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高房價的省思(買房必看)..壓垮房價需要你的幫忙(即將離職的SALES)


認真過日子 wrote:
很簡單,但是一些看多...(恕刪)


大大您真的佛心來的跟大家講這些~ 很多人沒經過那時代,以為真的房價是只漲不跌,其實
進出場時機還是很重要的。

如果買進價格太高(循環高點),不但被綁架一輩子,想換屋時又會因抵押品價值不足無法換滿意的房。
說腰斬其實當年不只腰斬,拿土地來說,某重劃區原來一坪20幾萬,在SARS 時是跌到了8-9萬左右。
現在已回到了近30萬但開始行無市。

我男友家裡是做建商的,也曾有一個逢甲透天案子推案時一千二,但沒賣完,不幸留了幾間庫存就崩了,
跌到四百多全砍了後現在又漲到一千一。
還有當時最熱門的辦公大樓他們也蓋不少,現在租不出去或常被跑帳,每月又要繳一堆管理費,苦不堪言。

我,是租屋一族,我住的是新住宅大樓地段很不錯的地方,40坪含平面車位市價近八百,
室內才26坪左右吧~
一個月租金才一萬八不含管理費,比拿七百多萬去買下來快樂多了~ 房東得租我約三十幾年才能回本。
三十幾年後這房子的殘值會多少呢???

台中中古屋的價格很爛的。 台灣也失去了人口紅利,怎麼可能會由得房地產一直不論平均所得的問題高漲?
槓桿很高早晚會去槓桿的。現在寧可去投資已去槓桿的地區房地產,有固定收益也比較有未來漲價空間。
我因工作關係常來回美國,今年自已標法拍在美國的二間房子租金算算都約十年就可完全回收了,很多地區
房價都跌到1/3了甚至有1/4的不是開玩笑的~且租屋也因為很多人房子都被法拍了所以很活絡。二間
都一交屋完成也沒什麼整理就馬上租出去了。當然標的也都有好好選過所以都不用花什麼錢整理啦。
這例子是要告訴大家房地產跌下來後就像商品價格通常會超跌,管你建材多少土地成本多少,腰斬再腰斬
都有。我買的房光目前同規格的營建成本就已多過我買價35%了,信嗎? 還沒算進土地成本喲。

我是想耐心等較合理的價格出現才會買台灣的房子,如果真的沒跌下來,租屋也很快樂啊,
折舊又不用算自已的。且隨時可以靈活運用累積的收入做投資等等的,財富也累積很快~

只是分享一下看法,其實真的有需要也想買也負擔得起,買房也很好,我自已也買賣過二次,是到去年
才把自已住四年多的已十五年老的大樓賣掉來租屋的。 因為再不賣覺得未來會賣不出去~
反正,最重要是要量力而為,別讓房貸佔所得超過4成,不然會很痛苦的。
好吧,我們把台灣的家庭分成兩類:
一類是已經有一間房子,而且隨時考慮再買一間<<<這種人我們唾棄他,不討論他
另一類是沒有房子,正考慮買房子<<<本文的訴求族群

算小弟一份好了,不管我住在北中南何處,當我有一筆房價三分之一的資金,我該如何等待,來確保那個較佳購買時機的浮現?
而且能買到C/P值也更高的房子...

簡言之,我現在該如何維持我的鈔票的購買力?

brainman wrote:
最後我是有問一下 這位仲介專員 既然這麼便宜 怎麼不考慮買!
回答我說: 因為他沒有錢


65W/P,這樣的價格,仲介大哥都沒錢能買,算什麼便宜...
現在景氣不好,有看新聞有無薪假,房價也能跌一點嗎?
rbxnhsieh wrote:
大大您真的佛心來的跟...(恕刪)


大大謝謝您,總算遇上了和我一樣親身經歷的人

其實我一開始的第一間房是買在台中市西區,民國84年的時候一坪14萬買的預售屋大樓,因為工作雖然在台北,可是中部也有公司,買了之後就跌跌落,後來經過房市腰斬成一坪6萬,我在民國97年的時候一坪6萬元賣掉房子,換到北屯(水湳)的中古大樓,用一坪8萬元買下,室內有28坪左右,這間10多年大樓當時蓋的時候也是一坪大約14萬元左右,但地點和建商比原來西區來得的好

當時西區的房子買了之後工作一直沒有機會調到台中,所以只好一個月以8千元租人,租到最後,我自己換老闆換工作地點,換成中部,由北屯區到公司比較近

不過我看到被法拍的鄰居是在新北市,因為在換老闆之前,我是住在新北市的大型社區的,同一個時期蓋好的房子(84~86年間)新北市腰斬,我台中的房子也是腰斬,聽說當時瑞聯好像一坪5萬還是6萬就可以買得到了,夭壽喔!!!!

