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

梁柱放空桶是正常的嗎?

ar3a wrote:
我想的辦法, 隨便舉...(恕刪)


1跟3再問問,
但第2項我問過,被罵缺德......
據說這種牆外面常用高大壁磚裝飾,
水泥沒抓鋼筋,一有外力會整片垮下來。
還說要是一樓大廳那種挑高兩樓的裝飾柱,
最下面裂了,很可能連上面都拖下來......

希望是唬我的,沒這麼嚴重......

不要問如果不貼磁磚的話,
因為我問了.......
「那不就是室內裝潢嗎!」


不過我猜1不成立,
因為好像沒有辦法灌漿吧?

3.....我猜把阻尼材想成鐵桶......不就是現在的方式嗎?
只是現在的鋼筋榜法不同。
據說理論上還能抗地震.......
台灣人喜歡"崗石建築"
你看某老闆在廣告中主打"整棟房子都用石頭"就知道
所以雖然裝飾柱不負責乘載結構載重
但是大部分都需要負擔外飾材的重量跟自重
而且,輕隔間不適用於外牆
因為會爛.....
曾經有個在空中飛翔的機會而我選擇降落 直到想再次拍動翅膀的時候卻已無力飛起 曾經的天空,現在只能仰望
一般建築物不會設計採用清水模混凝土施工法,
原因說明:
(01)
一般建築物內牆採貼磚與油漆,
如果採用清水模混凝土施工法,
會產生建材難以施工附著的問題。
(02)
成本問題。
如果採用乾式石材或木作裝修,
甚至是單元式或骨架式帷幕。
既然都要遮住混凝土外觀,
何必多用單價較高的清水模混凝土。
增加成本,進而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
清水模混凝土施工法,
不僅僅只有環境因素,
另外還要考量國人對於結構物面材設計的接受度。

ar3a wrote:
我想的辦法, 隨便舉...(恕刪)

我不是專業

但假牆或假柱
要先考慮的點是在於
是否是結構體的一部分

鐵桶或保麗龍
外面那圈鋼筋不是綁來安慰自己用的...
"它代表的是結構體的相互連結"
地震來臨時
柱樑牆是一起抵抗地震的
牆具有加強之功效
這是目前的制震的概念
所以目前外牆幾乎都是有綁鋼筋的

不像古早
梁柱板做好後
外牆用疊磚頭的...

此觀念
在霧峰地震園區有實驗可以做....
大人門票好像100元吧



ar3a wrote:
我想的辦法, 隨便舉幾個, 外行人隨想, 都是針對裝飾牆不塞鐵桶如何減輕重量
1.
用交叉固定的空心鋼管, 交叉處安裝簡單防震彈簧機構, 上下頂住天花板與地面然後固定
其外外塗抹澆灌水泥, 成為裝飾牆
2.
既然是裝飾牆, 就用輕隔間材質塗水泥
3.
交叉菱形綑綁鋼筋, 間隔塞入阻尼材質, 再灌滿水泥

因為你自認是外行,因此以下就是用說明的:
1.你把防震彈簧機構用水泥澆灌固定死了,那...怎麼防震?
如果不看防震,只看空心鋼管用螺釘固定於結構上,
鋼管很粗勇時,這種身體粗勇連接脆弱,要強不強要弱不弱的結構很微妙,好壞都有可能,
不過更重要的,實務上不如就乾脆當作實心柱來設計,還比較容易掌握。
若鋼管用較細弱的,那跟放鐵桶除了觀感、成本上的差別,其他不都一樣!

2.水泥是不耐拉,相互之間連結弱的材料,所以,裝飾柱才會綁鋼筋連結至梁柱上,避免脫離,
而輕隔間又高形變(相較RC),如果照你的想法,地震一來,就一定到處都會有裝飾柱大塊剝落的新聞,
不知道多少人因此會傷亡?所以,你會被罵缺德,這不是開玩笑的。

3.拿一張紙畫,你就知道,在一個方形中的的菱形線沒有幾條是一樣長的,
所以,我只問一句,你要綁鐵師傅如何備料?更不用說橫向鋼筋做成┌┐字型從頭到尾連貫。

你的想法其實主要是想把裝飾柱變成抗震結構來做,但抗震結構必須要嚴謹的設計及計算,
不能這樣半調子的作法,這樣反而會出大事。

我覺得這棟樓既然堆得這麼高了,不知道能不能置頂,
另外〝工地用砂可以撿貝殼〞這個主題也是,
不然太多不爬文的人,讓這類主題都變成月經文。

關心周遭事物,是好習慣,但對自己不了解的事務多爬文,再質疑,更是好道德。
如照片所提假柱,
基本上也是三道一體的假牆,
其配筋完全依照牆的配筋設計,
如果為柱體的話,
我們可以看到主筋、箍筋與繫筋,
其實開版主可以要求看結構設計圖,
馬上就可以判斷是否為結構柱或裝飾柱,
可以依據結構圖說直接論定是否偷工減料。
而裝飾用的牆面,基本上是完全沒有承載任何結構體的設計結構行為。
就算遇到地震,經過力學行為的傳導,
就算牆面破壞,也不會行成結構體的弱面。
  • 2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