過了~能量釋放了~下一次不知又要過幾十年~

另一派說~921不知道要歸類為中型地震還是大型地震~因為~中還有大~大還有更大~

這是場賭局~跟自然對賭~贏了就你的~輸了打掉重練~
今天忽然想到,斷層應該可以算是自然界造成的"嫌惡設施"
今天台中搖的好大啊!
還有人敢買高樓?????
新聞關鍵字:台北市長安東路大樓。
遠在花蓮天邊的台北市,已經有大樓搖搖欲墜,在這危機時刻,希望不論台北人或台中人都能住的安心。
swiftboy wrote:
今天台中搖的好大啊...(恕刪)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