不過後來因為來到日本,北屯區就先租人,一個月收1萬元左右,以投報來看剛好20年攤平,我房子放著等我退休回台灣住,本來想賣啦,可是想到等我退休後水湳經貿園區有大型的公園,就放著了

台中現在新的預售和成屋又貴得要死,同樣旳錢我寧可在日本買一間投資收租金,台中的新成屋和日本的新屋價格相近,想到在中部第一間的慘賠,真的不想再犯同樣的錯誤,或許往後過個10年再來考慮降價後的這批新房子,然後舊房子賣了,不賣也行,總之有地方住就好了

中部的房子只會跌不會漲,現在有賺到的都是一些新成屋或者是地點很好的

像我買在北屯區近水湳,當地鄰居也是不太相信水湳會建設,他們都說領太多政治人物的空頭支票了,水湳要開發,現在在動土,還是有人不看好,看好的是外來客,本地客比較不受一些支票的影響

而我是看準綠地不是看公共交通的建設,現在這間中古屋有漲一點,8萬變10萬左右,但才2萬的差而己,我賣了這間房子扣掉稅和一些離離扣扣的,我在賣心酸的喔?
況且我買房子都不怎麼貸款的人,北屯的房子己經還清貸款了

PS.我弟弟住在南投,他最近買地自己蓋房子,自己設計......多厲害啊,自己蓋和買建商蓋好的,真的差很大很大,天啊~~






認真過日子 wrote:
大大謝謝您,總算遇上...(恕刪)

以當時買1坪14萬,買個40坪,總價640萬,利息沒記錯的話,條件好的也要8%左右,條件差還貸到12%以上,算條件好的,貸640萬光利息1個月就要42666元,還不含本金,現在算條件差的,利息也就2%左右,時空背景差太多了。那時鄉下農地抄的更凶,很差的地段1分都要300萬 。


認真過日子 wrote:
所以現在買房的人不一...(恕刪)


大大您寫的文章內容很實在

在這邊給您讚聲一下


以後請繼續多分享過往的房地產經驗給我們這些後生小輩

非常感謝!


PS:看多論者認為房價就算要跌也是緩跌,就我來看,除了低利率勉強維持的資金行情外,台灣並不具備90年代以來十年緩跌的條件,簡單說就是,不要拿過去十年的經驗來看未來十年,會很危險





wen710104 wrote:
現在景氣不好,有看新聞有無薪假,房價也能跌一點嗎?...(恕刪)



你說『現在』的話

答案是 不會

你必須等到失業潮大規模出現 法拍屋突然爆量 的時候 才可以考慮進場

低利率環境的確是可以避免房貸一族被斷頭

但是並不等於房貸一族要被斷頭的原因只有『提高利率』

『失業』也是一把很鋒利的刀子

再不然

物價狂漲,薪資不漲,最後生活必須支出排擠到房貸支出,也是一種狀況


拜物價房價高漲、薪資不漲之福,現在台灣民眾整體儲蓄率已經比往年降低,承受風險能力大減,玩高槓桿背房貸的更不少,如果失業潮一旦來臨,下場怎樣大家很清楚。


瞬幻夢影 http://blog.yam.com/hahasue
很巧, 我也住北屯, 但是文心路四段附近的~^^

我那間公寓也是買現金, 沒貸款, 買時約七萬, 賣約八萬但扣掉裝潢錢也是小賠~
我看壞要賣是因為它沒車位, 且台中中古大樓九二一前蓋的幾乎註定沒前途的..只會繼續折價下去.
再更早前是買了一間透天, 本來是要搬過去住的, 但因為最後因為鄰居常亂停車, 讓車庫出入很困難,
在2008年選舉時賣掉~ 這次教訓學到地點跟鄰居的品德真的很重要.

