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民的需求=房價合理+生活機能佳+鄰里好相處...但通常不是建商看好的理由...因為都是成熟的社區(新屋不多)
現在的房仲和建商把"地段"+ "品牌"打的滿天響...言必稱"location"...實際上是內藏"行銷才是王道" 的商業手法
動不動就問"脫手價格好不好"...問題是誰買房子3~4年就脫手(除非換工作地點或個人因素)...住家的品質才是王道
跟著建商的腳步走...其實就是幫建商哄抬房價卻不自知...萬一成了最後一隻老鼠...可能悔不當初
台中市不停的重劃土地...20~30年來把地段當成"短線炒作"+"內線交易"...背後的推手就是政府和建商
市井小民一定玩不贏官商勾結...唯一能保障自己財產的方式就是...以合理價買進符合自己需求的房子(長線投資)
Generation Kill
podman wrote:
所謂地段好+坪數大+...(恕刪)
你的論點似是而非的地方太多了
要先問問你自己,買房子是為了自住還是投資?就算都有,哪個佔的比例為重?
"房價合理+生活機能佳+鄰里好相處"這樣子的標準,站在自住的觀點看起來很像很對,
但是何謂房價合理?光是這個定義就因人而異,站的高度不同;標準也不同,
生活機能也是因人的需求而定,鄰里好相處這點就更籠統了,不是說住透天的就沒有惡鄰居的困擾。
另一方面,站在投資的觀點來看,光是憑這樣的標準,也不能給你日後脫手時有保值或增值的保證。
買房子是為了自己有個家住,還是為了買了可以投資賺錢?這個版上一直有人讓我搞不清楚
買在中西區的老台中人,一般原來的身家條件就都不錯,如果是為了要投資賺錢,
有能力有眼光的人老早就有新目標了,要投資本來就是要買在有發展潛力的地方,
已經發展完成的地方,生活機能好,但要論增值的潛力自然不如新的地區,不是嗎?
反過來說,住在中西區住了20~30年的人,以往就等於是住在台中市的精華地段,
生活機能完備,現在就算是商業活動減少了,但相關的學校、機關、醫院、商店、公園等,
依然是應有盡有啊!住在台中市的中西區,機能依然是比住在東區、南區、太平、潭子等...來的方便,
且中西區的土地價格一直以來也依然是在台中市的中上水準,只是差在買賣的熱度已經大不如前而已。
台中市的市區,其實都是有經過都市計劃的,差別只是在於規畫的早和晚,有的是民國60幾年規劃的
有的是近10年規劃的,以我的感受,越晚規劃的地區,市容環境越整齊,以我的喜好來說,會比較喜歡居住在新的重劃區。
但相對的,早期規畫的地區不是一無可取,如果你是喜歡一出門樓下就有小販商店市場,熱鬧有人氣的話,
在舊一點但發展成熟的地區,會是比較適合的選擇。
回應樓主,"五期的大樓" & "南區的透天(都是新的)" 光是這樣的敘述實在是太籠統了,
需要把更詳細的個別資訊PO出來,然後你的喜好、主要需求為何,不然很難給建議。
非耐久財的製造商和販賣商每年都會推出新的產品(不一定是好的產品)...目的是刺激消費
跟隨著趨勢的發展...各種3c 家電 汽車 推陳出新...從PC到i-phone...汽油車到hybrid
反觀房屋是所謂"耐久財"的代表...特別是土地的不可替換性...更証明房屋原來應該是長期持有的資產
政府的政策導向卻打破這種思維...把土地不可移轉和替換的"本質"破壞...開始以消費土地當做刺激經濟的手段
以超過人口成長的速度大量提供土地...對於正在興建或販售房屋的業者當然是美事一件...因為交易量才是利益所在
但是無論新建的房屋是一代屋 二代屋 ...綠能 太陽能...終究有一天會變成舊屋...年老株黃不再被親睞
不過對建商或仲介而言...交易只有第一次...將來的跌價 折舊 都不關土地開發商的事...反正房子老了就該折價
不要以為現在看到的老屋老社區以前就是舊房子 ...哪一棟老房子老社區不是曾經以"新屋" "新社區"出現
誰可以保證今天的"X期"重劃區將來不是"舊市區"的翻版
如果買新屋者因為怕房屋老舊或社區變舊應該換購新屋以抗跌價...請問買新屋和買新冰箱有何不同?
仲介商口口聲聲的宣傳一個概念...所謂房價保值4金磚區...請問以前的博館區是不是"房價"保證...現在保證什麼?
建商和房仲業把近4~5年的房屋市場當成是以後20的"前景"...民眾最好醒一醒...房地產不是今天才有人在炒
從人類文明史開始到今天為止沒有一天不炒房地產...利益只有土地買賣的那一端...蓋好的成屋子只有折價的命
想強調的是...居家和社區品質才是買屋的王道...想著買入幾年可以增值...只是房仲和建商"行銷"的幻影
Generation Kill
podman wrote:特別是土地的不可替換性...更証明房屋原來應該是長期持有的資產
政府的政策導向卻打破這種思維...把土地不可移轉和替換的"本質"破壞
土地不能移動,每塊土地都是獨一無二的,是沒錯的
但大多數土地它的"效用"卻是可以被取代的!而效用才是決定價格的主要因素。
建議你多讀一些土地經濟學之類的書...這些都是基本的觀念
podman wrote:
所謂房價保值4金磚區...請問以前的博館區是不是"房價"保證...現在保證什麼?
所謂金磚四區的確是建商喊出來的口號,參考就好,你也可以不信~
但想請問一下,你提的博館區應該是指科博館四周一帶,你知道最近的房價跟四、五年前,
甚至十年前比較起來漲了多少嗎?現在的房價難道有比以前便宜?
經國園道、美術館、科博館一帶的房價,從公共建設完成以來都是呈現上升的趨勢,
即使遇到不景氣、SRAS等衝擊時,會有一段時間下跌,但幅度也會比其他舊市區房產來的小,
等到衝擊減小,或是一段時間景氣循環回來後,這些地區的價格回升又會比其他地區快,
這也是為何大家都在說的Location這麼重要的原因。
podman wrote:
想著買入幾年可以增值...只是房仲和建商"行銷"的幻影
只能說,在台中買房子自住;換屋時轉手可以賺錢這件事,絕對不是幻影
你看不到機會,不代表別人也看不到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