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洞是建商為了節省成本而設的~~目的是方便施工通行與運料~~這算是某種程度的偷工~~目的就是節省成本~~~長久以來的陋習累積成的錯誤施工~~但是大家好像都習以為常了~~實際上這洞是不該存在的這洞不是一定要有的原因是通行跟運料並不是其他方式不能解決的問題,不過這洞應該都是會開在不影響結構的隔間牆~~所以結構問題不大~~我能想到的缺點是是,以後這個洞周圍比較容易表面龜裂,而且隔音會差一些~~而且圖片裡的磚它真的砌得蠻爛的~~要開洞也要用點心思補回去吧~~
tnutem wrote:不知道樓主有沒有在工地混過,這一看就知道 t大,看來你待的建設公司真的是成本省很大(偷工減料),在工地我也混了1O年有了,最近才剛結束品管回訓班,老師跟各位老鳥說了一句話送給你:「錯誤的做法做了二十年並不會變成對的,而是你已經錯了二十年」。在我的工地如果磚牆填補出現紙袋,我會請卯桃(台語意思為小包工頭或老闆)親自來看,如果覺得没關係,那就等著看扣多少錢吧!最後,台灣對做工程的人或建商通常都覺得低人一等,期望哪天我們能成為别人眼中的工程專業技術人員,而非建商底下偷工减料的執行者
台灣對做工程的人或建商通常都覺得低人一等,期望哪天我們能成為别人眼中的工程專業技術人員,而非建商底下偷工减料的執行者sonsin大說的真對....人先自重而後人重之~~~自己都做些讓人看不起的事,怪別人看不起你台灣都能蓋101了,工程水準還不能提升???
zox657 wrote:當初向丹龍建設股份有...(恕刪) 2樓 講的沒錯多多少少都會一分錢 一分貨----------------------聯聚、龍寶、寶輝、總太、興富發、三A這幾家,是肯定不會的沒肯定的 不補了-----------------------------------問題 出在團隊工人 也不少,監工 也要做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