瑞聯當初跌到底時的確一坪是四萬多還沒人要, 因為那裡環境很複雜.很多外勞雜七雜八的聽說.

我本來也要在日本買屋投資, 但礙於東京的大樓折舊算起來不是很划算及不夠了解當地的都更法令所以
看了一陣子就放棄了還是到美國買. 光租金年化報酬扣掉所有稅金費用也還有5-6%.

至於台中新成屋在北屯一坪至少要15+, 20+的也不少, 我對大樓也沒興趣, 跟你弟一樣, 我是想等地皮
便宜些時再買地自己蓋, 畢竟透天坪數實際多了, 總比買大樓付3成以上公設好吧. 懶得爬樓梯,
透天也可以裝電梯. 我是常去草屯, 我合作的工廠都在那裡, 其實環境很不錯, 國道又四通八達了.
我個人也蠻喜歡和美的, 上了交流道差不多十分鐘左右就到南屯了, 但風實在太大了~

現在漂亮的土地隨便一坪都要20+, 甚至我男友他們之前在十一期的當初標到價格是
十出頭萬現在都到四十了~ (當然他們二十幾時就賣了!千金難買早知道)

我是認為有現金應要做最好的運用, 買房不要因為投資而去擴張信用買, 漲價那是附加價值並不是買的目的,
目的是要提高生活品質, 給家人愉快的生活. 如果出發點是這樣, 能力又足夠, 工作穩定有穩定收入, 現在
買都不是問題~
只是畢竟這是綁20-30年的貸款, 不是小錢. 如果想以投資為目的,現在我想應不是時候啦~

PS. 農地當時也的確颷很高, 我男友他們家在九期附近就被套了一塊, 當初有劃進重劃, 結果後來居然
拿掉了, 現在還丟著養蚊子, 種種菜~ 那個年代可是買一億多~~慘CC~

PS. 利率條件我覺得並不是什麼利基, 日本零利率時都會崩盤了, 現在美國房貸利率也是史上最低點,
房地產走向依然故我. 其實很簡單, 不合理的事情不會存在太久, 跟股市一樣, 九千多點時有人認為會
跌嗎? 大部份是認為會一下子就上萬點囉不是嗎? 現在台灣空屋有156萬間, 在SARS時有123萬間
這是張金鶚上星期說的...為什麼有這麼多空屋卻還有供不應求的氣氛呢?

認真過日子 wrote:
大大謝謝您,總算遇上...(恕刪)

TONY-17 wrote:
好吧,我們把台灣的家...(恕刪)


如果您年輕又可以等待, 也認為房價應會在未來合理化~ 只要把您身上有的錢投入年化報酬有5%以上
的投資商品,如固定配息波動低的好股票, 或基金等等好出入的標地, 您的鈔票並不會變少. 且等你
要進場買房時可以很快兌現. 且如果你5%的獲利可以再投資, 複利的產生效果會更好.

像我的現金足夠買下我目前住的房子了, 但因為我把它規劃成穩定的退休收入, 所以先拿去做投資來
出租取得未來的現金流~ 但我目前還在工作, 沒有須要這筆現金收入, 就把它再投資到4%複利的
美金保單, 可以最大化這些現金流. 這些錢我沒有打算要在近年內兌現所以流動性對我來說並不重要,
何況因是現金購買沒有貸款不用付利息, 租金收十年我就已回本了. 屆時房價漲跌對我來說都沒什麼
大問題.

就算必須另外付出一份租金, 但以現在的房價來說, 租金也只等於房東支付的利息部份而已, 根本
不足本金部份. 再加計折舊, 稅金, 保費及維修等等, 其實對房東並不利, 但租屋對目前自己最有利.
目前工作收入扣除養家等等的我是傾向先存起來等再累積成一筆大錢時再靠它買地蓋房子了.當然
還時機未到時還是會圥投入固定配息的股票或債卷基金.



rbxnhsieh wrote:
如果您年輕又可以等待...(恕刪)



您現金流的概念真的運用到爐火純青

讓小弟學到了不少東西


瞬幻夢影 http://blog.yam.com/hahasue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